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3486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统计动态注采连通系数,并计算生产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的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2)外推得到含水率达到98%时的已投产生产井单井可采储量;3)根据初期含水率分类建立不同初期含水率下单井可采储量与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的关系图版;4)计算加密井区内各射孔小层原始孔隙体积;5)计算注水井在加密井区内各射孔小层总注水量;6)计算加密井区射孔层的注入PV数;7)利用油田注入PV数与油田含水率的关系图版插值计算加密井初期含水率;8)计算加密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的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9)计算加密井可采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

技术介绍
对于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由于纵向各层注采连通性差异、层间干扰以及投产初期见水等因素影响,其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难度较大。目前主要采用油藏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加密井的可采储量进行预测。然而对于薄互层砂岩油藏而言,即使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完成了长生产历史的拟合,其油藏数值模拟模型仍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有必要在已投产生产井开发现状类比的基础上,通过油藏工程原理建立一套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用于指导加密井井位决策和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采用定向井合采为主要开发方式、注水保压且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包括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根据测井水淹定量解释结果、MDT测压数据、PLT测试数据以及地质专业静态注采连通分析结果,分析生产井和注水井在各射孔小层的动态连通性,统计动态注采连通系数A,并计算生产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薄互层砂岩油藏多层合采加密井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测井水淹定量解释结果、MDT测压数据、PLT测试数据以及地质专业静态注采连通分析结果,分析生产井和注水井在各射孔小层的动态连通性,统计动态注采连通系数A,并计算生产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sum;
2)按月统计已投产生产井单井的累积产油量Np和累积产水量Wp,对累积产油量与累积产水量的拟合关系式Np=NR-aNp2/Wpq进行系数识别,并外推Np得到含水率达到98%时的已投产生产井单井可采储量Nplast,其中NR、a、q为拟合系数;
3)计算单井生产前3个月平均含水率作为初期含水率,根据单井的初期含水率分类建立不同初期含水率下所述步骤2)中的单井可采储量Nplast与所述步骤1)中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sum的关系图版;
4)根据加密井设计井位、射孔层位、地质油藏特征以及当前井网特征,从整个油藏中划分加密井区,计算加密井区内各射孔小层原始孔隙体积(Vpwell)n;
5)根据所述步骤1)中的动态注采连通分析结果,将与加密井区内的生产井存在动态连通关系的所有注水井的注水量劈分至各射孔小层内,计算注水井在加密井区内各射孔小层总注水量INJn;
6)根据所述步骤4)中的加密井区各射孔小层原始孔隙体积(Vpwell)n和所述步骤5)中注水井在加密井区内各射孔小层总注水量INJn,计算加密井区射孔层的注入PV数PVall;
7)绘制油田注入PV数PVf与油田含水率fwf的关系图版,依据所述步骤6)中的加密井区射孔层的注入PV数PVall,利用图版插值计算加密井初期含水率Fw;
8)根据所述步骤1)计算加密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sum_infill;
9)根据所述步骤7)中的加密井初期含水率Fw和所述步骤8)中加密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sum_infill,利用所述步骤3)不同初期含水率下单井可采储量Nplast与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sum的关系图版计算加密井可采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生产井与注水井动态连通射孔小层总流动系数Msum为:



式中,Abn为生产井在射孔小层n的动态注采连通系数,取值为0或1;G为生产井的射孔总层数;g为生产井射孔层编号,取值为1,2,3,…,G;kp为生产井射孔层的渗透率;hp为生产井射孔层的有效厚度;μo为生产井射孔层内的原油粘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外推方法如下:
①以生产井最后两个月累积产油量作为Np(0)和Np(1),等间距外推Np(2),Np(3),…,Np(j);
②根据所述步骤2)中拟合得到的系数NR、a、q,计算相应的累积产水量Wp(j):



式中,Np(j)为步骤①中外推生产井累积产油量;Wp(j)是与Np(j)对应的生产井累积产水量;NR、a、q为拟合系数;
③判断含水率达到98%时的单井可采储量Nplast,当Np(j)满足如下条件时:



此时Nplast=Np(j);
式中,Np(j)、Np(j-1)均是步骤①中外推生产井累积产油量;Wp(j)、Wp(j-1)分别是与Np(j)、Np(j-1)对应的生产井累积产水量;其中,j为步骤①中外推累积产油量和对应累积产水量的编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采储量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计算单井生产前3个月平均含水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郜益华姜彬张迎春苑志旺康博韬马康段瑞凯陈国宁房磊张旭李晨曦邹婧芸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