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300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油检测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底部螺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螺接有隔尘装置,所述隔尘装置包括隔尘管,所述隔尘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本新型方案能够通过设置隔尘装置可以在本装置不使用的时候,通过隔尘管与底盖等装置相配合,将本装置的抽油管闭合,防止灰尘污染,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抽油管与隔尘装置的连接,并且便于连接装置与隔尘装置的更换清洗,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将植物油内的杂质过滤,提高检测的质量,防止植物油内的杂质影响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
本技术属于植物油检测设备
,具体为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是人类食用油中的主要来源。在植物油生产加工出来后,需要对其内部的含油脂量进行检测,使用检测装置对其检测来查看油脂是否符合生产标准,但是现有的植物油检测装置的进油口处容易沾染灰尘,导致在检测的时候影响了检测的质量指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在植物油生产加工出来后,需要对其内部的含油脂量进行检测,使用检测装置对其检测来查看油脂是否符合生产标准,但是现有的植物油检测装置的进油口处容易沾染灰尘,导致在检测的时候影响了检测的质量指标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装置本体,所述检测装置本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油管,所述抽油管的底部螺接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的底部螺接有隔尘装置,所述隔尘装置包括隔尘管,所述隔尘管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盖,所述底盖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夹,所述弹力夹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的相背侧呈圆弧设置,所述隔尘管的内腔开设有与固定块相匹配的凹槽。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作用管,所述作用管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管,上侧所述螺管位于抽油管的底部,下侧所述螺管位于隔尘装置的顶部。所述作用管的内腔卡接有过滤网。所述隔尘管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开设有通孔,所述弹力夹的前侧贯穿通孔并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限位块的内部呈圆弧设置。所述弹力夹内腔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过滤网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底盖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设置隔尘装置可以在本装置不使用的时候,通过隔尘管与底盖等装置相配合,将本装置的抽油管闭合,防止灰尘污染;2、通过设置连接装置,便于抽油管与隔尘装置的连接,并且便于连接装置与隔尘装置的更换清洗;3、通过设置过滤网,可以将植物油内的杂质过滤,提高检测的质量,防止植物油内的杂质影响检测结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部放大图。图中:100、检测装置本体;110、抽油管;120、连接装置;121、作用管;122、螺管;123、过滤网;124、第一把手;130、隔尘装置;131、隔尘管;132、底盖;133、连接杆;134、弹力夹;135、固定块;136、弹簧;137、限位块;138、第二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由图1、图2和图3给出,本技术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00,检测装置本体1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油管110,抽油管110的底部螺接有连接装置120,连接装置120的底部螺接有隔尘装置130,隔尘装置130包括隔尘管131,隔尘管13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盖132,底盖1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3,连接杆1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夹134,弹力夹13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5,两组固定块135的相背侧呈圆弧设置,隔尘管131的内腔开设有与固定块135相匹配的凹槽。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连接装置120包括作用管121,作用管12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管122,上侧螺管122位于抽油管110的底部,下侧螺管122位于隔尘装置130的顶部。通过设置连接装置120,便于抽油管110与隔尘装置130的连接。并且便于连接装置120与隔尘装置130的更换清洗。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作用管121的内腔卡接有过滤网123。通过设置过滤网123,可以将植物油内的杂质过滤,提高检测的质量,防止植物油内的杂质影响检测结果。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隔尘管13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7,限位块137开设有通孔,弹力夹134的前侧贯穿通孔并与连接杆133相连接,限位块137的内部呈圆弧设置。通过设置限位块137便于对弹力夹134进行限位,防止弹力夹134带动固定块135发生卡死现象,避免无法从隔尘管131内腔开设的凹槽脱落,影响工作人员工作。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2给出,弹力夹134内腔左侧的上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36。通过设置弹簧136,增加弹力夹134的弹力,防止弹力夹134无法将固定块135支撑,避免造成固定块135从隔尘管131开设的凹槽脱落。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给出,过滤网123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124,底盖13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38。通过设置第一把手124便于对过滤网123的更换,通过设置第二把手138便于工作人员抽出底盖132.工作原理:本新型方案在具体实施时,当检测装置本体100开始工作时,通过抽油管110、连接装置120与隔尘装置130将植物油吸取到检测装置本体检测100的内腔,工作人员拽动第二把手138,通过第二把手138带动底盖132向下移动,通过底盖132向下移动带动连接杆133向下移动,通过连接杆133向下移动带动弹力夹134向下移动,通过弹力夹134向下移动带动固定块135向下移动带动弹簧136与弹力夹134收缩,通过连接杆133移动带动连接杆133、固定块135与弹簧136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把手138带动以上结构带出隔尘管131的内腔,植物油从隔尘管131的内腔进入连接装置120,当隔尘装置130使用完毕后,通过隔尘管131带动以上装置将固定块135卡进隔尘管131开设的凹槽内部,植物油通过下侧螺管122后经过作用管121内腔的过滤网123过滤后进入上侧螺管122,油水通过抽油管110开始工作,当隔尘装置130需要清理时,将隔尘装置130从连接装置120旋转下来,当过滤网123需要过滤时,通过第一把手124将过滤网123抽出更换或者清洗。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00),所述检测装置本体(1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油管(110),所述抽油管(110)的底部螺接有连接装置(120),所述连接装置(120)的底部螺接有隔尘装置(130),所述隔尘装置(130)包括隔尘管(131),所述隔尘管(13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盖(132),所述底盖(1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3),所述连接杆(1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夹(134),所述弹力夹(13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5),两组所述固定块(135)的相背侧呈圆弧设置,所述隔尘管(131)的内腔开设有与固定块(135)相匹配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装置本体(100),所述检测装置本体(10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抽油管(110),所述抽油管(110)的底部螺接有连接装置(120),所述连接装置(120)的底部螺接有隔尘装置(130),所述隔尘装置(130)包括隔尘管(131),所述隔尘管(131)的内腔活动连接有底盖(132),所述底盖(13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3),所述连接杆(133)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弹力夹(134),所述弹力夹(134)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35),两组所述固定块(135)的相背侧呈圆弧设置,所述隔尘管(131)的内腔开设有与固定块(135)相匹配的凹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植物油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20)包括作用管(121),所述作用管(121)的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螺管(122),上侧所述螺管(122)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曌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新世纪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