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244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取样装置,其包括固定壳、取样管、按压机构和顶出机构,固定壳呈下端敞开的中空壳体;取样管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固定壳内,取样管的下端设有进口;按压机构包括第一移动杆和套设于第一移动杆的外部的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取样管的上端和固定壳的上端相接,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取样管的上端相接,第一移动杆的上端穿出固定壳;顶出机构包括第二移动杆和推块,推块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取样管内,第二移动杆能移动的穿设于第一移动杆内,第二移动杆的下端与推块相接,第二移动杆的上端穿出第一移动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质取样装置,既能快速取出取样管中的样品,又能在取样完成之后将取样管从泥土中快速抽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质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油开采
,特别涉及一种地质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是指在有石油储存的地方对石油进行挖掘和提取的行为。石油是深埋在地下的流体矿物,最初人们把自然界产生的油状液体矿物称石油,把可燃气体称天然气,把固态可燃油质矿物称沥青,随着对这些矿物研究的深入,认识到它们在组成上均属烃类化合物,在成因上互有联系,因此把它们统称为石油。在对石油进行开采时,需要对周边的地质含量进行取样检测,然而传统地质取样装置不能对取样管中的样品进行快速顶出,会极其浪费工作人员的时间,而且地质取样装置取样完成之后,工作人员无法对取样管从泥土中快速抽离,取出时较为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顶出取样管中的样品,又能在取样完成之后,将取样管从泥土中快速抽离的地质取样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取样装置,其包括:固定壳,其呈下端敞开的中空壳体;取样管,其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所述取样管的下端设有进口;按压机构,其包括第一移动杆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外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样管的上端和所述固定壳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取样管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固定壳;顶出机构,其包括第二移动杆和推块,所述推块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第二移动杆能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内,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块相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第一移动杆。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推动横杆,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推动横杆。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推动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挡块。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推动横杆的外部套设有防滑套。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下端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面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朝向所述取样管的下端,所述推块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相接。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取样管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移动板的外周面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一滑槽移动。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握柄。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滑槽,所述取样管的外部套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槽内并能沿所述第二滑槽移动。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取样管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锥状。如上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壳的下端的外部套接有踏板,所述踏板的底面连接有埋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的地质取样装置,通过设置顶出机构,使得取样管在第一移动杆和弹簧的作用下能够快速从泥土中抽离,通过设置顶出机构,使得将样品由取样管内取出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从而解决了传统石油开采地质取样装置不能快速取出取样管中的样品,以及在取样完成之后无法将取样管从泥土中快速抽离的问题;本技术的地质取样装置,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对移动板进行限位,防止移动板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增加了移动板和推块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地质取样装置,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的配合,便于工作人员对取样管进行限位,防止取样管在移动过程中发生偏移,增加了取样管在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本技术的地质取样装置,通过设置踏板和埋入件,便于工作人员对固定壳进行固定,增加了地质取样装置取样时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本技术的地质取样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地质取样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取样管和顶出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00、固定壳;110、第二滑槽;120、踏板;130、埋入件;200、取样管;210、进口;220、第一滑槽;230、第二滑块;300、按压机构;310、第一移动杆;320、弹簧;330、推动横杆;331、挡块;332、防滑套;400、顶出机构;410、第二移动杆;411、握柄;420、推块;430、移动板;431、第一滑块;440、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形容词性或副词性修饰语“水平”和“竖直”、“上”和“下”、“内”和“外”的使用仅是为了便于多组术语之间的相对参考,且并非描述对经修饰术语的任何特定的方向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质取样装置,其包括固定壳100、取样管200、按压机构300和顶出机构400,其中:固定壳100呈下端敞开的中空壳体,具体的,固定壳100呈矩形,固定壳100的底面完全敞开形成出口;取样管200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固定壳100内,即取样管200能相对固定壳100上下移动,取样管200的下端设有进口210,进口210与固定壳100的出口相连通,地质样品能经由进口210进入取样管200;按压机构300包括第一移动杆310和套设于第一移动杆310的外部的弹簧320,第一移动杆310能够对弹簧320的移动起到导向作用,弹簧320的两端分别与取样管200的上端和固定壳100的上端相接,即取样管200和固定壳100通过弹簧320相接,使得取样管200不会由固定壳100的出口脱落,第一移动杆310的下端与取样管200的上端相接,第一移动杆310的上端穿出固定壳100,握持第一移动杆310的上端,向下推动第一移动杆310,第一移动杆310的移动会推动取样管200相对固定壳100向下移动,此时弹簧320被拉伸而产生弹力,松开第一移动杆310并向上提拉第一移动杆310,取样管200会随第一移动杆310上移并在弹簧320的弹力作用下快速相对固定壳100向上移动,从而使得驱动取样管200移动的操作变得简单方便;顶出机构400包括第二移动杆410和推块420,推块420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取样管200内,较佳的,推块420的外周面与取样管200的内表面相贴合,或者推块420的外周面与取样管200的内表面略有间隙,以使得推块420能将取样管200内的地质样品推出,第二移动杆410能移动的穿设于第一移动杆310内,第二移动杆410的下端与推块420相接,第二移动杆410的上端穿出第一移动杆310,这样,通过推拉第二移动杆410即可实现推块420相对取样管200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取样装置包括:/n固定壳,其呈下端敞开的中空壳体;/n取样管,其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所述取样管的下端设有进口,且所述取样管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锥状;/n按压机构,其包括第一移动杆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外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样管的上端和所述固定壳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取样管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固定壳;/n顶出机构,其包括第二移动杆和推块,所述推块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第二移动杆能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内,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块相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第一移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质取样装置包括:
固定壳,其呈下端敞开的中空壳体;
取样管,其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固定壳内,所述取样管的下端设有进口,且所述取样管的下端呈上大下小的锥状;
按压机构,其包括第一移动杆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外部的弹簧,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取样管的上端和所述固定壳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取样管的上端相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固定壳;
顶出机构,其包括第二移动杆和推块,所述推块能上下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取样管内,所述第二移动杆能移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一移动杆内,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下端与所述推块相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穿出所述第一移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推动横杆,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推动横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动横杆的两端均连接有挡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质取样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杨张宏亮赵鹏姜艳艳吴笛刘鹤藏鹏付倩郑向鹏宋晓肖桂国王姗姗徐微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