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
,具体为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其受到的风荷载较为显著。现阶段多通过风洞试验和结构计算以明确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包括位移和内力等。但是,对于现阶段的风洞试验,刚体模型试验只能测得结构的整体和表面局部风荷载,气弹模型试验也只能得到结构的位移,均无法再现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众所周知,地震荷载是与风荷载相应的另一类动力作用,而振动台试验则可再现模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过程。但在风洞试验中,如果结构模型破坏碎裂,则其碎片将飘散在风洞中,并会被卷入风机,造成风机损坏。因此,风洞试验无法进行破坏性试验,故无法再现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外部的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外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框(2),所述装置本体(1)与固定框(2)之间开设有出口腔(3),所述出口腔(3)的内部上端安装有测量阻挡机构(6),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20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N个透风孔(10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两侧连接有活动座(4),所述活动座(4)的下端安装有活动轮(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外部的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框(2),所述装置本体(1)与固定框(2)之间开设有出口腔(3),所述出口腔(3)的内部上端安装有测量阻挡机构(6),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安装有风机(201),所述装置本体(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N个透风孔(102),所述装置本体(1)的下端两侧连接有活动座(4),所述活动座(4)的下端安装有活动轮(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置物空腔(101),所述置物空腔(101)的上端设置有上部环形风道(103),所述置物空腔(101)的下端设置有下部环形风道(104),所述置物空腔(101)的内部设置有内置物件(1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201)包括有右侧风机(2011)和左侧风机(2012),所述右侧风机(2011)设置在右侧的固定框(2)内部,右侧的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与上部环形风道(103)相连通,所述左侧风机(2012)设置在左侧的固定框(2)内部,左侧的所述固定框(2)的内部与下部环形风道(104)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长方体建筑表面风荷载模拟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口腔(3)的内部设置有隔挡门(301),所述隔挡门(301)的上端与测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明从燕,陈婉茹,杨娜,杨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晨冉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