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131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包括:将电池充电至设定荷电量,静置并记录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一静置时刻之间,利用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极化电压曲线;利用极化电压曲线计算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一电压变化量,利用电压时间曲线确定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二电压变化量;根据第一电压变化量与第二电压变化量的差值确定自放电变化量,根据自放电变化量、第一静置时刻与第二静置时刻的时间差计算自放电变化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测试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是指锂离子电池在开路搁置状态下,容量自发损耗的现象。根据其对电池影响的不同,分为可逆自放电和不可逆自放电两类。其中可逆自放电主要由物理原因造成,容量损失后能通过再次充电得到补偿;不可逆自放电主要是由于电池内部发生了化学反应,这一部分损失的容量不能通过再次充电获得补偿。锂离子电池自放电的大小直接影响锂离子的品质、配组一致性及使用寿命。目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测试普遍采用压降法,即先将锂离子电池充电至指定荷电态并静置一段时间后,测试其在规定时间段内开路电压的变化。对锂离子电池而言,其在充电过程中会存在极化的情况,即实际开路电压高于理论电压,这一部分高出的电压称为极化电压。目前,从成本角度考虑,测试过程中不允许锂离子电池在充电后长时间静置以消除极化,现有技术中没有专门针对消除极化电压影响的自放电测试方法及工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电池充电至设定荷电量,静置并记录所述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n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一静置时刻之间,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极化电压曲线;/n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曲线计算所述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一电压变化量,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确定所述第一静置时刻、所述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二电压变化量;/n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量的差值确定自放电变化量,根据所述自放电变化量、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二静置时刻的时间差计算自放电变化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电池充电至设定荷电量,静置并记录所述电池的电压时间曲线;
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一静置时刻之间,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极化电压曲线;
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曲线计算所述第一静置时刻、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一电压变化量,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确定所述第一静置时刻、所述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第二电压变化量;
根据所述第一电压变化量与所述第二电压变化量的差值确定自放电变化量,根据所述自放电变化量、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二静置时刻的时间差计算自放电变化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静置初始时刻与第三静置时刻之间,利用所述电压时间曲线进行采样得到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利用所述极化电压数据集拟合所述极化电压曲线;
所述第三静置时刻位于所述静置初始时刻与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初始时刻与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53小时;
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二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240小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自放电速率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初始时刻与所述第三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5小时;
所述第三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之间的时长大于0小于48小时;
所述第一静置时刻与所述第二静置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仁义王磊姜倩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