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功率顶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3024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产品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大功率顶灯,包括壳体、电源和发光组件,壳体包括本体和散热结构;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均连接于本体的上侧,并位于散热结构的相对两侧;发光组件与电源电性连接,发光组件包括电路板、灯罩和环形面板,电路板连接于壳体与灯罩之间,环形面板抵压于灯罩的下表面。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分设在散热结构的两侧,因此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在高度方向上均不突出于散热结构或略高于散热结构,电源不会阻碍大功率顶灯的端部的空气流通,降低温升;电源产生的热量分散开,提高电源的散热效率,降低电源的温升速度。环形面板使灯罩与电路板之间不存在缝隙,提高大功率顶灯的防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功率顶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产品
,尤其涉及一种大功率顶灯。
技术介绍
大功率顶灯可以用于为植物补光,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速率。大功率顶灯包括发光组件、电源和壳体,电源与发光组件电连接,以为发光组件提供电能。电源往往竖直设置于壳体上或水平设置于壳体上,电源尺寸大,产热量较高,电源的上述两种设置方法均使热量集中,导致电源不易散热,因此往往会导致电源因过热损坏。同时,由于电源的尺寸较大,当电源竖直放置时,电源突出于壳体的上端,从而影响大功率顶灯的空气流动,进而影响散热,当电源水平放置时,相较于电源竖直设置,水平放置的电源会大大增加大功率顶灯横向的尺寸,导致大功率顶灯的占用空间大,给大功率顶灯的安装带来不便。另外,现有技术中的发光组件的防水性能差,易因为发光组件进水导致大功率顶灯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功率顶灯,以提高大功率顶灯的散热效率及防水性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功率顶灯,包括:壳体,包括本体和连接于本体上侧的散热结构;电源,为分体结构,并包括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功率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n壳体(1),包括本体(11)和连接于本体(11)上侧的散热结构(12);/n电源,为分体结构,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2)和第二电源(3),所述第一电源(2)和所述第二电源(3)均连接于所述本体(11)的上侧,并位于所述散热结构(12)的相对两侧;/n发光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组件(4)包括电路板(41)、灯罩(42)和环形面板(44),所述电路板(41)连接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灯罩(42)之间,所述环形面板(44)抵压于所述灯罩(42)的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功率顶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包括本体(11)和连接于本体(11)上侧的散热结构(12);
电源,为分体结构,并包括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源(2)和第二电源(3),所述第一电源(2)和所述第二电源(3)均连接于所述本体(11)的上侧,并位于所述散热结构(12)的相对两侧;
发光组件(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下侧,并与所述电源电性连接,所述发光组件(4)包括电路板(41)、灯罩(42)和环形面板(44),所述电路板(41)连接于所述壳体(1)与所述灯罩(42)之间,所述环形面板(44)抵压于所述灯罩(42)的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上端与所述散热结构(12)的上端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11)的两端均设置有容纳部(13),两个所述容纳部(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源(2)和所述第二电源(3)下侧,所述容纳部(13)凸出于所述本体(11)的下侧,所述容纳部(13)用于容纳与所述第一电源(2)或所述第二电源(3)电性插接的快插端子。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大功率顶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功率顶灯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通气通道(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功率顶灯,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11)上开设有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通孔(111);
所述散热结构(12)包括多组散热翅片(121),多组所述散热翅片(12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相邻的两组所述散热翅片(121)之间形成上通道(14),所述上通道(14)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华邱明邓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纽克斯电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