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装置和智能灯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006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和智能灯带,通过设置壳体、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壳体设有内腔,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置于内腔中,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一体成型按键部,壳体设有与一体成型按键部配合的第一通孔,控制电路板响应用户对一体成型按键部的操作以调节灯带的亮度、色度以及联网配置。解决了设计复杂、控制不便以及设计成本高的问题,它使使用更加安全方便,同时在外观上也更加简洁美观。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改进,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调节简单,安全可靠,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装置和智能灯带
本实型涉及灯具
,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和智能灯带。
技术介绍
灯带是指把LED灯用特殊的加工工艺焊接在铜线或者带状柔性线路板上面,再连接上电源发光,因其发光时形状如一条光带而得名,且灯带具有发光颜色多变,可调光,可控制颜色变化,可选择单色和RGB的效果,带给环境多彩缤纷的视觉效果的优点,因而在生活中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的用于灯带控制的控制装置中的往往会设置多个功能按键,功能按键上会套设按键部,而多个功能按键部之间是相互独立的,这不仅会导致制造功能按键部的工艺步骤增加,从而导致制造成本增加,而且也会使得装配变得更加繁琐。另外,控制装置一般只设置单一的信号输出线,只能外接单一的灯带段,这样就不能满足同时使多个灯带段同时发光的效果。因此,提供一种具有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且容易装配的一体成型按键部的控制装置和利用该控制装置能够控制多个灯带段的智能灯带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控制装置和智能灯带,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在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壳体设有内腔,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置于内腔中,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一体成型按键部,壳体设有与一体成型按键部配合的第一通孔,一体成型按键部包括第一按键部、第二按键部、固定块和柔性连接段,固定块设于第一按键部和第二按键部之间,第一按键部和第二按键部分别通过柔性连接段与固定块连接,控制电路板响应用户对一体成型按键部的操作以调节灯带的亮度、色度以及联网配置。优选的,第一按键部为长方形,第二按键部沿第一按键部的纵向与第一按键部平行设置。这样的按键排布设置能够使得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优选的,第二按键部为两个以第一按键部的中心线为轴线相互对称,且为箭头形状的按键部。形状上具有指示功能,可以指示灯光为调大或是调小。优选的,壳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和下盖体相互盖合构成内腔,壳体的两侧反向延伸分别设有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根据应用场景,可以将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设置于控制装置的两侧。优选的,下盖体设有第二通孔用于悬挂在安装面的螺钉上。该设置是为了提供便捷的安装方式,能够将控制装置固定安装在墙壁或是固定在某个平面上。螺钉旋入套有塑料管的墙面,之后将控制装置悬挂在墙壁的螺钉上。优选的,控制电路板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上设有透光板,上盖体设有与显示屏匹配的第三通孔。设置显示屏用于显示功能性参数,例如亮度、色度和联网状态等。优选的,电源线远离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连接部,信号传输线远离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电性插孔,电性插孔与灯带的插针电性连接。本技术在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智能灯带,包括第一方面提出的控制装置和灯带,灯带连接控制装置中的信号传输线,灯带包括两个以上灯带段,灯带段通过转接端子连接,转接端子包括用于与灯带段电连接的端子插针。优选的,端子可以为T型、L型、一字型或十字型。可以适应应用场景选个相应的端子类型。优选的,控制电路板包括控制电路和无线传输单元,无线传输单元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用以接收终端信号,进而远程控制灯带的亮度和色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壳体、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壳体设有内腔,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置于内腔中,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一体成型按键部,壳体设有与一体成型按键部配合的第一通孔,控制电路板响应用户对一体成型按键部的操作以调节灯带的亮度、色度以及联网配置。解决了设计复杂、控制不便以及设计成本高的问题,它使使用更加安全方便,同时在外观上也更加简洁美观。通过简单的结构,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改进,达到良好的使用效果。本技术调节简单,安全可靠,性价比高,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第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剖面图;图4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一体成型按键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第二个实施例的控制装置的爆炸图;图6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灯带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一个实施例的转接端子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11-上盖体;111-第一通孔;112-第二通孔;12-下盖体;121-第三通孔;2-控制电路板;21-按键;3-一体成型按键部;31-第一按键部;32-第二按键部;33-固定块;34-柔性连接段;4-显示屏;5-透光板;6-信号传输线;7-电源线;8-螺钉;9-塑料膨胀管;10-粘性连接件;100-灯带;101/102/103-灯带段;104-转接端子。具体实施方式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在控制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控制电路板2和一体成型按键部3,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上盖体11和下盖体12,上盖体11和下盖体12相互盖合构成内腔,壳体1的两侧反向延伸分别设有电源线7和信号传输线6。根据场景使用的需求,也可以将电源线7和信号传输线6设置于控制装置的同一侧,相应地改变控制装置中的PCB板上的布图设计,将电源线7和信号传输线6的焊盘设置于同一侧。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2还包括显示屏4,显示屏4上设有透光板5,上盖体11设有与显示屏4匹配的第三通孔121。设置显示屏用于显示功能性参数,例如亮度、色度和联网状态等。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电源线7远离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源连接的连接部,信号传输线6远离控制装置的一端设有电性插孔,电性插孔与灯带的插针电性连接。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2和一体成型按键部3置于内腔中,控制电路板2上设有一体成型按键部3,壳体1设有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所述壳体设有内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一体成型按键部,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包括第一按键部、第二按键部、固定块和柔性连接段,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按键部和所述第二按键部之间,所述第一按键部和所述第二按键部分别通过柔性连接段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响应用户对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的操作以调节灯带的亮度、色度以及联网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控制电路板和一体成型按键部,所述壳体设有内腔,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一体成型按键部,所述壳体设有与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配合的第一通孔,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包括第一按键部、第二按键部、固定块和柔性连接段,所述固定块设于所述第一按键部和所述第二按键部之间,所述第一按键部和所述第二按键部分别通过柔性连接段与所述固定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响应用户对所述一体成型按键部的操作以调节灯带的亮度、色度以及联网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键部为长方形,所述第二按键部沿所述第一按键部的纵向与所述第一按键部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按键部为两个以所述第一按键部的中心线为轴线相互对称,且为箭头形状的按键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上盖体和所述下盖体相互盖合构成所述内腔,所述壳体的两侧反向延伸分别设有电源线和信号传输线。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爱群曹亮亮蒋洪奎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立达信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