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支撑架、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本技术涉及设备支架
,尤其涉及一种支撑架、保护壳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常需使用支撑架进行支撑。由于手机、平板电脑、学习机等电子设备使用过程中需横向放置或竖向放置进行支撑,以适用于不同使用状态下的需求。但是,现有的支撑架通常只可横向支撑或竖向支撑,而对于横向和竖向均可支撑的支撑架,则结构复杂且容易损坏,稳定性差,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架、保护壳及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横向支撑和竖向支撑的支撑架结构复杂且稳定性较差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支撑架,用于支撑物体,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所述物体上;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及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撑架,用于支撑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n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所述物体上;/n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n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及/n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n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三转动部绕第一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支撑所述物体,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三转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固定部绕第二轴线转动,以使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支撑架,用于支撑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
固定部,用于固定于所述物体上;
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第二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以及
第三转动部,所述第三转动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和所述第三转动部绕第一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支撑所述物体,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三转动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和所述固定部绕第二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转动部和所述第三转动部支撑所述物体,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之间形成有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转动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以及所述第三转动部首尾依次连接而围设成框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轴线和所述第二轴线位于同一平面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部包括:
第一横向段,所述第一横向段的一端与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及
第一竖向段,所述第一竖向段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一横向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竖向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部包括:
第二竖向段,所述第二竖向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以及
第二横向段,所述第二横向段的一端设于所述第二竖向段的另一端,所述第二横向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动部的一端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三转动部的转动连接处为阻尼连接;
所述第一转动部与所述第二转动部的转动连接处和/或所述第三转动部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连接处为阻尼连接。
7.根据权...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