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热能设备
,具体为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
技术介绍
地热能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该热能能透过地下水的流动和熔岩涌至离地面1至5公里的地壳,进而使得热力得以被转送至较接近地面的地方,这种能量以热力形式存在,进而方便后续工作人员能通过外部热能采集装置,对该热能进行热交换,从而提高对该热能的利用效率,但是现有的地热能交换装置,由于长时间在地下进行热能交换导致,热交换管上容易附着各种污垢,从而降低热交换管的热能交换效率,降低后续对地热能的利用效率,所以急需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包括传动机构、支撑机构、清理机构、换热管、支撑底座和密封挡板,所述传动机构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用于限位的支撑机构,且位于所述支撑机构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用于清洁的清理机构,所述传动机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1)、支撑机构(2)、清理机构(3)、换热管(4)、支撑底座(5)和密封挡板(6),/n所述传动机构(1)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用于限位的支撑机构(2),且位于所述支撑机构(2)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用于清洁的清理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1)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用于换热的换热管(4),且位于所述换热管(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密封挡板(6),所述密封挡板(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底座(5),/n所述传动机构(1)包括支撑卡板(11)、齿形皮带轮(12)、连接电机(13)、齿形皮带(14)、安装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机构(1)、支撑机构(2)、清理机构(3)、换热管(4)、支撑底座(5)和密封挡板(6),
所述传动机构(1)的下端面螺纹连接有用于限位的支撑机构(2),且位于所述支撑机构(2)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用于清洁的清理机构(3),所述传动机构(1)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用于换热的换热管(4),且位于所述换热管(4)的底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密封挡板(6),所述密封挡板(6)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底座(5),
所述传动机构(1)包括支撑卡板(11)、齿形皮带轮(12)、连接电机(13)、齿形皮带(14)、安装卡座(15)、密封卡板(16)和连接丝杆(17),所述支撑卡板(1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用于传动的连接电机(13),且位于所述支撑卡板(11)的内端面靠近边角处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三组安装卡座(15),所述连接电机(13)和安装卡座(15)的下端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用于传动的齿形皮带轮(12),且所述连接电机(13)和安装卡座(15)的底部通过齿形皮带(14)进行啮合转动连接,所述齿形皮带轮(12)的下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连接丝杆(17),所述支撑卡板(11)的内端面固定连接有密封卡板(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2)包括安装卡板(21)、限位卡槽(22)、螺纹孔(23)、固定筒(24)和限位筒(25),所述固定筒(24)的外端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组用于支撑的安装卡板(21),且位于所述安装卡板(21)的内端面均匀等距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的限位筒(25),所述固定筒(24)的内端面贯通安装卡板(21)开设有螺纹孔(23),且位于所述限位筒(25)的内端面贯通安装卡板(21)开设有限位卡槽(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热能热量交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机构(3)包括支撑筒(31)、第一连接头(32)、连接卡板(33)、第二连接头(34)、滑动杆(35)、支撑卡环(36)、弹簧杆(37)、连接弹簧(38)、清洁板(39)、定位挡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