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93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U型梁夹、管套和侧支架一,主支架包括槽钢一、振动检测器、螺杆,槽钢一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杆,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六角连接器,六角连接器上端螺纹连接锚栓,锚栓与U型梁夹固定连接,螺杆的下端连接管套;两个梁夹通过螺栓实现梁结构与槽钢二的紧固,梁夹包括夹板和U形螺栓,管套为U形吊架结构,管套包括U形板和连接板,管套内固定管道,侧支架一包括槽钢三、抗震转接铰链和振动检测器,所述槽钢三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抗震转接铰链,位于上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与U型梁夹连接,位于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与管套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
本技术涉及管道抗震防护
,具体为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
技术介绍
在管道安装过程中,尤其是将管道吊装于屋顶时,在管道上架设抗震支吊架可减少地震时对管道的影响,现有技术主要是将抗震支吊架固定在墙体内,无法实现与梁结构的固定,并且现有的每种抗震支吊架只针对单一型号的管道,无法做到灵活的应用于不同管道种类。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包括主支架、U型梁夹、管套和侧支架一,所述主支架包括槽钢一、振动检测器、螺杆,所述槽钢一竖直设置,所述槽钢一呈门形管状,所述槽钢一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一个L形板,所述槽钢一与两个L形板一体成型,所述槽钢一外壁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振动检测器,所述振动检测器可检测振动情况,当达到地震级别时,振动检测器发出警报声,提醒人群远离管道位置,所述槽钢一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上下两端伸出槽钢一外,所述槽钢一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V字加劲器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六角连接器,所述六角连接器上端螺纹连接锚栓,所述锚栓与U型梁夹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两个螺母螺纹连接管套;所述U型梁夹包括槽钢二和梁夹,所述槽钢二的结构与槽钢一的结构相同,所述槽钢二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槽钢二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一个梁夹,两个所述梁夹通过螺栓实现梁结构与槽钢二的紧固,所述梁夹包括夹板和U形螺栓,所述夹板呈从左到右一体成型的三段式板状,左段的短板与中间段的直板呈120-135°角度的弯折,右段的短板与中间段的直板呈135-150°角度的弯折,所述梁夹的右端弯折处与U形螺栓螺纹连接,所述槽钢二穿过梁夹的U形螺栓,所述夹板的一端扣在梁结构上,另一端紧挨在槽钢二的上端面,利用U形螺栓实现梁结构与槽钢二紧固,位于槽钢二左右两端的梁夹呈镜像对称安装;所述管套为U形吊架结构,所述管套包括U形板和连接板,所述U形板两端分别开设一个通孔一,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通孔一,通过螺栓穿过U形板的通孔一和连接板的通孔一,将U形板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管套内固定管道;所述螺栓的头部一端连接侧支架一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所述侧支架一包括槽钢三、抗震转接铰链和振动检测器,所述槽钢三的结构与槽钢一的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赘述,所述振动检测器固定在槽钢三外壁的中间位置处,所述槽钢三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抗震转接铰链,所述抗震转接铰链包括铰链一和铰链二,所述铰链一与铰链二通过销轴固定,位于上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中的铰链二与U型梁夹通过螺栓连接,位于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中的铰链二与所述管套通过螺栓连接。优选地,所述U形板上内侧固定一圈绝缘橡胶圈,由此可避免管道与U形板相互摩擦造成的磨损,并且使用绝缘橡胶圈可以用于安装电线的管道。实施例2如图4所示,所述管套内固定管道,所述管套左右分别连接一个主支架和一个侧支架一,在此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套呈O形管束,所述管套由两块上下对称的半圆弧板组成,两个所述半圆弧板的两端部分别水平设有一个一体成型的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与半圆弧板的直径在同一水平面内,两个所述耳板的中间位置各开设一个通孔二,所述O形管束的耳板分别位于管道的左右两侧;所述螺杆的下端穿过位于侧支架一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和管套一端的两个耳板上的通孔二,利用两个螺母将螺杆和侧支架一紧固在管套的一侧上,管套的另一侧以同样的方式固定主支架和侧支架。实施例3如图5所示,利用主支架、侧支架一和管套固定多个管道,在此种实施方式中,管套包括C型槽钢和Ω型管夹,所述C型槽钢的横板上通过螺纹固定-个Ω型管夹,每个Ω型管夹内可固定一根管道,两个所述螺杆对称位于C型槽钢的左右两端,两个所述螺杆穿过C型槽钢下表面并通过螺母固定。进一步地,所述C型槽钢下表面与螺母之间设有方型垫片。实施例4-9将该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用于墙体的固定。实施例4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主支架和侧支架一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侧支架一上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与锚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主支架与侧支架一上端的锚栓可将抗震支吊架直接固定于墙体上。实施例5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主支架和侧支架一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侧支架一一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与锚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主支架与侧支架一上端的锚栓可将抗震支吊架直接固定于墙体上。实施例6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主支架和侧支架一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侧支架一两端的抗震转接铰链的上部与锚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主支架与侧支架一上端的锚栓可将抗震支吊架直接固定于墙体上。实施例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固定于墙体上,主支架和侧支架一的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并增加侧支架二用于管道的固定。如图9所示,所述管道在主支架的一侧安装侧支架二,所述侧支架二的结构与侧支架一的结构相同,所述侧支架二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与O形管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架二通过O形管束安装在挨紧主支架的位置,并与主支架在同一平面内,侧支架二与主支架间的夹角不小于30°,在不考虑规避管道的情况下,选用45°。同理对实施例5和6进行改进,分别如图10、11所示,当该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固定于墙体上并固定单个管道使用时,主支架和侧支架一的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增加侧支架二用于管道的固定,将侧支架二与侧支架一以同样的连接方式固定在O形管束的两侧,所述侧支架二与主支架在同一平面内,侧支架二与主支架间的夹角不小于30°,在不考虑规避管道的情况下,选用45°。实施例8本实施例对实施例3进行改进,如图12所示,主支架和侧支架一的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将实施例3中的管套中的Ω型管夹拆除,C型槽钢上表面的两端分别通过风管限位器固定1-3个桥架,所述桥架开口朝上的门形管状,所述风管限位器为L形板,所述风管限位器的竖板通过两个螺栓固定在桥架的一侧,所述风管限位器的横板通过螺栓与C型槽钢固定连接。当抗震支吊架应直接应用于墙体上时,可将主支架和侧支架一上端不与U型梁夹连接,侧支架一上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与锚栓通过螺纹连接,通过主支架与侧支架一上端的锚栓可将抗震支吊架直接固定于墙体上,当实际情况需要时,可在C型槽钢的一端不安装侧支架一,也可在C型槽钢的两端安装侧支架二,所述侧支架二按侧支架一与C型槽钢的连接方式,在C型槽钢的两端添加侧支架二,所述侧支架二与主支架在同一平面内,侧支架与主支架的夹角不小于30°,在不考虑规避管道的情况下,选用45°。实施例9本实施例对实施例3进行改进,如图13所示,主支架1和侧支架一4的上端不与U型梁夹2连接,将实施例3的管套中的Ω型管夹拆除,两个所述主支架和两个所述侧支架一分别固定在C型槽钢两端的上端面,所述C型槽钢下端面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U型梁夹、管套和侧支架一,所述主支架包括槽钢一、振动检测器、螺杆,所述槽钢一外壁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振动检测器,所述槽钢一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六角连接器,所述六角连接器上端螺纹连接锚栓,所述锚栓与U型梁夹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两个螺母螺纹连接管套;所述U型梁夹包括槽钢二和梁夹,两个所述梁夹通过螺栓实现梁结构与槽钢二的紧固,所述梁夹包括夹板和U形螺栓,所述梁夹的右端弯折处与U形螺栓螺纹连,所述槽钢二穿过梁夹的U形螺栓,所述管套为U形吊架结构,所述管套包括U形板和连接板,通过螺栓穿过U形板的通孔一和连接板的通孔一将U形板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管套内固定管道,所述螺栓的头部一端连接侧支架一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所述侧支架一包括槽钢三、抗震转接铰链和振动检测器,所述槽钢三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抗震转接铰链,位于上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中的铰链二与U型梁夹通过螺栓连接,位于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中的铰链二与所述管套通过螺栓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U型梁夹、管套和侧支架一,所述主支架包括槽钢一、振动检测器、螺杆,所述槽钢一外壁的中间位置上固定振动检测器,所述槽钢一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螺纹连接六角连接器,所述六角连接器上端螺纹连接锚栓,所述锚栓与U型梁夹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下端通过两个螺母螺纹连接管套;所述U型梁夹包括槽钢二和梁夹,两个所述梁夹通过螺栓实现梁结构与槽钢二的紧固,所述梁夹包括夹板和U形螺栓,所述梁夹的右端弯折处与U形螺栓螺纹连,所述槽钢二穿过梁夹的U形螺栓,所述管套为U形吊架结构,所述管套包括U形板和连接板,通过螺栓穿过U形板的通孔一和连接板的通孔一将U形板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管套内固定管道,所述螺栓的头部一端连接侧支架一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所述侧支架一包括槽钢三、抗震转接铰链和振动检测器,所述槽钢三的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一个抗震转接铰链,位于上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中的铰链二与U型梁夹通过螺栓连接,位于下端的抗震转接铰链中的铰链二与所述管套通过螺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钢一竖直设置,所述槽钢一呈门形管状,所述槽钢一的两端分别垂直设有一个L形板,所述槽钢一与两个L形板一体成型,所述螺杆的上下两端伸出槽钢一外,所述槽钢一的上下两端分别通过V字加劲器螺杆,所述槽钢二的结构与槽钢一的结构相同,所述槽钢二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螺纹孔,所述槽钢二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一个梁夹,所述夹板呈从左到右一体成型的三段式板状,左段的短板与中间段的直板呈120-135度角度的弯折,右段的短板与中间段的直板呈135-150度角度的弯折,所述夹板的一端扣在梁结构上,另一端紧挨在槽钢二的上端面,利用U形螺栓实现梁结构与槽钢二紧固,位于槽钢二左右两端的梁夹呈镜像对称安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板两端分别开设一个通孔一,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开设一个通孔一,所述槽钢三的结构与槽钢一的结构相同,所述抗震转接铰链包括铰链一和铰链二,所述铰链一与铰链二通过销轴固定,所述U形板上内侧固定一圈绝缘橡胶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抗震支吊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套左右分别连接一个主支架和一个侧支架一,所述管套呈O形管束,所述管套由两块上下对称的半圆弧板组成,两个所述半圆弧板的两端部分别水平设有一个一体成型的耳板,两个所述耳板与半圆弧板的直径在同一水平面内,两个所述耳板的中间位置各开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荣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新创北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