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杠杆式隔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892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杠杆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支撑杆、连杆、减振弹性部、托架;所述壳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穿过壳体;所述支撑杆下端一周均匀铰接有多个连杆;所述底座设有支撑架,所述连杆中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有托架;所述托架与壳体之间设有减振弹性部。能够更好的在吸收震动能量的同时降低隔振器的缓冲行程,保证设备的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杠杆式隔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隔振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杠杆式隔振器。
技术介绍
机械设备在工作时由于会因为转子偏心力矩、机构间摩擦冲击或工作环境等因素,受到来自内部或者外部的震动,长期的震动会对机械设备的可靠性、精度及寿命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设计时需要考虑通过增加外部隔振器来减少震动对设备的损害。隔振器通常由内部隔振弹簧或阻尼机构作为震动能量的吸收装置,通过产生弹性变形来将震动的能量吸收并转化为弹性势能,达到隔振的目的。传统隔振器隔振装置多为单根弹簧或阻尼器,直接与隔振器主体支撑杆及隔振器壳体连接。并且弹性震动的瞬时方向与震动方向一致,在吸收震动能量后需要通过恢复形变释放能量,因此在受到高频连续的震动时隔振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杠杆式隔振器,以解决机械设备在连续复杂工况下的震动问题。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杠杆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壳体、支撑杆、连杆、减振弹性部、托架;所述壳体固定在底座上,所述支撑杆穿过壳体;所述支撑杆下端一周均匀铰接有多个连杆;所述底座设有支撑架,所述连杆中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上;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有托架;所述托架与壳体之间设有减振弹性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专利技术基于啄木鸟头部的抗冲击机构模型设计的仿生隔振机构,采用多个弹簧均布在支撑杆四周,能够更好的分散震动的能量,通过连杆使得弹簧压缩方向与震动瞬时方向相反,在吸收能量的同时弹簧自身的反作用力能够抵消一部分震动能量;隔振机构缓冲行程更短,缓冲过程更加柔和平稳。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隔振器总体示意图。图2为隔振器底视图。图3为隔振器半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3隔振器安装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介绍。实施例1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杠杆式隔振器,由底座1、壳体2、支撑杆3、销钉4、连杆5、弹簧6、托架7以及销钉8组成;所述壳体2通过螺钉9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壳体2上端设有导向孔,所述支撑杆3穿过壳体2上端的导向孔,所述支撑杆3下端一周均匀铰接有多个连杆5,本实施例中,支撑杆3底部设有六个带圆孔的凸耳,支撑杆3下端一周通过凸耳和销钉4连接有六个连杆5;连杆5中间下端设有凹槽,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10,凹槽与支撑架10顶部配合,使得连杆5支撑在支撑架10上,并且可绕支撑架10旋转。连杆5另一端通过销轴8与托架7连接。托架7上安装弹簧6,弹簧6上端固定在壳体2内壁顶部的凸笋11上。支撑杆3顶部有螺纹孔,便于隔振对象的安装,设备可安装在支撑杆3顶部的安装座上。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连杆5和弹簧6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中连杆5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10上,可通过转轴绕支撑架10旋转。壳体2内壁设有导向套,弹簧6上端套接在导向套内。实施例3本实施例的隔振器安装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隔振器的支撑杆3顶部有螺纹孔,便于隔振对象的安装,底座通过螺钉9与壳体2底部连接固定,设备可安装在支撑杆3顶部的安装座上。底座1四周有多个安装孔,通过螺栓12与螺母13紧固安装在基架14上,同时为避免震动过程中螺栓松动,可加装弹簧垫片15与平垫圈16作为防松措施,便于将隔振器压紧固定在基架14上。在设备受到震动时,与之相连的支撑杆3会沿着瞬时震动方向产生位移,并带动连杆5绕支撑架10转动,使得托架7沿震动瞬时方向的反方向运动,压缩弹簧6。在压缩瞬间弹簧6由于受到压缩对壳体2顶部产生向上的弹力,会使壳体2产生向上的运动趋势。即在震动中每个震动欧瞬间隔振器在吸收震动能量的同时都会产生一个与瞬时震动方向相反的震动趋势,可以对来自外界的瞬时震动有一定的抵消作用。同时随着连杆5的摆动,通过弹簧6能够抵消一部分震动能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杠杆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壳体(2)、支撑杆(3)、连杆(5)、减振弹性部(6)、托架(7);/n所述壳体(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杆(3)穿过壳体(2);所述支撑杆(3)下端一周均匀铰接有多个连杆(5);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10),所述连杆(5)中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0)上;所述连杆(5)另一端铰接有托架(7);所述托架(7)与壳体(2)之间设有减振弹性部(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杠杆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壳体(2)、支撑杆(3)、连杆(5)、减振弹性部(6)、托架(7);
所述壳体(2)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支撑杆(3)穿过壳体(2);所述支撑杆(3)下端一周均匀铰接有多个连杆(5);所述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10),所述连杆(5)中间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0)上;所述连杆(5)另一端铰接有托架(7);所述托架(7)与壳体(2)之间设有减振弹性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杠杆式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5)中间下端设有凹槽,底座(1)上设有支撑架(10),凹槽与支撑架(10)顶部配合,使得连杆(5)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0)上。


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鑫予吴志林刘坤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