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8591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包括承载台;卷合部件,卷合部件包括固定旋转轴和两个第一夹爪;替换部件,替换部件包括两个运动旋转轴和两个第二夹爪,两个运动旋转轴均分别与替换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且绕替换转轴进行相对旋转;粘缝部件;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设于承载台靠近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定位传感器和运动旋转轴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可以解决在使用成卷的复合面料进行加工时,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并更换新的复合面料卷以继续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汽车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汽车内部的顶棚使用多种材料叠层覆盖,以满足汽车内部顶棚的防撞、缓冲和美观等需求。通常采用复合面料、海绵、无纺布进行叠层后等到顶棚覆盖材料,并将顶棚覆盖材料安装固定于汽车内部顶棚的表面,以对汽车内部顶棚完成加工。在对复合面料、海绵、无纺布进行叠层时,需要将成卷的复合面料安装于加工车床的滚筒上,并由加工车床带动滚筒不断旋转,释放出复合面料进行加工。由于复合面料运输以及包装的限制,运输至工厂的单个复合面料卷所包含的长度较少,每个复合面料卷只能释放出较短的复合面料进行加工,在加工时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并更换新的复合面料卷以继续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成卷的复合面料进行加工时,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并更换新的复合面料卷以继续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使得可以解决在使用成卷的复合面料进行加工时,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并更换新的复合面料卷以继续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包括承载台,承载台平行于水平地面设置;卷合部件,卷合部件包括固定旋转轴和两个第一夹爪,固定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与承载台的表面平行设置,两个第一夹爪相对设置、且与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替换部件,替换部件包括两个运动旋转轴和两个第二夹爪,固定旋转轴与两个运动旋转轴均平行设置,两个运动旋转轴并列设置,两个运动旋转轴均分别与替换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且绕替换转轴进行相对旋转,替换转轴平行于两个运动旋转轴设置且位于两个运动旋转轴之间,两个第二夹爪相对设置、且与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粘缝部件,粘缝部件用于在两张复合面料之间的缝隙处对两张复合面料进行粘连;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一定位传感器设于承载台靠近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粘缝部件对应的粘缝位置处;第二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设于承载台靠近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第一定位传感器和运动旋转轴之间。另外,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还包括锁紧机构,锁紧机构设于替换转轴的两端。通过设置锁紧机构,使得运动旋转轴绕替换转轴旋转后,锁紧机构将替换转轴锁紧,防止替换转轴在运动旋转轴工作时发生转动。另外,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还包括四个传动支架,运动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一个传动支架连接,每个传动支架的一端与运动旋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另一端与替换转轴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传动支架,使得替换转轴带动运动旋转轴旋转时更加稳定。另外,承载台为一长板,固定旋转轴位于承载台的一端,两个运动旋转轴位于承载台的另一端。另外,固定旋转轴与承载台间隔设置。另外,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还包括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分别设于承载台的两端,且分别与固定旋转轴、替换转轴可旋转地连接。另外,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还包括控制驱动中心,控制驱动中心分别与固定旋转轴、替换转轴和运动旋转轴连接,控制驱动中心还分别与两个第一夹爪、两个第二夹爪连接,控制驱动中心还分别与第一定位传感器、第二定位传感器连接。另外,锁紧机构有两个,控制驱动中心分别与两个锁紧机构连接。本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通过使用固定旋转轴与运动旋转轴配合转动,并由第一夹爪和第二夹爪分别将固定旋转轴上复合材料卷的一端以及其中一个运动旋转轴上复合材料卷的一端夹紧并拉动至粘缝部件对应的粘缝位置处,第一定位传感器感应到后由粘缝部件进行粘缝,使得两卷复合材料连接成为一卷。当其中一个运动旋转轴上的复合材料全被卷至固定旋转轴上时,复合材料的尾端经过第二定位传感器后被感应识别,再控制两个运动旋转轴相对替换转轴旋转,开始另一个运动旋转轴上复合材料卷的释放以及粘缝连接,使得连接过程高效便捷,方便控制,最终获得多个复合材料卷连接形成的较长的复合材料,使得再使用复合材料卷加工时可以释放较长的复合材料,不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提高了加工效率。附图说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图1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的侧视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工作时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以下各个实施例的划分是为了描述方便,不应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定,各个实施例在不矛盾的前提下可以相互结合相互引用。目前,在汽车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对汽车内部的顶棚使用多种材料叠层覆盖,以满足汽车内部顶棚的防撞、缓冲和美观等需求。通常采用复合面料、海绵、无纺布进行叠层后等到顶棚覆盖材料,并将顶棚覆盖材料安装固定于汽车内部顶棚的表面,以对汽车内部顶棚完成加工。在对复合面料、海绵、无纺布进行叠层时,需要将成卷的复合面料安装于加工车床的滚筒上,并由加工车床带动滚筒不断旋转,释放出复合面料进行加工。由于复合面料运输以及包装的限制,运输至工厂的单个复合面料卷所包含的长度较少,每个复合面料卷只能释放出较短的复合面料进行加工,在加工时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并更换新的复合面料卷以继续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本专利技术人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存在如下问题:在使用成卷的复合面料进行加工时,需要经常关闭加工车床,并更换新的复合面料卷以继续进行加工,使得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包括承载台100、卷合部件200、替换部件300、粘缝部件400、第一定位传感器510和第二定位传感器520。承载台100平行于水平地面设置。卷合部件200包括固定旋转轴210和两个第一夹爪220,固定旋转轴210的旋转轴线与承载台100的表面平行设置,两个第一夹爪220相对设置、且与承载台100可移动地连接。替换部件300包括两个运动旋转轴310和两个第二夹爪320,固定旋转轴210与两个运动旋转轴310均平行设置,两个运动旋转轴310并列设置,两个运动旋转轴310均分别与替换转轴330可旋转地连接且绕替换转轴330进行相对旋转,替换转轴330平行于两个运动旋转轴310设置且位于两个运动旋转轴310之间,两个第二夹爪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平行于水平地面设置;/n卷合部件,所述卷合部件包括固定旋转轴和两个第一夹爪,所述固定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承载台的表面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夹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n替换部件,所述替换部件包括两个运动旋转轴和两个第二夹爪,所述固定旋转轴与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均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均分别与替换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且绕所述替换转轴进行相对旋转,所述替换转轴平行于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夹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n粘缝部件,所述粘缝部件用于在两张复合面料之间的缝隙处对两张所述复合面料进行粘连;/n第一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承载台靠近所述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粘缝部件对应的粘缝位置处;/n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定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承载台靠近所述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所述运动旋转轴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台,所述承载台平行于水平地面设置;
卷合部件,所述卷合部件包括固定旋转轴和两个第一夹爪,所述固定旋转轴的旋转轴线与所述承载台的表面平行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夹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
替换部件,所述替换部件包括两个运动旋转轴和两个第二夹爪,所述固定旋转轴与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均平行设置,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并列设置,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均分别与替换转轴可旋转地连接且绕所述替换转轴进行相对旋转,所述替换转轴平行于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设置且位于两个所述运动旋转轴之间,两个所述第二夹爪相对设置、且与所述承载台可移动地连接;
粘缝部件,所述粘缝部件用于在两张复合面料之间的缝隙处对两张所述复合面料进行粘连;
第一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承载台靠近所述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粘缝部件对应的粘缝位置处;
第二定位传感器,所述第二定位传感器设于所述承载台靠近所述卷合部件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定位传感器和所述运动旋转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复合面料的接缝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设于所述替换转轴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复合面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聪魏宗飞刘开清徐忠伏黄杰刘成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金智达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