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811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置于隔墙内的竖龙骨和横龙骨;所述竖龙骨和横龙骨的两侧设置有饰面板,所述的竖龙骨和横龙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式角码组件;所述的横龙骨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干挂件;所述的饰面板与干挂件相接;所述的横龙骨以及竖龙骨分别相对可拆卸式角码组件开设有连接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横龙骨通过可拆卸式角码组件与竖龙骨拼接定位,该固定过程无需可拆卸式角码组件以外的紧固件,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同时,横龙骨和竖龙骨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相对固定,灵活性更强,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饰面墙板,具体涉及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干式建筑装饰施工领域。
技术介绍
装饰工程不仅能增加建筑物的美观和艺术形象,且有隔热、隔音、防潮的作用。还可以保护墙面,提高围护结构的耐久性。装饰工程的施工特点是工程量大,材料品种繁多,占的工期长,耗用的劳动量多。一般民用建筑中,平均每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就有3~5平方米的内抹灰,有0.15~0.75平方米的外抹灰;其劳动量占总劳动量的25~30%;工期占总工期的30~40%,装饰要求高的约占总工期的50%以上。为此,应大力开展技术革新,改进操作工艺,实现机械化施工。装饰材料的改进对装饰工程的施工起很大的作用,应大力发展新型的装饰材料,尽可能减少湿作业,以加快施工速度和降低劳动量消耗。现有的室内装饰工程时,尤其是干式装饰过程,因为传统的隔墙龙骨系统配件较多,安装步骤相对繁琐。对于施工人员而言操作过程难度大,并且可调性低。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简化施工步骤,降低施工难度,减少配件数量,降低施工成本,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包括设置于隔墙内的竖龙骨和横龙骨;所述竖龙骨和横龙骨的两侧设置有饰面板,所述的竖龙骨和横龙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式角码组件;所述的竖龙骨和横龙骨相对可拆卸式扣件设置有扣接槽;所述的横龙骨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干挂件;所述的饰面板与干挂件相接。优选的,所述的可拆卸式角码组件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为八边形;所述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之间设置有弹簧。优选的,所述的第二卡件相对第一卡件的一侧设置凸台;所述的第二螺孔贯穿所述的凸台;所述的第一螺孔相对第一卡件内沉式设置;所述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之间连接有螺丝;所述第二卡件相对第一卡件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的弹簧抵靠于凸台与第一卡件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卡件的至少两侧设置有竖向翻边和横向翻边;所述的第二卡件相对竖向翻边和横向翻边设置有配合翻边。优选的,所述的竖向翻边和横向翻边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的配合翻边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扣方向相反的第二卡扣。优选的,所述的第一卡件朝向第二卡件的方向设置有导向槽;所述的第一卡件相对导向槽的位置设置有导向片;所述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至少两侧设置有弧形端;所述横龙骨的底部相对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设置有内凹槽;所述竖龙骨的内侧相对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设置有内凹槽。优选的,所述的干挂件包括固定面;所述的横龙骨表面开设有嵌入槽;所述的固定面近嵌入槽一侧设置有挂钩;所述的固定面上开设有固定孔;或者,所述干挂件的截面呈阶梯型;所述干挂件具有两个竖直面和一个水平面;位于上侧的所述竖直面与饰面板相接;位于下侧的所述竖直面嵌设于嵌入槽内;所述的竖直面与水平面之间设置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的干挂件包括竖直面和倾斜端;所述的横龙骨表面相对倾斜端开设有嵌入槽;所述嵌入槽的内底面倾斜设置。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墙体进行放线定位,并沿顶部、地面和墙面的位置安装上下侧的固定龙骨;步骤二,于固定龙骨上设置门洞,并固定竖龙骨;步骤三,在两个竖龙骨之间通过可拆卸式角码组件连接横龙骨,并旋紧螺母,使得横龙骨相对竖龙骨固定;步骤四,选择横龙骨上的合适位置,并在选定位置的嵌入槽内放入干挂件;步骤五,将饰面板与干挂件固定,完成饰面板的安装。本专利技术中横龙骨通过可拆卸式角码组件与竖龙骨拼接定位,该固定过程无需可拆卸式角码组件以外的紧固件,大大减少零部件数量,降低成本;同时,横龙骨和竖龙骨之间以可拆卸的方式进行相对固定,灵活性更强,在施工过程中更容易调节。当完成横龙骨的定位之后,通过干挂件在横龙骨上安装饰面板,干挂件相对横龙骨的位置可调,使得饰面板的安装更加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横龙骨与竖龙骨装配状态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拆卸式角码组件与横龙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可拆卸式角码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5为横龙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干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第二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8为第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9为第二实施例中干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第三实施例中干挂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竖龙骨,1.1为竖内凹槽,2为横龙骨,2.1为横内凹槽,2.2为嵌入槽,3为饰面板,5为干挂件,5.1为固定面,5.3为竖直面,5.4为水平面,5.6为倾斜端,5.7为挂钩,6为第一卡件,6.1为第一螺孔,6.2为竖向翻边,6.3为横向翻边,6.4为导向槽,7为第二卡件,7.1为第二螺孔,7.2为凸台,7.3为配合翻边,8为弹簧,9为螺丝,10为螺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参见图1-图5,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包括设置于隔墙内的竖龙骨1和横龙骨2;所述竖龙骨1和横龙骨2的两侧设置有饰面板3,所述的竖龙骨1和横龙骨2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式角码组件;所述的横龙骨2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干挂件5;所述的饰面板3与干挂件5相接。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竖龙骨作为固定支撑件,而横龙骨通过可拆卸式角码组件与竖龙骨相接,横龙骨的主要作用在于为饰面板3的安装提供支撑点。可拆卸式角码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可拆卸式角码组件包括第一卡件6和第二卡件7;所述的第一卡件6和第二卡件7为八边形;所述的第一卡件6和第二卡件7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6.1和第二螺孔7.1;所述的第一卡件6和第二卡件7之间设置有弹簧8。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可拆卸式角码组件由两个呈八边形的第一卡件6和第二卡件7构成,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通过第一卡件6和第二卡件7夹持于横龙骨的底部,以及竖龙骨的内侧部,从而实现横、竖龙骨的相对固定。进一步的说,所述的第二卡件7相对第一卡件6的一侧设置凸台7.2;所述的第二螺孔7.1贯穿所述的凸台7.2;所述的第一螺孔6.1相对第一卡件6内沉式设置;所述的第一螺孔6.1和第二螺孔7.1之间连接有螺丝9;所述第二卡件7相对第一卡件6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母10;所述的弹簧8抵靠于凸台与第一卡件之间。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将螺丝贯穿第一螺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包括设置于隔墙内的竖龙骨和横龙骨;所述竖龙骨和横龙骨的两侧设置有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龙骨和横龙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式角码组件;所述的横龙骨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干挂件;所述的饰面板与干挂件相接;所述的横龙骨以及竖龙骨分别相对可拆卸式角码组件开设有连接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包括设置于隔墙内的竖龙骨和横龙骨;所述竖龙骨和横龙骨的两侧设置有饰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龙骨和横龙骨之间设置有可拆卸式角码组件;所述的横龙骨上可拆卸式连接有干挂件;所述的饰面板与干挂件相接;所述的横龙骨以及竖龙骨分别相对可拆卸式角码组件开设有连接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拆卸式角码组件包括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所述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为八边形;所述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的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所述的第一卡件和第二卡件之间设置有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卡件相对第一卡件的一侧设置凸台;所述的第二螺孔贯穿所述的凸台;所述的第一螺孔相对第一卡件内沉式设置;所述的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之间连接有螺丝;所述第二卡件相对第一卡件的另一侧设置有螺母;所述的弹簧抵靠于凸台与第一卡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件的至少两侧设置有竖向翻边和横向翻边;所述的第二卡件相对竖向翻边和横向翻边设置有配合翻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向翻边和横向翻边端部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的配合翻边端部设置有与第一卡扣方向相反的第二卡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饰面墙板的装配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斌李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玛格家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