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锚具及带有锚具的木结构连接节点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木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具及带有锚具的木结构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木材是一种生物质材料,不可焊、也不可浇筑,目前,木结构连接节点还无法做到强节点,这些节点往往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很多构件的尺寸并不是由构件的受力情况决定,而是由连接处的构造决定,大约80%的木结构失效起源于节点连接的破坏。以榫卯和螺栓-内填板为主用于木框架结构的节点都是弱节点。用弱节点连接的木框架初始刚度小、抗侧性能不足,这些因素限制了木框架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用强节点连接的木框架抗侧刚度大,节点的强度大于构件,能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和节约材料。如果节点能实现强连接,木框架结构一定会像混凝土框架或者钢框架一样大量应用,这样就更容易实现大开间,有利于建筑空间灵活布置。为了实现木框架强节点连接和木框架抗侧结构体系以及实现木网架、木桁架强节点连接,有必要提出一种适用于木结构的强节点连接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木结构连接不能实现强节点、木框架结构不能作为抗侧结构单独用于设计以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锚具,其特征是:包括锚杯(1)、钢楔(2)和止退件(3),所述锚杯(1)内壁为喇叭口形,并在开口较大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钢楔(2)为楔形钢板,所述止退件(3)为板状结构或外形与锚杯(1)开口较大的一端相匹配的盖状结构,所述止退件(3)边缘设有可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锚具,其特征是:包括锚杯(1)、钢楔(2)和止退件(3),所述锚杯(1)内壁为喇叭口形,并在开口较大的一端设有第一连接部(11),所述钢楔(2)为楔形钢板,所述止退件(3)为板状结构或外形与锚杯(1)开口较大的一端相匹配的盖状结构,所述止退件(3)边缘设有可与第一连接部(11)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其特征是:所述锚杯(1)从开口较小的一端到开口较大一端分别为过渡区(1-1)、挤密区(1-2)和止退区(1-3),挤密区(1-2)为喇叭口形,过渡区(1-1)和止退区(1-3)分别为与挤密区(1-2)两端开口尺寸相同的直筒形,所述第一连接部(11)设置在止退区(1-3),所述止退件(3)的外形与止退区(1-3)开口相适应。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锚具,其特征是:所述锚杯(1)的外壁或端部还设有连接区(1-4),所述连接区(1-4)上设有第三连接部(1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锚具,其特征是:所述钢楔(2)包括独立的楔形钢板(21)、圆锥(22)、方锥(23)、多块楔形钢板并列或交叉设置在一起的矩形钢楔(24)以及在一块钢环外壁上设置多块楔形钢板的圆形钢楔(25)。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锚具,其特征是:所述止退件(3)在背离锚杯(1)的一侧设有第四连接部(32)。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锚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接部(11)、第二连接部(31)、第三连接部(12)和第四连接部(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伟,张兆强,姚勇,刘德贵,刘玲,代鑫珏,陈代果,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