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水设备
,特别地,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
技术介绍
二次供水设备是指单位或个人将城市公共供水或自建设施供水经储存、加压,通过管道再供用户或自用的形式。二次供水主要为补偿市政供水管线压力缺乏,保障寓居、生计在高层人群用水而建立的。二次供水设施是否按规定建设、设计及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二次供水水质、水压和供水安全,与人民群众正常稳定的生活密切相关,相较于原水供水,二次供水的水质更易被污染。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的专利技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便利,在现代化的生产生活中,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往往不具备灵活取水能力以及不能实现水流智能增压、流量实时测量等技术问题,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新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能够对上述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有利于专利技术装置未来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水池(1)、过滤箱(2)、增压箱(3)、联网箱(4),所述的过滤箱(2)的外部上表面的右部固定有液压缸底板(5),所述的液压缸底板(5)的顶面固定有液压缸(6),所述的液压缸(6)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7),所述的液压杆(7)的顶端通过第一球铰(8)与动作斜臂(9)的右端连接,所述的过滤箱(2)的外部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支撑长杆(10),所述的支撑长杆(10)的顶端设置有套环(11),所述的套环(11)的内周与动作斜臂(9)的右部外周接触,所述的动作斜臂(9)的左端通过第二球铰(12)与动作纵臂(13)的顶端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蓄水池(1)、过滤箱(2)、增压箱(3)、联网箱(4),所述的过滤箱(2)的外部上表面的右部固定有液压缸底板(5),所述的液压缸底板(5)的顶面固定有液压缸(6),所述的液压缸(6)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设置有液压杆(7),所述的液压杆(7)的顶端通过第一球铰(8)与动作斜臂(9)的右端连接,所述的过滤箱(2)的外部上表面的中部固定有支撑长杆(10),所述的支撑长杆(10)的顶端设置有套环(11),所述的套环(11)的内周与动作斜臂(9)的右部外周接触,所述的动作斜臂(9)的左端通过第二球铰(12)与动作纵臂(13)的顶端连接,所述的动作纵臂(13)的底端伸入到取水筒(14)的内部,所述的过滤箱(2)的外部上表面的左部固定有限制横臂(15),所述的限制横臂(15)的左端固定有限制环(16),所述的限制环(16)位于取水筒(14)的正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水筒(14)的上、下侧面分别设置有入水口(20)、通气口(21),所述的取水筒(14)的内部设置有活动塞体(24),所述的活动塞体(24)的顶面与动作纵臂(13)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动塞体(24)的底面的左右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线性弹簧(22)、第二线性弹簧(23),所述的取水筒(14)的右侧面的顶部与第一侧位管(17)的左端连通,所述的第一侧位管(17)的右端与弹性水带(18)的顶端连通,所述的弹性水带(18)的底端与第二侧位管(19)的左端连通,所述的第二侧位管(19)的右端伸入到过滤箱(2)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侧位管(19)的右端与过滤器(25)的左侧面接触连通,所述的过滤器(25)的右侧面与第一导流管(26)的左侧面接触连通,所述的第一导流管(26)的右端伸入到增压箱(3)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箱(3)的内部左侧面的上部固定有电动缸底板(27),所述的电动缸底板(27)的右侧面固定有电动缸(28),所述的电动缸(28)的右侧动力输出端设置有动作杆(29),所述的动作杆(29)的右端固定有梯形块(30),所述的梯形块(30)下斜面与被动位移杆(39)的顶端接触,所述的被动位移杆(39)的底端与第三线性弹簧(3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第三线性弹簧(38)的底端与阻流板(3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的阻流板(37)的底端伸入到常压室(36)的内部,所述的常压室(36)的左侧面与第一导流管(26)的右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二次供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压箱(3)的内部设置有合成室(35),所述的合成室(35)的左侧面的上下部分别与所述的第一注入管(34)、第二注入管(41)的右端连通,所述的第一注入管(34)的左端与压力缸(33)的右侧面接触连通,所述的压力缸(33)的内部设置有压力片(32),所述的压力片(32)的左侧面与侧位推柱(31)的右端固定连接,所述的侧位推柱(31)的左端与梯形块(30)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的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