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760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2
本申请涉及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其包括安装于墙体开设的窗洞内的窗框,所述窗框与窗洞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件,所述窗框沿窗洞开口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水件,所述阻水件包括多块阻水板,多块所述阻水板沿窗框的框边周向设置,所述阻水板倾斜设置,且所述阻水板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于窗框,所述阻水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于墙体的窗洞壁。本申请具有改善防止水从窗框与窗洞壁之间内渗效果不佳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
本申请涉及门窗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
技术介绍
门窗是建筑物围护结构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窗户的安装方式是直接将门窗安装于平口的窗洞内,通过在窗框与平口的窗洞壁之间打发泡密封胶,再在窗户内外侧打密封硅胶以完成密封式的安装。申请号为CN201922226204.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的一种新型铝合金门窗防水装置,包括外墙,所述外墙的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有底部防水密封条,所述底部防水密封条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槽,且所述固定槽镶嵌在外墙的内部,所述底部防水密封条的顶部设有防水胶,所述防水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设有门窗。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以下缺陷: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防水密封条和防水胶逐渐老化,密封性能逐渐下降,导致防渗水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防止水从窗框与窗洞壁之间内渗效果不佳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开设的窗洞内的窗框,所述窗框与窗洞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件,所述窗框沿窗洞开口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水件,所述阻水件包括多块阻水板,多块所述阻水板沿窗框的框边周向设置,所述阻水板倾斜设置,且所述阻水板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于窗框,所述阻水板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于墙体的窗洞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窗洞开口方向,在防水件的两侧设置阻水板,阻水板将水相对阻挡,并将防水件包覆,降低防水件被水侵蚀的几率,从而改善防止水从窗框与窗洞壁之间内渗效果不佳的问题。可选的,所述防水件包括发泡密封胶层和密封硅胶层,所述发泡密封胶层设置于窗框与窗洞壁之间,所述密封硅胶层设置为两层且沿窗洞开口方向分别位于发泡密封胶层的两侧,所述密封硅胶层沿水平方向背离发泡密封胶层一侧面为倾斜的斜面且倾斜方向与阻水板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窗框和窗洞壁之间设置发泡密封胶层,以将两者之间的缝隙填充,并在发泡密封胶层的两侧设置密封硅胶层,将发泡密封胶层包覆,同时,将窗框和窗洞壁之间形成的空隙密封,从而防止水内渗。可选的,所述窗框沿窗洞开口方向的两侧均能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阻水板宽度方向的一端伸进安装槽内,所述阻水板伸进安装槽内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阻水板,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球,所述转动球转动连接于安装槽的槽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水板通过转动连接于窗框的转动球转动连接于窗框,使得在将窗框安装于窗洞上时,可将阻水板旋转,进而保证窗框的顺利安装;同时,阻水板的一端伸进安装槽内,倾斜设置的阻水板可相对防止水进入到安装槽内,从而相对达到防水效果。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槽口处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长度方向沿安装槽的槽长方向设置,所述挡板的宽度方向沿竖直方向延伸,所述挡板宽度方向的一端固定于窗框,所述挡板的另一端抵接于阻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将阻水板上方且安装槽的开口处相对封闭,可使得防水进入到安装槽内的效果更佳。可选的,所述挡板包括套板和滑板,所述套板固定于窗框,所述套板的另一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板的一端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滑板的另一端抵接于阻水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阻水板时,滑板相对套板滑动,可保证阻水板的顺利转动。可选的,所述阻水板开设有阻水槽,所述滑板抵接于阻水槽的槽底。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水从滑板抵接于阻水板的抵接面内渗时,可被阻水槽形成的台阶相对阻挡,进而防水渗透进入到安装槽内的效果更佳。可选的,所述阻水板设置于墙体窗洞壁的一端成型有搭接于窗洞壁的搭接板,所述搭接板靠近窗洞壁的一侧设置有多个钉进墙体的水泥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阻水板时,使得搭接板搭接到窗洞壁上,然后将水泥钉订入墙体内,使得搭接板固定于墙体上,进而将阻水板固定,从而通过多个组水件的支撑,可使得窗框更加稳定;同时,通过水泥钉的固定,可相对保证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水从搭接板与窗洞壁直接渗透的几率较低。可选的,所述搭接板设置有水泥钉的一侧设置有两层密封层,两层所述密封层沿窗洞开口方向设置,两层所述密封层之间设置有第一吸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两层密封层,增强搭接板与窗洞壁之间的密封作用,以增强密封效果;同时,通过第一吸水层的吸水效果将内渗的水相对吸收,使得防水内渗的效果更佳。可选的,所述阻水板靠近密封硅胶层的一侧填充有第二吸水层,所述第二吸水层延伸并填充于安装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水通过安装槽或者搭接板与窗洞壁之间的缝隙进入到阻水板背离外界的一侧时,接触到第二吸水层,第二吸水层将水吸收并膨胀,将缝隙填充,使得防止水进一步渗透进入到防水件的难度增加,从而防水渗透的效果更佳。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发泡密封胶层和密封硅胶层将窗框和窗洞壁之间的缝隙填充,并沿窗洞开口方向,在窗框的两侧均设置阻水板,以将内渗的水阻挡,并利用两个阻水板将防水件相对保护,以降低水内渗到防水件的几率,从而保证防水件的防水效果长期较佳,改善防止水从窗框与窗洞壁之间内渗效果不佳的问题;进一步,通过设置挡板以降低水进入到安装槽内的几率,并通过设置第一吸水层和密封层以降低水从搭接板和窗洞壁内渗的几率,同时,通过第二吸水层填充于阻水板靠近防水件一侧的缝隙,通过吸水特性,使得防水效果相对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阻水件和防水件的安装结构;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墙体;2、窗框;21、安装槽;3、防水件;31、发泡密封胶层;32、密封硅胶层;4、阻水件;41、阻水板;411、阻水槽;42、连接杆;421、转动球;43、搭接板;431、水泥钉;44、密封层;45、第一吸水层;5、挡板;51、套板;52、滑板;6、第二吸水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参照图1和图2,该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1开设的窗洞内的窗框2,窗框2为矩形结构,将窗框2安装在窗洞内后,再将窗扇安装于窗框2上即可。安装时,窗框2与窗洞壁之间形成有间隙,在该间隙内填充有防水件3,防水件3包括发泡密封胶层31和密封硅胶层32,发泡密封胶层31喷涂于窗框2与窗洞壁之间,并沿窗框2的框边周向喷涂;沿窗洞开口方向,密封硅胶层32设置为两层且分别设置于发泡密封胶层31的两侧,对发泡密封胶层31形成包覆作用;通过发泡密封胶层31和密封硅胶层32将窗框2与窗洞壁之间的空隙填充,从而起到密封和防渗水作用。密封硅胶层32背离发泡密封胶层31的一面为倾斜的斜面,使得水落到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1)开设的窗洞内的窗框(2),所述窗框(2)与窗洞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沿窗洞开口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水件(4),所述阻水件(4)包括多块阻水板(41),多块所述阻水板(41)沿窗框(2)的框边周向设置,所述阻水板(41)倾斜设置,且所述阻水板(41)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于窗框(2),所述阻水板(41)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于墙体(1)的窗洞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包括安装于墙体(1)开设的窗洞内的窗框(2),所述窗框(2)与窗洞壁之间设置有防水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沿窗洞开口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阻水件(4),所述阻水件(4)包括多块阻水板(41),多块所述阻水板(41)沿窗框(2)的框边周向设置,所述阻水板(41)倾斜设置,且所述阻水板(41)宽度方向的一端设置于窗框(2),所述阻水板(41)宽度方向的另一端设置于墙体(1)的窗洞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件(3)包括发泡密封胶层(31)和密封硅胶层(32),所述发泡密封胶层(31)设置于窗框(2)与窗洞壁之间,所述密封硅胶层(32)设置为两层且沿窗洞开口方向分别位于发泡密封胶层(31)的两侧,所述密封硅胶层(32)沿水平方向背离发泡密封胶层(31)一侧面为倾斜的斜面且倾斜方向与阻水板(41)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2)沿窗洞开口方向的两侧均能开设有安装槽(21);所述阻水板(41)宽度方向的一端伸进安装槽(21)内,所述阻水板(41)伸进安装槽(21)内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的一端固定于阻水板(41),所述连接杆(42)的另一端固定有转动球(421),所述转动球(421)转动连接于安装槽(21)的槽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门窗洞口防水节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1)的槽口处设置有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明松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艺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