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门窗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纱窗锁。一种纱窗锁,包括内嵌于纱窗窗框内的锁体,所述锁体包括一上部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槽,在卡槽前侧的外壳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孔,弹簧孔内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滑块A的中下段表面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锁孔,锁孔内转动连接有一锁芯,锁芯底部穿过外壳底壁,锁芯的顶部设置有一锁眼,锁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半圆轮,半圆轮的圆心位于锁芯的轴心线上;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结构紧凑,有效满足了小尺寸纱窗的需求,并且开启采用机械转动联动结构开启,开启过程稳定,该结构可拓展为多锁点结构,适用性较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纱窗锁
本技术涉及门窗配件,特别涉及一种纱窗锁。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门窗锁、纱窗锁在工作运行过程中对运行空间要求较大,对于精致小巧的纱窗尺寸得不到满足。目前使用的纱窗锁多为单片弹射开启锁,在开启、关闭过程中存在不稳定因素,如弹力过大时会对锁具本身造成损坏,甚至对人体造成损伤。并且,目前使用的锁具多为单点锁闭结构无法满足多点锁闭的需求。对整体纱窗产品的防护性能有所降低,适用性也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纱窗锁。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结构紧凑,有效满足了小尺寸纱窗的需求,并且开启采用机械转动联动结构开启,开启过程稳定,该结构可拓展为多锁点结构,适用性较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纱窗锁,包括内嵌于纱窗窗框内的锁体,所述锁体包括一上部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槽,在卡槽前侧的外壳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孔,弹簧孔内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内的前端部放置有一可沿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A,滑块A的前端一体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凸A,卡凸A的前端与复位弹簧、外壳内壁相抵接;所述滑块A的中下段表面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锁孔,锁孔内转动连接有一锁芯,锁芯底部穿过外壳底壁,锁芯的顶部设置有一锁眼,锁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半圆轮,半圆轮的圆心位于锁芯的轴心线上;所述外壳的底壁外侧设有一浅槽,半圆轮位于浅槽内,浅槽远外壳前端侧为圆弧形边;所述滑块A的尾端一体连接有一卡凸B,所述外壳内滑块A后侧放置有一把手,把手的尾端与外壳通过销子相转动连接,把手的前端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沟,卡凸B与卡沟相适配抵接;所述把手尾端下侧一体连接有一拨齿,在外壳内的把手下部设置有一可沿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B,滑块B的下段上表面设有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与拨齿相适配的齿牙;所述滑块B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锁点,外壳侧壁对应锁点处均设有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锁点移动槽。进一步优化地,所述把手前段下部的外壳内底壁上设置有一竖直设置的内槽,内槽内放置有一顶轴,内槽内的顶轴外围套连有一顶出弹簧,顶出弹簧的底端与内槽内壁相连接,顶轴的顶端一体连接有一顶帽,顶出弹簧的顶端与顶帽的下沿相连接。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锁芯的中部为四棱柱状轴杆,在外壳两侧壁上对应四棱柱状轴杆位置处均竖直设置有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片。进一步优化地,所述锁体通过销杆固定内嵌在纱窗窗框内。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外壳前端外侧壁上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固定弹簧,固定弹簧前端连接有一固定用封堵头。进一步优化地,所述半圆轮为偏心半圆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该结构设计合理、新颖,结构紧凑,有效满足了小尺寸纱窗的需求,并且开启采用机械转动联动结构开启,开启过程稳定,该结构可拓展为多锁点结构,适用性较广,适于广泛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件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件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复位弹簧,3滑块A,4卡凸A,5锁孔,6锁芯,7锁眼,8半圆轮,9卡凸B,10把手,11销子,12卡沟,13拨齿,14滑块B,15齿牙,16顶轴,17顶出弹簧,18锁点,19锁点移动槽,20销杆,21固定弹簧,22封堵头,23弹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中所示,一种纱窗锁,包括内嵌于纱窗窗框内的锁体,所述锁体包括一上部敞口的外壳1,所述外壳1的前端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1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槽,在卡槽前侧的外壳1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孔,弹簧孔内放置有一复位弹簧2;所述外壳1内的前端部放置有一可沿外壳1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A3,滑块A3的前端一体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凸A4,卡凸A4的前端与复位弹簧2、外壳1内壁相抵接;所述滑块A3的中下段表面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锁孔5,锁孔5内转动连接有一锁芯6,锁芯6底部穿过外壳1底壁,锁芯6的顶部设置有一锁眼7,锁芯6的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半圆轮8,半圆轮8的圆心位于锁芯6的轴心线上;所述外壳1的底壁外侧设有一浅槽,半圆轮8位于浅槽内,浅槽远外壳前端侧为圆弧形边;所述滑块A3的尾端一体连接有一卡凸B9,所述外壳1内滑块A3后侧放置有一把手10,把手10的尾端与外壳1通过销子11相转动连接,把手10的前端设有一沿外壳1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沟12,卡凸B9与卡沟12相适配抵接;所述把手10尾端下侧一体连接有一拨齿13,在外壳1内的把手10下部设置有一可沿外壳1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B14,滑块B14的下段上表面设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与拨齿13相适配的齿牙15;所述滑块B14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锁点18,外壳1侧壁对应锁点18处均设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锁点移动槽19。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把手11的自动弹出,便于打开把手11,所述把手10前段下部的外壳1内底壁上设置有一竖直设置的内槽,内槽内放置有一顶轴16,内槽内的顶轴16外围套连有一顶出弹簧17,顶出弹簧17的底端与内槽内壁相连接,顶轴16的顶端一体连接有一顶帽,顶出弹簧17的顶端与顶帽的下沿相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使锁闭、开启锁具有卡位感,所述锁芯6的中部为四棱柱状轴杆,在外壳1两侧壁上对应四棱柱状轴杆位置处均竖直设置有沿外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片23,当四棱状轴杆的棱边与弹片23相接触时,弹片23处于弯曲状态,当棱边离开弹片23时,弹片23的作用下,具有复位的卡位感。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安装锁体,所述锁体通过销杆20固定内嵌在纱窗窗框内。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保证锁体能够稳定的安装于窗框内,窗框预留尺寸较小时,便于稳定的安装锁体,避免锁体在窗框内晃动,所述外壳1前端外侧壁上沿外壳1长度方向设置的安装孔,安装孔内放置有固定弹簧21,固定弹簧21前端连接有一固定用封堵头2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为了顺畅的时间半圆轮8的转动,所述半圆轮8为偏心半圆轮。开启状态下,半圆轮8的圆弧边与浅槽的圆弧边内边相抵接,关闭状态下,非半圆轮8侧与浅槽的圆弧边内边相靠近。采用本技术的纱窗锁,使用时,在锁闭状态下,需要开启时,转动钥匙,此时半圆轮1跟着锁芯转动,当半圆轮8转动到浅槽的圆弧边侧时,与圆弧边相抵接,带动滑块A向靠近外壳前端方向侧移动,此时复位弹簧2处于压缩状态,卡凸B9从卡勾12内脱出,此时,顶轴16在顶出弹簧17的作用下,便会将把手10近外壳1前端侧顶出,再用手按动把手11远外壳1端处,这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纱窗锁,包括内嵌于纱窗窗框内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一上部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槽,在卡槽前侧的外壳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孔,弹簧孔内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内的前端部放置有一可沿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A,滑块A的前端一体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凸A,卡凸A的前端与复位弹簧、外壳内壁相抵接;所述滑块A的中下段表面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锁孔,锁孔内转动连接有一锁芯,锁芯底部穿过外壳底壁,锁芯的顶部设置有一锁眼,锁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半圆轮,半圆轮的圆心位于锁芯的轴心线上;所述外壳的底壁外侧设有一浅槽,半圆轮位于浅槽内,浅槽远外壳前端侧为圆弧形边;所述滑块A的尾端一体连接有一卡凸B,所述外壳内滑块A后侧放置有一把手,把手的尾端与外壳通过销子相转动连接,把手的前端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沟,卡凸B与卡沟相适配抵接;所述把手尾端下侧一体连接有一拨齿,在外壳内的把手下部设置有一可沿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B,滑块B的下段上表面设有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与拨齿相适配的齿牙;所述滑块B的左右两侧对应设置有锁点,外壳侧壁对应锁点处均设有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锁点移动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纱窗锁,包括内嵌于纱窗窗框内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包括一上部敞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前端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槽,在卡槽前侧的外壳内壁上设有一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弹簧孔,弹簧孔内放置有一复位弹簧;所述外壳内的前端部放置有一可沿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A,滑块A的前端一体连接有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凸A,卡凸A的前端与复位弹簧、外壳内壁相抵接;所述滑块A的中下段表面设有一竖直设置的锁孔,锁孔内转动连接有一锁芯,锁芯底部穿过外壳底壁,锁芯的顶部设置有一锁眼,锁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一半圆轮,半圆轮的圆心位于锁芯的轴心线上;所述外壳的底壁外侧设有一浅槽,半圆轮位于浅槽内,浅槽远外壳前端侧为圆弧形边;所述滑块A的尾端一体连接有一卡凸B,所述外壳内滑块A后侧放置有一把手,把手的尾端与外壳通过销子相转动连接,把手的前端设有一沿外壳宽度方向设置的卡沟,卡凸B与卡沟相适配抵接;所述把手尾端下侧一体连接有一拨齿,在外壳内的把手下部设置有一可沿外壳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B,滑块B的下段上表面设有沿外壳长度方向设置的与拨齿相适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正柯五金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