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728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包括步骤S1,对交叉的老路平面标高进行测量,加罩层的铺设根据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的不同情况设置;S2,在原路面或经铣刨后的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前,对于下卧层为沥青混合料时,须先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应清扫干净后,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本方法适用广泛,实用性强;新老路面搭接平顺过渡,有效保障行车舒适性;搭接位置错开布置,接缝受力均匀分散,大大提高耐久性;有效解决传统大面积铣刨或破碎重建工艺,减少人员、机械、材料投入,极大提高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
本申请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道路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载体而愈发受到关注,道路设计合理性直接影响车辆行驶舒适性甚至安全性,尤其是新老道路改扩建或新建道路与既有老路交叉口的设计,若设计、施工不合理,将直接影响行驶品质和道路质量,甚至增加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使新老路交叉口平顺过渡和衔接。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交叉的老路平面标高进行测量,加罩层的铺设根据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的不同情况设置;S2,在原路面或经铣刨后的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前,对于下卧层为沥青混合料时,须先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应清扫干净后,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优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乳化沥青粘层油为0.5L/m2,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为0.7-1.5L/m2。优选地,既有路面破损翻挖处理或小面积拓宽时,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振捣,其上铺筑沥青混凝土。优选地,既有道路铣刨时按照新建道路由浅入深切成三角形状,搭接区域依次错开布置。优选地,加罩层的厚度结合新建道路路面结构层及结构层厚度确定,根据自身实际层厚度、层数调整。优选地,将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设为d,当0cm≤d≤4cm,既有路面铣刨(4-d)cm,加罩层采用铺设4cm的SMA-13改性沥青。优选地,当4cm≤d≤9cm,既有路面铣刨(9-d)cm,加罩层采用铺设4cm的SMA-13,SBS的改性沥青以及5cm的AC-16,SBS改性沥青。优选地,当9cm≤d≤16cm,既有路面铣刨(16-d)cm,加罩层采用铺设4cm的SMA-13,SBS改性沥青、5cm的AC-16,SBS改性沥青,以及7cm的AC-25C改性沥青。优选地,当16cm≤d既有路面凿毛,先铺设(d-16.8)cm的黑色碎石,铺设铺设4cm的SMA-13,SBS改性沥青、5cm的AC-16,SBS改性沥青、7cm的AC-25C改性沥青,以及0.8cm的稀浆封层。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法适用广泛,实用性强;新老路面搭接平顺过渡,有效保障行车舒适性;搭接位置错开布置,接缝受力均匀分散,大大提高耐久性;有效解决传统大面积铣刨或破碎重建工艺,减少人员、机械、材料投入,极大提高经济性。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S1,对交叉的老路平面标高进行测量,加罩层的铺设根据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的不同情况设置;S2,在原路面或经铣刨后的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前,对于下卧层为沥青混合料时,须先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应清扫干净后,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乳化沥青粘层油为0.5L/m2,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为0.7-1.5L/m2。在本实施例中,既有路面破损翻挖处理或小面积拓宽时,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振捣,其上铺筑沥青混凝土。在本实施例中,既有道路铣刨时按照新建道路由浅入深切成三角形状,搭接区域依次错开布置。在本实施例中,加罩层的厚度结合新建道路路面结构层及结构层厚度确定,根据自身实际层厚度、层数调整。在本实施例中,将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设为d,当0cm≤d≤4cm,既有路面铣刨(4-d)cm,加罩层采用铺设4cm的SMA-13改性沥青。在本实施例中,当4cm≤d≤9cm,既有路面铣刨(9-d)cm,加罩层采用铺设4cm的SMA-13,SBS的改性沥青以及5cm的AC-16,SBS改性沥青。在本实施例中,当9cm≤d≤16cm,既有路面铣刨(16-d)cm,加罩层采用铺设4cm的SMA-13,SBS改性沥青、5cm的AC-16,SBS改性沥青,以及7cm的AC-25C改性沥青。在本实施例中,当16cm≤d既有路面凿毛,先铺设(d-16.8)cm的黑色碎石,铺设铺设4cm的SMA-13,SBS改性沥青、5cm的AC-16,SBS改性沥青、7cm的AC-25C改性沥青,以及0.8cm的稀浆封层。本申请适用广泛,实用性强;新老路面搭接平顺过渡,有效保障行车舒适性;搭接位置错开布置,接缝受力均匀分散,大大提高耐久性;有效解决传统大面积铣刨或破碎重建工艺,减少人员、机械、材料投入,极大提高经济性。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对交叉的老路平面标高进行测量,加罩层的铺设根据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的不同情况设置;/nS2,在原路面或经铣刨后的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前,对于下卧层为沥青混合料时,须先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应清扫干净后,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对交叉的老路平面标高进行测量,加罩层的铺设根据设计标高与原路面标高差值的不同情况设置;
S2,在原路面或经铣刨后的路面上加铺沥青混合料前,对于下卧层为沥青混合料时,须先洒布乳化沥青粘层油;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应清扫干净后,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乳化沥青粘层油为0.5L/m2,对于下卧层为基层时,先洒布乳化沥青透层油为0.7-1.5L/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其特征在于,既有路面破损翻挖处理或小面积拓宽时,基础采用C30混凝土振捣,其上铺筑沥青混凝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其特征在于,既有道路铣刨时按照新建道路由浅入深切成三角形状,搭接区域依次错开布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横向道路交叉口的加罩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罩层的厚度结合新建道路路面结构层及结构层厚度确定,根据自身实际层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树广赵付强高腾飞郗振东尚慧详苑广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