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697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支撑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内侧铰接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第一活动杆的外部设置有承接座,承接座的上端的中间开设有凹槽,凹槽内侧的分别铰接有左转杆和右转杆,左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右转杆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旋转板的内端面的上侧铰接有活动连板,活动连板的下端铰接有固定底板,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板,伸缩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固定底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板,伸缩支撑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凹槽内侧分别铰接有左转杆和右转杆,使建筑的固定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支撑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建筑模板的使用时,为了更好的固定建筑模板,常要用到模板支架,然而由于模板支架整体结构不合理,模板支架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常会出现松动对模板支架起不到很好的固定作用,从而造成建筑模板对建筑物不能很好的塑形。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8220216U,公告日:2018.12.11)公开了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通过上支撑杆在下支撑杆内滑动调节上支撑杆与下支撑杆的长度,从而调节上支撑杆、下支撑杆与建筑模板之间角度,适合不同高度的建筑模板,使整体结构更合理,使用范围更广。但是由于建筑墙体体积较大,需要对其进行多个位置的固定,而且在调节装置的固定高度之后,难以对装置角度发生变化后进行固定,使得整个装置的受力不稳定,容易出现支撑固定不牢靠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铰接有旋转板(2),旋转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1),第一活动杆(11)的外部设置有承接座(6),承接座(6)下端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杆(11)的两端铰接,所述承接座(6)的上端的中间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侧的分别铰接有左转杆(19)和右转杆(20),所述左转杆(1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4),左固定板(4)上端的前端设置有左垫块(5),所述右转杆(2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8),右固定板(8)上端的前端设置有右垫块(9),所述左垫块(5)和右垫块(9)的前端接触连接有建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侧铰接有旋转板(2),旋转板(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活动杆(11),第一活动杆(11)的外部设置有承接座(6),承接座(6)下端的内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杆(11)的两端铰接,所述承接座(6)的上端的中间开设有凹槽(21),凹槽(21)内侧的分别铰接有左转杆(19)和右转杆(20),所述左转杆(19)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4),左固定板(4)上端的前端设置有左垫块(5),所述右转杆(20)的外端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8),右固定板(8)上端的前端设置有右垫块(9),所述左垫块(5)和右垫块(9)的前端接触连接有建筑墙体(10),所述旋转板(2)的内端面的上侧铰接有活动连板(12),活动连板(12)的下端铰接有固定底板(16),固定底板(1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支撑板(14),伸缩支撑板(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建筑模板用支架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纪元曾水碧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康太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