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685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1
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涉及竖向井道施工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操作平台和用于支撑所述操作平台的多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井道一对平行的侧壁内的两个第一套管和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中穿过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均外露出井道侧壁,且可拆连接有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将所述支撑杆卡在井道上;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杆垂直的背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支撑杆和套管套接的模式作为操作平台的支撑装置,并且可利用限位件来防止支撑杆产生水平位移,结构简单,不仅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而且可以在不同的工程中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
本技术涉及竖向井道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现代高层建筑中具有多种竖向井道,比如电梯井、电缆井、管道井等,由于竖向井道上下贯通,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易从竖向井道中跌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在竖向井道上搭设安全平台,起到方便操作和防护的作用。现有技术中操作平台有如下几种安装方式,一是利用脚手架从地面向上搭设而成,随施工楼层的增高而增高,脚手架、扣件等搭建材料用量大,拆除也相当麻烦;二是在施工楼层使用型钢焊接而成,整体尺寸较大,不适宜运输,只适用于当前施工场地,不便于在不同工程中周转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搭建材料用量大、安装和拆除麻烦、不能周转使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本技术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包括操作平台和用于支撑所述操作平台的多组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井道一对平行的侧壁内的两个第一套管和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中穿过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两端均外露出井道侧壁,且可拆连接有限位件,两个所述限位件将所述支撑杆卡在井道上;所述操作平台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杆垂直的背楞。优选地,所述支撑杆的数量≥5根。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径≥40mm,且壁厚≥3mm。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为扣件,所述扣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径。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半部和右半部,所述左半部和右半部均设置有外框,多个所述背楞等距排列在所述外框上,所述背楞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板。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四面均设置有加固装置,所述加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的第二套管,所述第二套管螺纹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转动连接有顶托。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板为穿孔钢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支撑杆和套管套接的模式作为操作平台的支撑装置,并且可利用扣件作为限位件来防止支撑杆产生水平位移,结构简单,不仅安装和拆除方便快捷,而且便于运输,可以在不同的工程中周转使用。操作平台分为铰接的左右两个部分,可折叠以缩小体积,方便周转;操作平台上还设置有加固装置,用于稳定整体结构;背楞和支撑杆垂直,并且各自设置有多个,以减小跨距,防止支撑板发生凹陷,同时可减少支撑板的厚度和材料强度,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竖向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操作平台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操作平台,11-背楞,12-左半部,13-右半部,14-外框,15-支撑板,16-加固装置,161-第二套管,162-丝杆,163-顶托,2-支撑装置,21-第一套管,22-支撑杆,23-限位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如图1所示的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和用于支撑所述操作平台1的多组支撑装置2,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分别设置在井道一对平行的侧壁内的两个第一套管21和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21中穿过的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两端均外露出井道侧壁,且可拆连接有限位件23,两个所述限位件23将所述支撑杆22卡在井道上;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杆22垂直的背楞11。本技术可作为竖向井道的安全防护平台以及操作平台,特别是井道侧壁均处于室内的竖向井道,包括操作平台和多组支撑装置。如图2所示,多组支撑装置可在同一水平面上等距排列,每一组支撑装置包括两个第一套管和支撑杆,两个第一套管可分别预埋在井道一对平行的侧壁上,相对于临时开孔的安装方式,对井道侧壁的荷载能力影响较小;两个第一套管的中轴线共线,使支撑杆可为直杆,简化支撑杆的受力情况。支撑杆的长度大于安装有第一套管的一对平行的侧壁之间的总长度,使支撑杆的两端可以伸出井道外壁,方便安装限位件。两个限位件共同作用将支撑杆卡在井道上,防止支撑杆滑出第一套管,且限位件与支撑杆之间可拆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操作平台的尺寸略小于井道横截面的相应尺寸,和多组支撑装置之间可各自独立,也可以利用扣件、卡箍等进行可拆连接。操作平台设置有多个与支撑杆垂直的背楞,背楞与支撑杆构成网格状的荷载结构,增加了稳定性。本技术在使用时,可首先在井道的建设过程中预埋第一套管,需要安装操作平台时,将多个支撑杆分别穿进第一套管内,使两端暴露出井道外壁,再安装限位件,最后将操作平台搭在支撑杆上,即可完成安装,结构简单,材料用量少,拆卸方便,拆卸后封堵第一套管,支撑杆、操作平台体积较小,便于运输和储存,可在不同工程项目中周转使用。优选地,所述支撑杆22的数量≥5根。支撑杆的数量不宜过少,过少则会加大操作平台的跨距,操作平台易产生凹陷,相应了增加对操作平台材料刚度、强度的要求,不利于控制成本。根据实际的工程经验,支撑杆的数量≥5根较为合适。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支撑杆22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径≥40mm,且壁厚≥3mm。钢管是一种容易获得的荷载材料,考虑到钢管和平台的自重及平台上至少两个人作业的自重和活荷载,可采用的钢管外径≥40mm,壁厚≥3mm。相应地,第一套管的内径稍大于钢管的外径即可。在一个实施例中,钢管的外径为40mm,第一套管为外径为50mm内径为42mm的钢套管。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限位件23为扣件,所述扣件的最大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套管21的内径。如图3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限位件为扣件,此扣件为固定脚手架常用的设备,其结构类似卡箍。扣件紧紧咬合在支撑杆两端,其最大长度大于第一套管的内径,使其可以卡在第一套管外从而限制支撑杆的横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1包括铰接在一起的左半部12和右半部13,所述左半部12和右半部13均设置有外框14,多个所述背楞11等距排列在所述外框14上,所述背楞11顶部还设置有支撑板15。如图4所示,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左半部和右半部,两部分可通过合页铰接在一起,使操作平台可折叠以减少体积,方便运输。左半部和右半部均设置有外框,外框内设置有多根与支撑杆垂直的背楞,还可以设置多根与支撑杆平行的横杆以加固整体结构。多根背楞顶部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活动的支撑板。所述外框、背楞、支撑板均可采用45#钢制作。优选地,所述操作平台1四面均设置有加固装置16,所述加固装置16包括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1上的第二套管161,所述第二套管161螺纹连接有丝杆162,所述丝杆162转动连接有顶托163。如图4所示,为了将操作平台进一步与井道固定,在操作平台的四面设置了加固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和用于支撑所述操作平台(1)的多组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分别设置在井道一对平行的侧壁内的两个第一套管(21)和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21)中穿过的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两端均外露出井道侧壁,且可拆连接有限位件(23),两个所述限位件(23)将所述支撑杆(22)卡在井道上;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杆(22)垂直的背楞(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包括操作平台(1)和用于支撑所述操作平台(1)的多组支撑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2)包括分别设置在井道一对平行的侧壁内的两个第一套管(21)和从两个所述第一套管(21)中穿过的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两端均外露出井道侧壁,且可拆连接有限位件(23),两个所述限位件(23)将所述支撑杆(22)卡在井道上;所述操作平台(1)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支撑杆(22)垂直的背楞(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的数量≥5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2)为钢管,所述钢管的外径≥40mm,且壁厚≥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竖向井道可拆卸操作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鲁龙小轩游槟羽张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