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制备、应用及其测试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纤维材料技术范畴,特别是涉及一种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制备方法、应用及催化剂测试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电解水制氢因其制取方法简易而受到青睐。然而,电化学分解水的两个半反应中,阳极发生的析氧反应(OER)通常需要较大的电位来驱动,导致电分解水成本高、效率低,因此,设计高效的OER催化剂对提高电解水的效率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具有良好的OER催化性能的材料主要是贵金属氧化物,如二氧化钌(RuO2),二氧化铱(IrO2)等,但是,他们的稀缺状态和差的稳定性限制了大规模的实际应用。因此,开发不含贵金属且高效、工艺简化的水氧化催化剂很迫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作为阳极发生的析氧反应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实属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制备、应用及其测试方法和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难以制备不含贵金属且高效、工艺简化的水氧化阳极发生析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提供镍源和铁源,并将所述镍源和所述铁源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中间产物;/n在预设温度下将聚丙烯腈添加到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中,搅拌形成第二中间产物;/n将所述第二中间产物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合物膜,所述静电纺丝工艺中,正电压介于5-30KV之间,负电压大于0KV且小于等于10KV,静电纺丝的距离介于5-30cm之间;/n对所述聚合物膜进行后处理,形成负载镍铁的碳纳米纤维,得到所述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其中,所述后处理包括对所述聚合物膜进行焙烧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镍源和铁源,并将所述镍源和所述铁源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第一中间产物;
在预设温度下将聚丙烯腈添加到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中,搅拌形成第二中间产物;
将所述第二中间产物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合物膜,所述静电纺丝工艺中,正电压介于5-30KV之间,负电压大于0KV且小于等于10KV,静电纺丝的距离介于5-30cm之间;
对所述聚合物膜进行后处理,形成负载镍铁的碳纳米纤维,得到所述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其中,所述后处理包括对所述聚合物膜进行焙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中间产物的过程中包括以下条件中任一项或多项:
A1)所述镍源选自硫酸镍、六水合硝酸镍、氯化镍和醋酸镍中的至少一种;
A2)所述铁源选自硫酸铁、九水合硝酸铁、氯化铁和磷酸铁中的至少一种;
A3)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苯、甲苯、N-甲基吡咯烷酮、N,N-二甲基甲酰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原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为:所述镍源和所述铁源占1-10%;所述聚丙烯腈占5-20%;其余为所述有机溶剂;其中,所述镍源和所述铁源中,镍铁摩尔比为(1-1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中间产物的过程中,所述预设温度介于55-65℃之间,且在水浴条件下将所述聚丙烯腈添加到所述第一中间产物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所述静电纺丝的条件包括:湿度介于15-70%之间;温度介于15-7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静电纺丝的负载镍铁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纤维催化剂的直径介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高峰,刘国娟,孙予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