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梁兰珍专利>正文

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263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涉及沟渠清理装置领域,包括第一L型框架滑动连接有第二L型框架,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一丝杠,第一丝杠的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一螺纹孔,第一丝杠的第一端贯穿第一通孔连接有第一转盘,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之间设有第二丝杠,第二丝杠第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第二丝杠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二螺纹孔,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的竖壁前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竖杆,竖杆前侧设有分流板,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之间设有可拆卸连接的U型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方便根据沟渠的宽度尺寸来调节阻挡装置的宽度尺寸,方便定期清理杂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本技术涉及沟渠清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保护一般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其中关于沟渠杂物的清理也属于环境保护的范畴。沟渠杂物要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清理,但是现有技术通常在收集拦网拦截下来的杂物时采用长漏网进行打捞,工作量较大,耗费时间长,不方便对杂物清理;而且阻挡装置大都固定,不方便根据沟渠的宽度尺寸来调节阻挡装置的宽度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解决了不方便根据沟渠的宽度尺寸来调节阻挡装置的宽度尺寸,不方便定期清理杂物的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第一L型框架、第二L型框架、U型过滤网;所述第一L型框架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L型框架,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对称设置,所述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内均设置有相配合的L型过滤网,所述第一L型框架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二L型框架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设置有与滑槽相配合的滑条,所述滑条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一L型框架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座和第三固定座,所述第二L型框架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和第二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一丝杠,所述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内设置有与第一丝杠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杠的第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丝杠的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座和第四固定座之间设置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三固定座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座内设置有与第二丝杠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杠第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所述第二丝杠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的竖壁前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相配合的竖杆,所述两个竖杆前侧设置有分流板;所述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之间竖直设置有U型过滤网,所述U型过滤网与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U型过滤网上端设置有提手。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竖壁上端分别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设置有相配合的插柱,所述插柱分别水平贯穿第一L型框架、U型过滤网和第二L型框架,所述插柱分别与第一L型框架、U型过滤网第二L型框架可拆卸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分流板包括圆球、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设置有圆球,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对称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第一端分别铰接在圆球上,所述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第二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竖杆前侧表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的竖壁前侧分别均匀固定连接有若干移动杆的第一端,所述移动杆第二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移动杆套设有弹簧,所述竖杆上设置有与固定板相配合的凹槽,所述凹槽与固定板滑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簧外壁套设有伸缩皮套。本技术的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L型框架与第二L型框架,第一丝杠和第二丝杠有利于调节第一L型框架与第二L型框架之间的相对移动,从而有利于根据沟渠的宽度尺寸来调节阻挡装置的宽度尺寸,方便实用;通过设置分流板,分流板可以根据阻拦装置的宽度进行调节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之间的横向宽度尺寸,有利于减小流水的冲击面积,进而减小流水冲击力;通过设置移动杆和弹簧,有利于减少流水的冲击力,从而避免阻拦装置被流水冲击发生移位;通过设置U型过滤网,U型过滤网与第一L型框架和第二L型框架之间可拆卸的连接,U型过滤网上端设置有提手,提手方便拿取U型过滤网,有利于定期清理沟渠内的杂物,本技术方便实用,方便根据沟渠的宽度尺寸来调节阻挡装置的宽度尺寸,方便定期清理杂物。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技术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L型框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滑槽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U型过滤网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分流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竖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A处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第一L型框架、2-第二L型框架、3-分流板、4-U型过滤网、7-竖杆、8-第三通孔、9-插柱、11-滑槽、12-第一丝杠、21-滑条、22-第二丝杠、31-圆球、32-第一导杆、33-第二导杆、41-提手、51-第一固定座、52-第二固定座、53-第三固定座、54-第四固定座、61-第一转盘、62-第二转盘、71-移动杆、72-弹簧、73-固定板、74-凹槽、75-伸缩皮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考图1至图7,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包括第一L型框架1、第二L型框架2、U型过滤网4;第一L型框架1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L型框架2,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对称设置,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内均设置有相配合的L型过滤网,第一L型框架1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滑槽11,第二L型框架2的后侧上下横臂分别设置有与滑槽11相配合的滑条21,滑条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有利于第一L型框架1与第二L型框架2进行相对移动;第一L型框架1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座52和第三固定座53,第二L型框架2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座51和第四固定座54;第一固定座51和第二固定座52之间设置有第一丝杠12,第一固定座51内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固定座52内设置有与第一丝杠12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第一丝杠12的第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1,第一丝杠12的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一螺纹孔,第三固定座53和第四固定座54之间设置有第二丝杠22,第三固定座53内设置有第二通孔,第四固定座54内设置有与第二丝杠22相配合的第二螺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L型框架(1)、第二L型框架(2)、U型过滤网(4);/n所述第一L型框架(1)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L型框架(2),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内均设置有相配合的L型过滤网,所述第一L型框架(1)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滑槽(11),所述第二L型框架(2)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设置有与滑槽(11)相配合的滑条(21),所述滑条(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n所述第一L型框架(1)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座(52)和第三固定座(53),所述第二L型框架(2)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座(51)和第四固定座(54);/n所述第一固定座(51)和第二固定座(52)之间设置有第一丝杠(12),所述第一固定座(51)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52)内设置有与第一丝杠(12)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杠(12)的第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1),所述第一丝杠(12)的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座(53)和第四固定座(54)之间设置有第二丝杠(22),所述第三固定座(53)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座(54)内设置有与第二丝杠(22)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杠(22)第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62),所述第二丝杠(22)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二螺纹孔;/n所述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的竖壁前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相配合的竖杆(7),所述两个竖杆(7)前侧设置有分流板(3);/n所述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之间竖直设置有U型过滤网(4),所述U型过滤网(4)与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之间可拆卸的连接,所述U型过滤网(4)上端设置有提手(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境保护沟渠杂物阻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L型框架(1)、第二L型框架(2)、U型过滤网(4);
所述第一L型框架(1)一侧滑动连接有第二L型框架(2),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对称设置,所述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内均设置有相配合的L型过滤网,所述第一L型框架(1)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水平设置有滑槽(11),所述第二L型框架(2)的后侧上下横壁分别设置有与滑槽(11)相配合的滑条(21),所述滑条(21)与滑槽(11)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L型框架(1)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座(52)和第三固定座(53),所述第二L型框架(2)竖壁上表面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座(51)和第四固定座(54);
所述第一固定座(51)和第二固定座(52)之间设置有第一丝杠(12),所述第一固定座(51)内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固定座(52)内设置有与第一丝杠(12)相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丝杠(12)的第一端贯穿第一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一转盘(61),所述第一丝杠(12)的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三固定座(53)和第四固定座(54)之间设置有第二丝杠(22),所述第三固定座(53)内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座(54)内设置有与第二丝杠(22)相配合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丝杠(22)第一端贯穿第二通孔固定连接有第二转盘(62),所述第二丝杠(22)第二端螺接的贯穿第二螺纹孔;
所述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的竖壁前侧分别滑动连接有相配合的竖杆(7),所述两个竖杆(7)前侧设置有分流板(3);
所述第一L型框架(1)和第二L型框架(2)之间竖直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兰珍
申请(专利权)人:梁兰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