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利管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包括阻水气囊,所述阻水气囊的一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阀门,所述阻水气囊的一端上方安装有转轴盘,所述转轴盘远离所述阻水气囊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拉伸第一支撑板内部的第二支撑板,并使螺栓杆插入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部,然后再用上述方法把第二支撑板内部的第三支撑板进行拉伸并固定,然后使第一支撑板往阻水气囊顶部进行转动,使第一支撑板接触阻水气囊后向下按压,使阻水气囊内部残留的气体跑出,通过耐磨层可以在阻水气囊在水利管道中移动时,避免阻水气囊发生损坏的情况,通过耐腐蚀层可以增加阻水气囊的抗腐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利管道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水土保持、移民、水资源保护等工程及其配套和附属工程的统称,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原有的阻水装置没有压缩设备,当阻水装置使用完成使气体放出后,阻水装置的内部会残留部分气体,使阻水装置膨胀,这样降低了阻水装置的功能性,不能为工作人员带来更多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具有可使阻水装置具有挤压功能,使阻水装置内部的气体排出更加干净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包括阻水气囊,所述阻水气囊的一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阀门,所述阻水气囊的一端上方安装有转轴盘,所述转轴盘远离所述阻水气囊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所述阻水气囊通过所述转轴盘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之间均通过螺栓杆固定连接,所述阻水气囊的内部安装有内层,所述内层的外侧壁安装有耐腐蚀层,所述耐腐蚀层的外侧壁安装有耐磨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安装有把手。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气阀门的内部开设有凹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腐蚀层为ZS-耐磨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均为铁构件。作为本技术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还安装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拉伸第一支撑板内部的第二支撑板,并使螺栓杆插入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内部,然后再用上述方法把第二支撑板内部的第三支撑板进行拉伸并固定,然后使第一支撑板往阻水气囊顶部进行转动,使第一支撑板接触阻水气囊后向下按压,使阻水气囊内部残留的气体跑出,通过这样可使阻水装置具有挤压功能,使阻水装置内部的气体排出更加干净,且通过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可以把阻水气囊放置在水利管道的深处,避免阻水气囊损坏;2、阻水气囊由内层、耐腐蚀层以及耐磨层组成,通过耐磨层可以在阻水气囊在水利管道中移动时,避免阻水气囊与水利管道摩擦发生损坏的情况,通过耐腐蚀层可以增加阻水气囊的抗腐蚀程度,避免腐蚀液体接触到阻水气囊的内层。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阻水气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中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图1中阻水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阻水气囊;2、转轴盘;3、气阀门;4、第一支撑板;5、螺栓杆;6、第二支撑板;7、第三支撑板;8、把手;9、凹孔;10、防脱板;11、内层;12、耐腐蚀层;13、耐磨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包括阻水气囊1,阻水气囊1的一端中间位置处粘接有气阀门3,阻水气囊1的一端上方粘接有转轴盘2,转轴盘2远离阻水气囊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支撑板4,第一支撑板4与阻水气囊1通过转轴盘2转动连接,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二支撑板6,第二支撑板6远离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7,第一支撑板4和第二支撑板6之间与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之间均通过螺栓杆5螺接,阻水气囊1的内部安装有内层11,内层11的外侧壁喷涂有耐腐蚀层12,耐腐蚀层12的外侧壁喷涂有耐磨层13。本实施例中,当需要对水利管道阻水时,可以把阻水气囊1放置在水利管道的内部,通过气阀门3把外部气泵产生的气体输送到阻水气囊1的内部,使阻水气囊1充气后对水利管道阻水,通过耐磨层13可以在阻水气囊1在水利管道中移动时,避免阻水气囊1与水利管道摩擦发生损坏的情况,通过耐腐蚀层12可以增加阻水气囊1的抗腐蚀程度,避免腐蚀液体接触到阻水气囊1的内层11。本实施方案中,工作人员手持把手8,然后使第一支撑板4在转轴盘2的配合下往阻水气囊1的顶部进行转动,使第一支撑板4接触阻水气囊1后向下按压,通过这样可以对阻水气囊1进行挤压,使阻水气囊1内部残留的气体跑出,当阻水气囊1的气体全部跑出后,再使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复位,并使第一支撑板4在转轴盘2的配合下紧贴在阻水气囊1的一端,且通过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可以把阻水气囊1放置在水利管道的深处,避免阻水气囊1损坏。具体的,第三支撑板7远离第二支撑板6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把手8。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支撑板7远离第二支撑板6的一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把手8,工作人员可以手握把手8,使三个支撑板进行按压,通过增加按压支撑板的便利性。具体的,气阀门3的内部开设有凹孔9。本实施例中,在气阀门3的内部开设有凹孔9,在第一支撑板4旋转紧贴在阻水气囊1时,气阀门3通过凹孔9可以穿过第一支撑板4的内部。具体的,耐磨层13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构件。本实施例中,使耐磨层13为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是目前世界上比强度和比模量最高的纤维,通过这样可以增加耐磨层13的使用寿命。具体的,耐腐蚀层12为ZS-922耐磨构件。本实施例中,使耐腐蚀层12为ZS-922耐磨材料,通过这样很好的提高阻水气囊1的抗腐蚀性能。具体的,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均为铁构件。本实施例中,使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均由铁制成,铁具有较好的坚固性,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避免第一支撑板4、第二支撑板6和第三支撑板7发生形变。具体的,第二支撑板6的一端还安装有防脱板10,防脱板10位于第一支撑板4的内部。...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包括阻水气囊(1),所述阻水气囊(1)的一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阀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气囊(1)的一端上方安装有转轴盘(2),所述转轴盘(2)远离所述阻水气囊(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所述阻水气囊(1)通过所述转轴盘(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6)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之间与所述第二支撑板(6)和所述第三支撑板(7)之间均通过螺栓杆(5)固定连接,所述阻水气囊(1)的内部安装有内层(11),所述内层(11)的外侧壁安装有耐腐蚀层(12),所述耐腐蚀层(12)的外侧壁安装有耐磨层(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包括阻水气囊(1),所述阻水气囊(1)的一端中间位置处安装有气阀门(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气囊(1)的一端上方安装有转轴盘(2),所述转轴盘(2)远离所述阻水气囊(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支撑板(4),所述第一支撑板(4)与所述阻水气囊(1)通过所述转轴盘(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支撑板(6),所述第二支撑板(6)与所述第一支撑板(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6)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4)的一端滑动连接有第三支撑板(7),所述第一支撑板(4)和所述第二支撑板(6)之间与所述第二支撑板(6)和所述第三支撑板(7)之间均通过螺栓杆(5)固定连接,所述阻水气囊(1)的内部安装有内层(11),所述内层(11)的外侧壁安装有耐腐蚀层(12),所述耐腐蚀层(12)的外侧壁安装有耐磨层(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水利管道的连接阻水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寒杰,耿亚磊,张锋,李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军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