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且包括梁肋和对称设置于梁肋上端两侧的翼缘,其中:所述梁肋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至少具有水平顶面的缺口,所述水平顶面的高于梁肋底面的高度,所述T型梁通过水平顶面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属于桥梁结构结束领域。
技术介绍
如图1,T型梁1为由配筋混凝土的上翼缘12和梁肋11结合而构成的横截面为T形的承重结构梁。现有技术中的T型梁的梁肋沿长度方向呈矩形状,如图2,T型梁通过梁肋两端的底面支承在桥墩的支座上。T型梁相当于是将矩形梁中对抗弯强度不起作用的两侧受拉区混凝土挖去后形成的,在与原有矩形抗弯强度完全相同的基础上,既可以节约混凝土,又减轻构件的自重,提高了跨越能力,但需要确保一定的梁肋高度。而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在多层高架桥梁中,下层梁与上层梁之间的桥面净空空间受到上下两层T型梁的高度限制,会出现桥面净空空间不足的情况,如何保证在设定的梁肋高度下,具有较充足的桥面净空高,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在不改变桥墩高度且确保设定的梁肋高度的情况下,即可为下层桥面提供充足的净高空间的T型梁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架设在桥墩的支座上,且包括梁肋和对称设置于梁肋上端两侧的翼缘,其中:所述梁肋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至少具有水平顶面的缺口,所述水平顶面的高度高于梁肋底面的高度,所述T型梁通过水平顶面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如下:所述缺口为由水平顶面和竖直端面构成的矩形缺口。所述梁肋内设有若干根沿高度方向排列的预应力钢束,每一预应力钢束沿梁肋长度方向设置。所述预应力钢束包括预应力钢绞线和分别套设在预应力钢绞线两端部上的螺旋筋。所述梁肋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对应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每一预应力钢束位置分别设有张拉槽,每一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张拉槽中。最低位置的预应力钢束沿梁肋长度方向直线设置,其它位置的预应力钢束沿梁肋长度方向弧线设置。所述梁肋沿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两侧设有向内的凹陷。上述本技术在确保T型梁正常承受荷载和不改变桥墩高度的情况下,通过在T型梁两端部设置缺口,降低T型梁支承面的高度,从而增加下层桥面的净空高,这种在保持T型梁基本结构仅对局部结构进行调整的T型梁异性结构设计,使双层桥梁中的下层桥梁的净空高度的提高变得容易实现,具有实际意义。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T型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断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T型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B-B向断面图;图5为使用现有T型梁的双层桥梁结构示意图;图6为使用本技术实施例中T型梁的双层桥梁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T型梁的左视图。图中:1-本技术的T型梁,11-梁肋,12-翼缘,13-凹槽,2-预应力钢束,21-张拉槽,22-预应力钢绞线,23-螺旋筋,3-台阶面,31-水平顶面,32-竖直端面,4-桥墩,41-支座,5-现有技术中的T型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3,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1包括梁肋11和对称设置于梁肋11两侧的翼缘12,由此构成如图4所示的T字形横截面的梁。梁肋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缺口3,本实施例的缺口为由水平顶面31和竖直端面32构成的矩形缺口3,该缺口3的高度为h,也就是水平顶面31高出梁肋11底面h,缺口3的宽度为L,T型梁的整体高度为H。本实施例的梁肋11内设有沿高度方向上下排列的三根预应力钢束2,每一预应力钢束2沿梁肋11长度方向设置,其中:处于上方位置的两根沿梁肋长度方向弧线设置;最低位置的一根沿梁肋长度方向直线设置。预应力钢束2包括预应力钢绞线22和套设在预应力钢绞线22上的螺旋筋23,螺旋筋23套设于预应力钢绞线22的两端部,用于增加梁肋11两端的混凝土强度。为了较好地固定钢绞线22,在梁肋11的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在对应于不同高度位置的每一预应力钢束位置分别设有张拉槽21,每一预应力钢绞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张拉槽21中,本实施例中梁肋上的最低位置的张拉槽设置在缺口的竖直端面32上。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T型梁1在其梁肋沿1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两侧设有向内的凹槽13,该凹陷为梯形体的凹陷,由此可在进一步减轻梁的自重,从而节约混凝土,提高梁的跨越能力。上述的T型梁2通过两端缺口3中的水平顶面31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本实施例的T型梁结构尤其适合双层桥梁中的下层桥梁的架设,下面就采用本技术结构的T型梁和未采该用T型梁而形成下层桥面不同净空高的实例说明。如图5所示,双层桥梁的上下两层桥面均采用现有技术中的T型梁2,上、下两T型梁2通过梁肋21两端的底面分别架设在对应两侧桥墩4的上支座41和下支座42、上,上下两桥梁之间的桥面净高空间高度为S。如图6所示,上层桥梁依然采用现有技术的T型梁1,下层桥梁采用本实施例的T型梁2,桥墩4的下支座42支承在T型梁1的水平顶面31上,由于水平顶面31高度高于梁肋11底面为h,则上下两桥梁之间的桥面净空空间高度为S+h,增大了下层桥面的净空空间,可满足桥面净空高度的需求。本实施例在确保T型梁正常承受荷载和不改变桥墩高度的情况下,通过在T型梁两端部设置缺口,降低T型梁支承面的高度,从而增加下层桥面的净空高,这种在保持T型梁基本结构仅对局部结构进行调整的T型梁异性结构设计,使双层桥梁中的下层桥梁的净空高度的提高变得容易实现,具有实际意义。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1包括梁肋11和对称设置于梁肋11两侧的翼缘12,梁肋1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缺口3,但本实施例的缺口为由水平顶面31和斜面面32构成的梯形缺口3,该缺口3的高度为h,也就是水平顶面31高出梁肋11底面h,缺口3的宽度为L,T型梁的整体高度为H。本实施例的T型梁1的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及架设方式完全相同,不再一一赘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上述各实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换方式得到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且包括梁肋和对称设置于梁肋上端两侧的翼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肋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至少具有水平顶面的缺口,所述水平顶面的高度高于梁肋底面的高度,所述T型梁通过水平顶面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且包括梁肋和对称设置于梁肋上端两侧的翼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肋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底部分别设有至少具有水平顶面的缺口,所述水平顶面的高度高于梁肋底面的高度,所述T型梁通过水平顶面架设于桥墩的支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为由水平顶面和竖直端面构成的矩形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梁肋内设有若干根沿高度方向排列的预应力钢束,每一预应力钢束沿梁肋长度方向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预制T型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钢束包括预应力钢绞线和分别套设在预应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文健,张渭荣,杨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