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546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柔性电极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步骤二、将高分子溶液滴加在表面张力大于高分子溶液,且不溶解高分子材料的液体表面上铺展形成超薄液膜,在有机溶剂的挥发过程中自发形成多孔的高分子薄膜;步骤三、在多孔的高分子薄膜上制备导电层得到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可实现电极厚度在几百纳米的调控,所制备的薄膜电极由于其多孔结构而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可实现对人体生理电信号的长时间监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型柔性电极
,尤其涉及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肌电信号可以实时反映人体的肌肉状态,对其长期监测可以在人体健康监测、智能假肢、人机交互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体表电极由于其无创性,是目前最为常见和广泛应用的一种肌电监测电极。现行商业化使用的主要是凝胶湿电极,由于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失水,使用者过敏等症状,由柔性材料所制备的干电极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但大多数干电极是由不透气的高分子材料组成,所制备的电极贴附在体表导致汗液聚集,长期佩戴容易出现发炎、过敏等症状,影响其长期使用。提升电极的透气性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一是选取透气性好的基底,如织物、皮革、无纺布等材料。通过直接在这些透气性基底上制备电极或将电极贴附在其上以提升电极的透气性。然而这类材料通常与皮肤贴附性较差,影响电极的传感性能。二是直接在皮肤上制备出导电电极。如将导电层制备在可溶性基底上,将其贴附在人体皮肤上之后,使基底溶解,从而将导电层直接制备在皮肤上。但这类电极稳定性较差,轻微碰触就会导致其完全丧失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n步骤二、将高分子溶液滴加在表面张力大于高分子溶液,且不溶解高分子材料的液体表面上铺展形成超薄液膜,在有机溶剂的挥发过程中自发形成多孔的高分子薄膜;/n步骤三、在多孔的高分子薄膜上制备导电层得到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高分子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得到均匀的高分子溶液;
步骤二、将高分子溶液滴加在表面张力大于高分子溶液,且不溶解高分子材料的液体表面上铺展形成超薄液膜,在有机溶剂的挥发过程中自发形成多孔的高分子薄膜;
步骤三、在多孔的高分子薄膜上制备导电层得到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高分子材料选自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二硫化碳、氯仿、甲苯、二氯甲烷、二氯乙烷、苯、四氢呋喃、二甲苯、氟利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高分子溶液浓度为1wt%至15wt%,优选为7.5wt%。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表面张力大于高分子溶液,且不溶解高分子材料的液体为水或者盐溶液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盐溶液优选为NaCl溶液、KCl溶液或NaSO4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多孔可拉伸薄膜电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高分子溶液的滴加量为10μL-100μL,优选为15-20μ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远李光林谢瑞杰赵阳于玫李向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