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志专利>正文

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124682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包括底座、脱水装置与辅助装置,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脱水装置,脱水装置内部设置有辅助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由于污泥具有一定的黏性和流动性,使得挤压污泥进行脱水的过程中,污泥会黏附在脱水设备的表面,而且去除起来较为麻烦,费时费力,还有污泥会向没有压力的地方流动,导致脱水效率降低,难以实现污泥的快速脱水处理;使用加热设备对污泥进行加热时,由于污泥的流动性作用,使得污泥在加热脱水的过程中,表面的污泥会先于内部的先完成脱水作业,这样污泥表面固化后,便会影响到其内部的受热脱水,从而导致污泥的脱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城市生活产生的污泥含有重金属、塑料、有机物以及细菌物生物等杂质,污泥的随意排放不但污染空气,还容易污染地下水,因此在将污泥排放到自然环境中或是对污泥进行重新利用之前,需要对污泥进行处理。由于污泥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对污泥处理时通常采用固化脱水处理的方式进行。目前对于污泥进行脱水有通过挤压的方式将污泥中的水挤出,还有就是对污泥进行加热,将污泥内的水分蒸发出去以实现污泥脱水的目的。目前对于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针对污泥进行脱水时,由于污泥具有一定的黏性和流动性,使得挤压污泥进行脱水的过程中,污泥会黏附在脱水设备的表面,而且去除起来较为麻烦,费时费力,还有污泥会向没有压力的地方流动,导致脱水效率降低,难以实现污泥的快速脱水处理;2.现有的针对污泥进行脱水时,使用加热设备对污泥进行加热时,由于污泥的流动性作用,使得污泥在加热脱水的过程中,表面的污泥会先于内部的先完成脱水作业,这样污泥表面固化后,便会影响到其内部的受热脱水,从而导致污泥的脱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底座、脱水装置与辅助装置,底座上表面设置有脱水装置,脱水装置内部设置有辅助装置;其中:所述脱水装置包括脱水框体、脱水电机、脱水转杆、进料导管、脱水齿轮、封装单元、脱水齿条、脱水布袋、加热器与收料槽,底座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匚型脱水框体,脱水框体上方内壁中间设置有脱水电机,位于脱水电机旁脱水框体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转动安装有脱水转杆,位于脱水电机旁脱水框体延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料导管,脱水电机输出端与脱水转杆上端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脱水转杆下端安装有脱水齿轮,所述脱水齿轮为不完全齿轮,脱水框体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封装单元,脱水框体与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之间水平转动连接,脱水框体与位于下方的封装单元之间竖向滑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上对称设置有脱水齿条,所述脱水齿条为弧形结构,且脱水齿轮与脱水齿条啮合连接,两个封装单元之间设置有脱水布袋,脱水框体中间设置有加热器,脱水布袋位于加热器中间位置且二者不接触,底座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收料槽,位于下方的封装单元与收料槽竖直方向对齐;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辅助轴杆、辅助圆杆、辅助翻板、辅助滑块、辅助支架与辅助刮板,脱水电机输出端安装有辅助轴杆,封装单元与辅助轴杆之间转动连接,辅助轴杆中间设置有辅助圆杆,辅助圆杆上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翻板,所述辅助翻板为螺旋形结构,辅助轴杆上位于辅助圆杆上下端处对称滑动设置有辅助滑块,封装单元与辅助滑块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辅助滑块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铰链均匀设置有辅助支架,两个辅助滑块上对称位置的两个辅助支架之间通过铰链设置有辅助刮板,所述辅助刮板为弧形结构,脱水布袋内壁与辅助刮板表面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装单元包括封装支板、封装转环、封装齿条、封装支柱、封装丝杠、封装齿轮、封装块与封装皮袋,脱水框体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封装支板,封装支板上转动安装有封装转环,封装转环一侧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封装齿条,所述封装齿条为弧形结构,辅助轴杆上两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封装支柱,封装支柱侧面上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封装丝杠,且封装支板侧壁被封装丝杠穿过二者转动连接,封装丝杠的一端安装有封装齿轮,封装齿条与封装齿轮一一对应且啮合连接,封装丝杠上通过螺纹配合设置有封装块,位于同一处所有的封装块一端面之间配合连接后与封装支柱表面配合接触,位于同一处所有的封装块另一端之间通过封装皮袋连接,所述封装皮袋为弹性材料所制,封装支板与封装皮袋一端连接,脱水布袋与封装皮袋另一端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滑块与辅助支架之间转动连接且转动角度较小,所述辅助支架截面为较扁的菱形结构且中间为矩形孔。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辅助刮板内侧壁上延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辅助刮块,所述辅助刮块为倾斜设置的菱形结构,辅助支架中间的矩形孔与辅助刮块位置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封装支柱的下端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铰链均匀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杆,所述封装块一端面下端竖向开设有支撑滑槽,支撑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支撑滑块,支撑杆与支撑滑块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且支撑滑槽下端为倒斜边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位于所述脱水框体下方的封装支板上设置的封装皮袋的上端转动设置有集水道,所述集水道为弹性橡胶制得,集水道下表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下水管,且集水道与下水管的上端之间通过球型铰接,封装支板与下水管之间通过铰链上下转动连接,底座上表面设置有集水槽,下水管的下端伸向集水槽内。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作业:对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进行调试;S2、污泥脱水处理:将需要进行脱水处理的污泥定量从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投入到脱水布袋内,之后封装单元将脱水布袋封装处理,然后启动脱水电机通过带传动带着封装转杆转动,封装转杆的转动会通过封装齿轮带着封装齿条运转,从而使得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带着脱水布袋进行正反转动,使得脱水布袋对污泥进行拧压,同时启动加热器对脱水布袋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污泥的脱水处理;S3、污泥翻动处理:脱水电机的转动会带着辅助装置进行运转,辅助装置会在污泥进行脱水的过程中,对污泥进行翻动,配合脱水布袋的拧压以及加热器的加热,以完成污泥的脱水处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解决目前对于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存在以下问题:1.现有的针对污泥进行脱水时,由于污泥具有一定的黏性和流动性,使得挤压污泥进行脱水的过程中,污泥会黏附在脱水设备的表面,而且去除起来较为麻烦,费时费力,还有污泥会向没有压力的地方流动,导致脱水效率降低,难以实现污泥的快速脱水处理;2.现有的针对污泥进行脱水时,使用加热设备对污泥进行加热时,由于污泥的流动性作用,使得污泥在加热脱水的过程中,表面的污泥会先于内部的先完成脱水作业,这样污泥表面固化后,便会影响到其内部的受热脱水,从而导致污泥的脱水效果差;3.本专利技术装置在对于污泥进行脱水处理时,脱水装置内采用脱水布袋装载污泥,然后控制脱水布袋的来回拧动,实现对脱水布袋内污泥的拧压处理,由于封装单元会将脱水布袋的两端封死,这样污泥只会在脱水布袋内流动,这样污泥便不会流动到没有压力的地方,而且加热器实时对脱水布袋进行加热,可以有效提高污泥脱水的效率,还有辅助装置可以在脱水装置对污泥脱水的过程中对脱水布袋内的污泥进行搅动翻动,还可以将脱水布袋内表面粘附的污泥刮除,这样可以使得污泥的受热更加均匀,有效提高污泥的脱水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脱水装置(2)与辅助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脱水装置(2),脱水装置(2)内部设置有辅助装置(3);其中:/n所述脱水装置(2)包括脱水框体(20)、脱水电机(21)、脱水转杆(22)、进料导管(23)、脱水齿轮(24)、封装单元(25)、脱水齿条(26)、脱水布袋(27)、加热器(28)与收料槽(29),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匚型脱水框体(20),脱水框体(20)上方内壁中间设置有脱水电机(21),位于脱水电机(21)旁脱水框体(20)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转动安装有脱水转杆(22),位于脱水电机(21)旁脱水框体(20)延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料导管(23),脱水电机(21)输出端与脱水转杆(22)上端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脱水转杆(22)下端安装有脱水齿轮(24),所述脱水齿轮(24)为不完全齿轮,脱水框体(20)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封装单元(25),脱水框体(20)与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25)之间水平转动连接,脱水框体(20)与位于下方的封装单元(25)之间竖向滑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25)上对称设置有脱水齿条(26),所述脱水齿条(26)为弧形结构,且脱水齿轮(24)与脱水齿条(26)啮合连接,两个封装单元(25)之间设置有脱水布袋(27),脱水框体(20)中间设置有加热器(28),脱水布袋(27)位于加热器(28)中间位置且二者不接触,底座(1)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收料槽(29),位于下方的封装单元(25)与收料槽(29)竖直方向对齐;/n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辅助轴杆(30)、辅助圆杆(31)、辅助翻板(32)、辅助滑块(33)、辅助支架(34)与辅助刮板(35),脱水电机(21)输出端安装有辅助轴杆(30),封装单元(25)与辅助轴杆(30)之间转动连接,辅助轴杆(30)中间设置有辅助圆杆(31),辅助圆杆(31)上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翻板(32),所述辅助翻板(32)为螺旋形结构,辅助轴杆(30)上位于辅助圆杆(31)上下端处对称滑动设置有辅助滑块(33),封装单元(25)与辅助滑块(33)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辅助滑块(33)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铰链均匀设置有辅助支架(34),两个辅助滑块(33)上对称位置的两个辅助支架(34)之间通过铰链设置有辅助刮板(35),所述辅助刮板(35)为弧形结构,脱水布袋(27)内壁与辅助刮板(35)表面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包括底座(1)、脱水装置(2)与辅助装置(3),其特征在于: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脱水装置(2),脱水装置(2)内部设置有辅助装置(3);其中:
所述脱水装置(2)包括脱水框体(20)、脱水电机(21)、脱水转杆(22)、进料导管(23)、脱水齿轮(24)、封装单元(25)、脱水齿条(26)、脱水布袋(27)、加热器(28)与收料槽(29),底座(1)上表面设置有开口朝下的匚型脱水框体(20),脱水框体(20)上方内壁中间设置有脱水电机(21),位于脱水电机(21)旁脱水框体(20)延其长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转动安装有脱水转杆(22),位于脱水电机(21)旁脱水框体(20)延其宽度方向的两端对称设置有进料导管(23),脱水电机(21)输出端与脱水转杆(22)上端之间通过带传动连接,脱水转杆(22)下端安装有脱水齿轮(24),所述脱水齿轮(24)为不完全齿轮,脱水框体(20)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封装单元(25),脱水框体(20)与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25)之间水平转动连接,脱水框体(20)与位于下方的封装单元(25)之间竖向滑动连接且二者之间连接有支撑弹簧,位于上方的封装单元(25)上对称设置有脱水齿条(26),所述脱水齿条(26)为弧形结构,且脱水齿轮(24)与脱水齿条(26)啮合连接,两个封装单元(25)之间设置有脱水布袋(27),脱水框体(20)中间设置有加热器(28),脱水布袋(27)位于加热器(28)中间位置且二者不接触,底座(1)上表面中间设置有收料槽(29),位于下方的封装单元(25)与收料槽(29)竖直方向对齐;
所述辅助装置(3)包括辅助轴杆(30)、辅助圆杆(31)、辅助翻板(32)、辅助滑块(33)、辅助支架(34)与辅助刮板(35),脱水电机(21)输出端安装有辅助轴杆(30),封装单元(25)与辅助轴杆(30)之间转动连接,辅助轴杆(30)中间设置有辅助圆杆(31),辅助圆杆(31)上两端对称设置有辅助翻板(32),所述辅助翻板(32)为螺旋形结构,辅助轴杆(30)上位于辅助圆杆(31)上下端处对称滑动设置有辅助滑块(33),封装单元(25)与辅助滑块(33)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辅助滑块(33)上沿其周向方向通过铰链均匀设置有辅助支架(34),两个辅助滑块(33)上对称位置的两个辅助支架(34)之间通过铰链设置有辅助刮板(35),所述辅助刮板(35)为弧形结构,脱水布袋(27)内壁与辅助刮板(35)表面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再利用无害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单元(25)包括封装支板(250)、封装转环(251)、封装齿条(252)、封装支柱(253)、封装丝杠(254)、封装齿轮(255)、封装块(256)与封装皮袋(257),脱水框体(20)内部上下对称设置有封装支板(250),封装支板(250)上转动安装有封装转环(251),封装转环(251)一侧面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封装齿条(252),所述封装齿条(252)为弧形结构,辅助轴杆(30)上两端对称转动安装有封装支柱(253),封装支柱(253)侧面上端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封装丝杠(254),且封装支板(250)侧壁被封装丝杠(254)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志
申请(专利权)人:韦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