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收水净水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过滤净水机构,所述底箱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杂质收集箱,所述底箱位于杂质收集箱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自动出药箱,所述净水箱的左侧贯穿有自吸污泵管。该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利用过滤净水机构达到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与进化的效果,将雨水中大量的枯枝落叶与颗粒物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杂质进行集中收集,再利用药剂将雨水内部胶体和颗粒物进行反应沉淀与吸除,进一步达到在收集雨水中对其进行处理净化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收水净水
,具体为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缓解城市道路下水道的排水压力,一种海绵城市理念就此诞生,其理念就是将绿化带的水平高度降低,在下雨天时,雨水会流进绿化带内,既能对绿化带进行灌溉,还能节省了灌溉所需的水资源,但是对绿化带进行灌溉的雨水无法进行存储利用,且在雨水的长期浸泡下容易将植物来不及吸收而导致绿化带内的植被被淹没,造成植被缺氧而坏死,对植被造成损坏,同时也浪费了较多的雨水资源,为了更好了利用水资源,市面上出现了大量的集水装置。但是处于绿化带底部的集水装置在收集雨水时同样收集到大量的枯枝残叶和泥土,当干燥天气需要使用时抽水泵易出现被堵塞的情况下,进而影响对植被灌溉,同时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包括了有害物质和细菌,另外,再对雨水进行处理过程中,雨水和药剂混合不均匀,会降低雨水清理的效率和质量,如果设置杂质清理机构和搅拌装置,那么就需要对其都单独设置驱动部件,这会增加设备的体积,也会提高设备的运营成本,故而提出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过滤净水机构,所述底箱的表面焊接有档条,所述底箱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杂质收集箱,所述底箱位于杂质收集箱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水箱,所述净水箱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自动出药箱,所述净水箱的左侧贯穿有自吸污泵管,达到对雨水收集过程中进行净化的效果,便于雨水更加合理安全的进行二次利用。优选的,所述过滤净水机构包括有主动辊、副动辊和搅拌装置,所述主动辊的内部与电机的输出轴卡接固定,所述主动辊的表面焊接有半齿轮,所述半齿轮的表面设置有连动装置,所述主动辊的表面与副动辊的表面通过连动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连动皮带的表面粘接有推动柱,所述推动柱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前部设置有漂浮物除去装置,将雨水中大量的枯枝落叶与颗粒物进行过滤,再利用药剂将雨水内部胶体和颗粒物进行反应沉淀与吸除。优选的,所述主动辊和副动辊的表面均与底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半齿轮位于连动皮带的后部,所述限位滑块的表面与底箱的内壁滑动连接,限位滑块在底箱内壁被限制了滑动轨迹。优选的,所述连动装置包括有辊杆一,所述辊杆一的后部与底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辊杆一的表面分别焊接有大齿轮和第一驱动部件,且大齿轮位于第一驱动部件的后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驱动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件的内部焊接有连轴,所述连轴的前端焊接过滤箱,所述辊杆一的表面设置有让位装置,所述大齿轮的表面与半齿轮的表面相互接触,将雨水内的大型颗粒物与枯枝落叶进行初步处理的效果,同时对运动中的刮板进行让位。优选的,所述让位装置包括有辊杆二,所述辊杆二的后部与底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辊杆二的表面焊接有导流板,所述辊杆二位于导流板的两侧转动连接有收水箱,所述辊杆二的表面通过皮带与辊杆一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收水箱的表面通过螺栓与底箱的内部固定连接,对进行转动的过滤箱进行让位的效果,同时导流板对收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导流。优选的,所述漂浮物除去装置包括有滑杆和扭簧,所述滑杆的后部与限位滑块的前部焊接固定,所述滑杆的前端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表面焊接有刮板,对净水箱内集中收集的雨水进行漂浮物刮除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对雨水内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滑杆的表面与底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扭簧的一端与底座的内部卡接固定,所述扭簧的另一端与滑杆的内部卡接固定,且扭簧的内部与滑杆的表面套接,扭簧达到滑杆在转动后进行复位的效果,进一步便于刮板反复摆动震动,达到便于通过震动达到自动对刮板上附着的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优选的,所述搅拌装置包括有次动辊,所述次动辊的后部与底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次动辊的表面焊接有小涡杆,所述小涡杆的表面啮合有小涡轮,所述小涡轮的内部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表面焊接有搅动板,对净水箱内雨水进行搅动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将溶液与雨水充分均匀的混合反应的效果,从而增加药剂反应效率。优选的,所述次动辊的表面通过皮带与主动辊的表面传动连接,且次动辊的表面与净水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表面与净水箱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搅动板的内部开设有通孔,且搅动板位于净水箱的内部,进一步达到一个电机运作时在达到过滤处理的同时进行搅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过滤净水机构内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对雨水进行过滤处理与进化的效果,将雨水中大量的枯枝落叶与颗粒物进行过滤,并将过滤后的杂质进行集中收集,再利用药剂将雨水内部胶体和颗粒物进行反应沉淀与吸除,对有害物质和细菌进行了一定的处理,进一步达到在收集雨水中对其进行处理净化的效果,保障了二次利用时雨水的安全性。2、通过设置连动装置,利用其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将雨水内的大型颗粒物与枯枝落叶进行初步处理的效果,同时对过滤箱内过滤下来的杂质颗粒物进行清除处理的效果,将其集中倒入杂质收集箱内,避免杂质过多堆积在过滤箱内,进一步达到便于其长期使用过滤的效果,同时在运动过程中达到对运动中的刮板进行让位的效果。3、通过设置让位装置,利用其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对进行转动的过滤箱进行让位的效果,同时导流板达到对收水箱内的雨水进行导流的效果,使雨水能够从导流板上流至过滤箱内进行颗粒物杂质过滤的效果,进一步便于雨水的净化处理。4、通过设置漂浮物除去装置,利用漂浮物除去装置内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对净水箱内集中收集的雨水进行漂浮物刮除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对雨水内杂质进行清理的效果,对雨水的净化便于后期对雨水的二次利用。5、设置搅拌装置,利用其内部各个结构之间的相互运作达到对净水箱内雨水进行搅动的效果,进一步达到将溶液与雨水充分均匀的混合反应的效果,从而增加药剂反应效率,与雨水内杂质充分达到反应沉淀的效果,同时将搅拌装置的总动力来源设置在电机上,达到一个电机多用的效果,连杆在净水箱内转动处设置有密封圈,进一步达到避免雨水渗漏的问题。6、同时通过设置自动出药箱,箱内为聚合氯化铝溶液,聚合氯化铝溶液可对水中胶体和颗粒物具有高度电中和及桥联作用,使其发生沉淀落入沉淀槽内,自吸污泵管的左端连接有自吸污泵,当雨水内杂质经过反应沉淀后利用自吸污泵上的自吸污泵管对净水箱内的沉淀物杂质进行吸除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底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过滤净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设置有过滤净水机构(3),所述底箱(1)的表面焊接有档条(4),所述底箱(1)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杂质收集箱(5),所述底箱(1)位于杂质收集箱(5)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水箱(6),所述净水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自动出药箱(7),所述净水箱(6)的左侧贯穿有自吸污泵管(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2),所述电机(2)的输出轴设置有过滤净水机构(3),所述底箱(1)的表面焊接有档条(4),所述底箱(1)的表面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杂质收集箱(5),所述底箱(1)位于杂质收集箱(5)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净水箱(6),所述净水箱(6)的左侧固定安装有自动出药箱(7),所述净水箱(6)的左侧贯穿有自吸污泵管(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净水机构(3)包括有主动辊(31)、副动辊(32)和搅拌装置(39),所述主动辊(31)的内部与电机(2)的输出轴卡接固定,所述主动辊(31)的表面焊接有半齿轮(33),所述半齿轮(33)的表面设置有连动装置(34),所述主动辊(31)的表面与副动辊(32)的表面通过连动皮带(35)传动连接,所述连动皮带(35)的表面粘接有推动柱(36),所述推动柱(36)的前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滑块(37),所述限位滑块(37)的前部设置有漂浮物除去装置(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辊(31)和副动辊(32)的表面均与底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半齿轮(33)位于连动皮带(35)的后部,所述限位滑块(37)的表面与底箱(1)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市政道路绿化带用收水净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动装置(34)包括有辊杆一(341),所述辊杆一(341)的后部与底箱(1)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辊杆一(341)的表面分别焊接有大齿轮(342)和第一驱动部件(343),且大齿轮(342)位于第一驱动部件(343)的后部,所述第一驱动部件(34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驱动部件(344),所述第二驱动部件(344)的内部焊接有连轴(345),所述连轴(345)的前端焊接过滤箱(346),所述辊杆一(341)的表面设置有让位装置(347),所述大齿轮(342)的表面与半齿轮(33)的表面相互接触。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小青,
申请(专利权)人:崔小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