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449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反应罐上部设有生物填料层,反应罐一侧设有进水管、一侧设有污泥排放管,反应罐从下至上依次设有污泥排放管、布水器、颗粒污泥层、生物填料层、出水堰以及集气口,通过生物炭提高了厌氧微生物对污水的厌氧消化能力,通过生物填料层使反应罐内厌氧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中,提高了反应罐内微生物的数量、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传统UBF厌氧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能力以及抗污染物负荷冲击能力和稳定性,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
技术介绍
常规的厌氧反应器一直存在着微生物随着出水流失的不足,为此诸如USAB在反应器上部设置三相分离器,但三相分离器普遍存在气、液、固三相分离效率低下的缺点,MBR反应器采用膜分离技术截留微生物,以生物膜为介质使反应器内获得高数量的活性污泥,但通常会造成生物膜的污染,影响膜的生物性能,使膜的物理通透性发生变化,达不到应有的过滤效果,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定时清洗生物膜,这些问题使得厌氧反应器不能很好的对污水进行厌氧消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对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厌氧反应器微生物数量少、处理负荷低、抗负荷冲击能力差的问题,是本专利技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当前厌氧反应器内微生物随出水流失、厌氧消化能力低下、抗负荷冲击差、膜污染的问题,专利技术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该反应器整体结构简单,以生物炭作为微生物反应的载体,通过生物炭载体和生物炭填料层对微生物进行吸附、截留作用,提高了反应器内微生物数量、活性,通过布水器和反射锥的相互结合,避免了进水存在“短流”和“死区”的现象,实现了微生物和污水的充分接触,有利于生化反应,提高了反应器对污水的厌氧消化能力。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反应罐,反应罐上部设有生物填料层,反应罐一侧设有进水管,进水管延伸至反应罐内与布水管连接,反应罐一侧设置有污泥排放管,出水堰和进水管通过回流管相连接,反应罐从下至上依次设置有排泥管、布水器、颗粒污泥层、生物填料层、出水堰以及集气口,生物炭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载体,生物炭表面丰富的官能团提高了微生物的种间电子传递,提高了厌氧微生物对污水的厌氧消化能力,通过生物填料层床使反应罐内厌氧微生物主要存在于滤料表面的生物膜中,提高了反应罐内微生物的数量、活性,本专利技术提高了传统UBF厌氧反应器处理污水的能力以及抗污染物负荷冲击能力和稳定性,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率高等特点。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上部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含有生物炭,所述反应罐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有蝶阀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管延伸至反应器内与布水管相连接,所述反应罐一侧设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上有截止阀,所述反应罐内颗粒污泥层含有生物炭载体,所述反应罐上部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和进水管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设置于反应罐一侧、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反应罐上部设置有集气口。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底部设置有反射锥。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速度小于1m/s。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末端安装有4个布水管,所述4个布水管分别与水平、竖直轴线成45°夹角,所述4个布水管分别安装有布水器。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颗粒污泥层有生物炭载体,所述生物炭颗粒较小,悬浮在反应罐内,底物可与所述生物炭充分频繁的接触,所述反应罐内厌氧微生物团聚在所述生物炭载体,在重力和上升流速的双重作用,在所述反应罐下部形成悬浮颗粒污泥流化床。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上部设置生物炭填料层,由尼龙网包裹大颗粒生物炭构成,厚度为反应罐高度的1/4,充在所述反应罐上部的1/3体积处,出水经过滤层,未依附在生物炭载体上的松散污泥被截留,微生物吸附在生物炭滤层上,在所述反应罐上部形成生物炭生物膜,减少了污泥流失量,提高了反应罐内微生物的数量。上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顶部设有集气口,便于对污水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布水管道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集气口,2-反应罐,3-出水堰,4-回流管,5-回流泵,6-进水管,7-蝶阀,8-止回阀,9-布水管,10-布水器,11-反射锥,12-污泥排放管,13-截止阀,14-颗粒污泥层,15-生物填料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列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一种基于生物炭的UBF厌氧反应器,如图1、图2所示,包括反应罐2,所述反应罐2内上部设有生物填料层15,生物填料层15有生物炭,出水经过滤层后,未依附在生物炭载体上的松散污泥被截留,微生物通过附着成膜吸附在生物炭滤层表面上,在反应罐上部形成了生物膜,减少了污泥的流失量,确保反应器内有充足的微生物量,提高了反应器的抗负荷冲击能力,反应罐2底部为颗粒污泥层14,颗粒污泥层14含有生物炭作为微生物团聚的载体,生物炭表面的大孔隙度度和丰富的极性官能团提高了微生物的活性、调节污水厌氧消化的pH、提高了微生物的种间电子传递能力,在重力和上升流速的双重作用下,实现了微生物和污水的充分接触,在反应罐下部形成悬浮污泥流化床,反应罐2一侧设置有进水管6,进水管6上安装有蝶阀7和止回阀8,蝶阀7控制进水量,止回阀8起到防止在回流泵5停止运转的初期阀门尚未关闭的情况下,反应罐2内污水倒流的状况发生,进水管9一直到反应罐2的轴心上与布水管9连接,布水管9以反应罐2轴心为圆心呈圆形分布,布水管9的末端设有布水器10,污水通过布水器10和反应罐2底部的反射锥11实现污水和微生物的充分接触,实现对污泥层的充分搅动作用,避免“短流”和“死区”的存在,反应罐2一侧安装有污泥排放管12,污泥排放管12位于反射锥11和进水管6之间,污泥排放管12上安装有截止阀13,截止阀13控制反应罐2内污泥的排放量,提高反应罐2的有机负荷率,处理过的污水存储于反应罐2上部的出水堰3,出水堰3下有回流管4,回流管4安装有回流泵5控制污水回流量,出水堰3存储的污水通过回流管回流到进水管9中,实现对污水中有机物的充分分解,提高COD的去除率,反应罐2顶部设有集气口1,集气口1有利于对污水厌氧消化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存储。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所做的等同替换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上部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含有生物炭,所述反应罐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有蝶阀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管延伸至反应器内与布水管相连接,所述反应罐一侧设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上有截止阀,所述反应罐内颗粒污泥层含有生物炭载体,所述反应罐上部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和进水管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设置于反应罐一侧、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反应罐上部设置有集气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内上部设有生物填料层,生物填料层含有生物炭,所述反应罐一侧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有蝶阀和止回阀,所述进水管延伸至反应器内与布水管相连接,所述反应罐一侧设有污泥排放管,所述污泥排放管上有截止阀,所述反应罐内颗粒污泥层含有生物炭载体,所述反应罐上部设有出水堰,所述出水堰和进水管通过回流管连接,所述回流管设置于反应罐一侧、安装有回流泵,所述反应罐上部设置有集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罐底部设置有反射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的进水速度小于1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生物炭载体的UBF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末端安装有4个布水管,所述4个布水管分别与水平、竖直轴线成45°夹角,所述4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凌王超郭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