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保护膜、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本公开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膜、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电子设备,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体积小型化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采用内置式电池的设计来节省机身的体积,因此内置式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内置式电池的安装固定和拆卸存在结构复杂、拆卸不便的问题。目前内置式电池的安装固定方式都容易导致电池无法正常拆卸,尤其对于超宽/超长电池或多电池设计的电池容易导致电池变形或电池保护板断裂等问题,对于电池和使用电池的终端设备均造成不同程度损伤,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保护膜、电池组件及终端设备,其能够降低电池在拆卸时变形或损伤的风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池保护膜。电池保护膜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相连的拉手。所述主体包括主体第一表面,所述主体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池相连。所述主体第一表面包括点状胶区;所述点状胶区包括第一点状弱胶区、第二点状弱胶区、第一点状过渡区以及第一点状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n所述电池保护膜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相连的拉手;/n所述主体包括主体第一表面,所述主体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池相连;所述主体第一表面包括点状胶区;/n所述点状胶区包括第一点状弱胶区、第二点状弱胶区、第一点状过渡区以及第一点状强胶区,所述第一点状过渡区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一点状强胶区的粘接力并大于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的粘接力和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的粘接力;/n所述点状胶区的沿所述主体的横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之间;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与两侧的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点状强胶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保护膜包括主体和与所述主体相连的拉手;
所述主体包括主体第一表面,所述主体第一表面的至少部分用于与电池相连;所述主体第一表面包括点状胶区;
所述点状胶区包括第一点状弱胶区、第二点状弱胶区、第一点状过渡区以及第一点状强胶区,所述第一点状过渡区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一点状强胶区的粘接力并大于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的粘接力和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的粘接力;
所述点状胶区的沿所述主体的横向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设置于两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之间;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与两侧的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之间均设置有所述第一点状强胶区;所述第一点状弱胶区与相邻的第一点状强胶区之间设置有所述第一点状过渡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第一表面还包括主体强胶区和第一主体无胶区;
所述主体强胶区位于所述主体第一表面的沿所述主体的横向的两端,所述点状胶区位于所述主体强胶区之间,
所述第一主体无胶区位于所述主体强胶区与所述点状胶区之间,且所述第一主体无胶区不具有粘接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第一表面还包括第二主体无胶区;
所述主体强胶区在数量上以多个设置,多个所述主体强胶区沿所述主体的纵向间隔设置,相邻所述主体强胶区之间由所述第二主体无胶区间隔开,所述第二主体无胶区不具有粘接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在数量上以多个设置;
所述点状胶区还包括第二点状强胶区和第二点状过渡区;
所述第二点状强胶区设置于相邻的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之间;
所述第二点状过渡区设置于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和所述第二点状强胶区之间;
所述第二点状过渡区的粘接力小于所述第二点状强胶区的粘接力并大于所述第二点状弱胶区的粘接力。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洪智,甘承宏,范志明,唐威,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新能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