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包括若干个依次贯通的生化池、连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上的膜处理池和若干个与膜处理池连通的膜组件,位于前端的生化池与污水进水端连通,所述膜处理池与废水出水端连通;还具有一连接有两个通气管的风机,所述膜组件的第二池体进一步包括相互贯通的深水池和浅水池,所述深水池的底面低于浅水池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体的底面,所述第一池体与深水池、浅水池依次设置,从而使得膜处理池的下方呈阶梯状;位于所述管式膜组件上部的出水端与位于其下部的出水端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贯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将膜组件拆下,即可以随时对管式膜组件进行反向冲洗,在保证水处理质量的同时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周期,节约时间,减少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属于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Bio-Reactor),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常设置有格栅区、厌氧和/或好氧区、MBR膜组区和设备区。现有MBR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中的膜组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受到微生物不同程度的污染,导致膜通量的下降,因此,需要复杂的过程清洗膜组件,恢复膜的通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该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无需将膜组件拆下,即可以随时对管式膜组件进行反向冲洗,在保证水处理质量的同时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周期,节约时间,减少能耗。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包括若干个依次贯通的生化池、连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上的膜处理池和若干个与膜处理池连通的膜组件,位于前端的生化池与污水进水端连通,所述膜处理池与废水出水端连通;所述膜组件为竖直设置的管式膜组件,所述膜处理池包括第一池体和第二池体,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第一池体的下部连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第二池体连通,每个所述管式膜组件侧端上的两个产水端经过一产水泵与装置的净水出水端连通;还具有一连接有两个通气管的风机,其中一个通气管与设置于第一池体内的曝气组件连通,另一个通气管通过若干个分气管对应地与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膜组件的第二池体进一步包括相互贯通的深水池和浅水池,所述深水池的底面低于浅水池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体的底面,所述第一池体与深水池、浅水池依次设置,从而使得膜处理池的下方呈阶梯状;所述管式膜组件间隔安装于浅水池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浅水池的底面连通,该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深水池的底面连通;位于所述管式膜组件上部的出水端与位于其下部的出水端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贯通连接,此连接管与产水泵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池体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产水泵与净水出水端之间的管道上贯通连接有一集水箱,此集水箱的下部与连接管之间依次设置有反洗泵和第三阀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均为气动球阀。2.上述方案中,所述分气管与管式膜组件的连接处安装有一气水混合器。3.上述方案中,所述管式膜组件的数目为4个。4.上述方案中,所述生化池包括调节池和缺氧生化池。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其将管式膜安装于处理池外侧、再配合阶梯状池体的设计,形成自循环的膜处理系统,既可以节约能源,又便于对膜组件的拆卸、更换与清洗,在减少能耗的同时提高对污水处理的效率,还便于对管式膜组件的安装,减小设备体积,进一步增加循环动力,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另外,位于所述管式膜组件上部的出水端与位于其下部的出水端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贯通连接,此连接管与产水泵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池体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产水泵与净水出水端之间的管道上贯通连接有一集水箱,此集水箱的下部与连接管之间依次设置有反洗泵和第三阀门,通过集水箱和阀门的组合设置,无需将膜组件拆下,即可以随时对管式膜组件进行反向冲洗,使得清洗后的膜组件能够更好的恢复其膜通量,从而在保证水处理质量的同时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周期,节约时间,减少能耗。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的原理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中局部结构示意图。以上附图中:1、生化池;2、膜处理池;201、第一池体;202、第二池体;3、膜组件;4、污水进水端;5、废水出水端;6、产水泵;7、净水出水端;8、风机;9、深水池;10、浅水池;16、集水箱;17、反洗泵;18、第三阀门。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包括若干个依次贯通的生化池1、连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处理池2和若干个与膜处理池2连通的膜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与污水进水端4连通,所述膜处理池2与废水出水端5连通;所述膜组件3为竖直设置的管式膜组件,所述膜处理池2包括第一池体201和第二池体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第一池体201的下部连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第二池体202连通,每个所述管式膜组件侧端上的两个产水端经过一产水泵6与装置的净水出水端7连通;还具有一连接有两个通气管的风机8,其中一个通气管与设置于第一池体201内的曝气组件连通,另一个通气管通过若干个分气管对应地与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膜组件3的第二池体202进一步包括相互贯通的深水池9和浅水池10,所述深水池9的底面低于浅水池10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体201的底面,所述第一池体201与深水池9、浅水池10依次设置,从而使得膜处理池2的下方呈阶梯状;所述管式膜组件间隔安装于浅水池10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浅水池10的底面连通,该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深水池9的底面连通;位于所述管式膜组件上部的出水端与位于其下部的出水端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贯通连接,此连接管与产水泵6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池体202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产水泵6与净水出水端7之间的管道上贯通连接有一集水箱16,此集水箱16的下部与连接管之间依次设置有反洗泵17和第三阀门18。上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18均为气动球阀;上述管式膜组件的数目为4个,根据水量的大小可以任意增加水池的长度和膜的数量,来匹配处理水量的实际需要。实施例2: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包括若干个依次贯通的生化池1、连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处理池2和若干个与膜处理池2连通的膜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贯通的生化池(1)、连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处理池(2)和若干个与膜处理池(2)连通的膜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与污水进水端(4)连通,所述膜处理池(2)与废水出水端(5)连通;/n所述膜组件(3)为竖直设置的管式膜组件,所述膜处理池(2)包括第一池体(201)和第二池体(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第一池体(201)的下部连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第二池体(202)连通,每个所述管式膜组件侧端上的两个产水端经过一产水泵(6)与装置的净水出水端(7)连通;/n还具有一连接有两个通气管的风机(8),其中一个通气管与设置于第一池体(201)内的曝气组件连通,另一个通气管通过若干个分气管对应地与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连通;/n所述膜组件(3)的第二池体(202)进一步包括相互贯通的深水池(9)和浅水池(10),所述深水池(9)的底面低于浅水池(10)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体(201)的底面,所述第一池体(201)与深水池(9)、浅水池(10)依次设置,从而使得膜处理池(2)的下方呈阶梯状;/n所述管式膜组件间隔安装于浅水池(10)的正下方,所述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浅水池(10)的底面连通,该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深水池(9)的底面连通;/n位于所述管式膜组件上部的出水端与位于其下部的出水端之间通过一连接管贯通连接,此连接管与产水泵(6)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连接管与第二池体(202)连通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阀门,所述产水泵(6)与净水出水端(7)之间的管道上贯通连接有一集水箱(16),此集水箱(16)的下部与连接管之间依次设置有反洗泵(17)和第三阀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置的直立型管式膜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依次贯通的生化池(1)、连接于位于末端的生化池(1)上的膜处理池(2)和若干个与膜处理池(2)连通的膜组件(3),位于前端的生化池(1)与污水进水端(4)连通,所述膜处理池(2)与废水出水端(5)连通;
所述膜组件(3)为竖直设置的管式膜组件,所述膜处理池(2)包括第一池体(201)和第二池体(202),位于下端的所述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与第一池体(201)的下部连通,位于上端的此管式膜组件的出水端与第二池体(202)连通,每个所述管式膜组件侧端上的两个产水端经过一产水泵(6)与装置的净水出水端(7)连通;
还具有一连接有两个通气管的风机(8),其中一个通气管与设置于第一池体(201)内的曝气组件连通,另一个通气管通过若干个分气管对应地与管式膜组件的进水端连通;
所述膜组件(3)的第二池体(202)进一步包括相互贯通的深水池(9)和浅水池(10),所述深水池(9)的底面低于浅水池(10)的底面并高于第一池体(201)的底面,所述第一池体(201)与深水池(9)、浅水池(10)依次设置,从而使得膜处理池(2)的下方呈阶梯状;
所述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松军,何铁峰,朱磊,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海谱尔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