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板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部和右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转动齿轮的后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胶囊,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导胶管。该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通过转动螺杆带动转动齿轮旋转,使得配重盘受离心力作用带动圆台件上移挤压储胶囊,配合球阀同步打开及出胶管道通路面积减小,从而提升了涂胶速率且避免了胶液黏连的情况发生、避免了残余胶液的浪费及防止胶液变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瓦楞纸板
,具体为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瓦楞纸板的加工过程中,多层纸板经过挤压胶合才能构成成品纸板,而一般配合使用的瓦楞纸板加工用的胶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涂胶机构的出胶速率较慢,进而容易导致胶液在纸板与涂胶机构之间黏连拉丝的情况产生,且涂胶机构管道内腔的残余胶液由于不能够自动回收,在重力作用下部分胶液会逐渐的沿着出胶端口滴落浪费,而未滴落的胶液由于与空气接触则会产生变质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具备提升了涂胶速率且避免了胶液黏连的情况发生、避免了残余胶液的浪费及防止胶液变质等优点,解决了一般的瓦楞纸板加工用的胶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涂胶机构的出胶速率慢且胶液在物件与涂胶机构之间容易黏连拉丝、涂胶机构管道内腔的残余胶液会自动滴落浪费及变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提升了涂胶速率且避免了胶液黏连的情况发生、避免了残余胶液的浪费及防止胶液变质等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左部和右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所述壳体的内腔上部转动齿轮的后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所述连接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胶囊,所述壳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导胶管,所述T型导胶管的左部和右部内腔均转动连接有球阀,所述球阀的后端T型导胶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T型导胶管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杆,所述增压杆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延伸至传动齿轮表面上的连杆,所述T型导胶管的上部活动套接有圆台件,所述连接件的左端和右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远离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配重盘,所述圆台件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活动杆上的支杆,所述壳体的内腔底部圆台件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靠近圆台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杆,所述抵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条。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与转动螺杆之间啮合连接,且便于利用一个驱动源带动多个转动齿轮工作。优选的,所述储胶囊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圆台件上的挤压板,进而使得储胶囊被挤压时的受力面积较大,且便于储胶囊挤出胶液后复原。优选的,所述T型导胶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胶囊内腔中的吸胶块,吸较块处于储胶囊的内腔上部。优选的,所述传动齿轮与齿条之间啮合连接,便于控制球阀的打开与关闭。优选的,所述圆台件的外围设置有与抵接杆对应的倾斜坡面,从而使得圆台件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时,能够使得两侧的抵接杆相应的横向运动。优选的,所述抵接杆靠近圆台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滚珠,由于涂胶时圆台件持续转动,抵接杆端部的滚珠即可相应的减少接触摩擦力。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通过于壳体的下端设置两组T型导胶管,且每组T型导胶管的下端分别开设有对称的端口,每个端口之间的距离均匀相等,继而使得在进行作业范围较广的涂胶工序时,能够大面积均匀涂胶,以减少相应的涂胶次数,从而有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实用性及加工速率。2、该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通过转动螺杆带动两侧的转动齿轮同步旋转,使得相应的连接件带动活动杆转动,活动杆端部的配重盘即在惯性作用下,朝远离连接件的一侧移动,对应的配重盘上移,使得活动杆偏转带动支杆提升圆台件,对储胶囊进行挤压,使得胶液进入T型导胶管中,同步的圆台件上移时,会挤压两侧的抵接杆使得齿条带动传动齿轮偏转,使得球阀与T型导胶管连通,胶液得以从端口部分被挤压出,与此同时传动齿轮偏转时利用连杆推动增压杆向T型导胶管的内腔移动,使得端口管道处的胶液流通的相对面积减小,对应的胶液挤出的压力得到加强,T型导胶管即快速将胶液挤出,从而提升了涂胶速率且避免了胶液黏连的情况发生。3、该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通过涂胶完毕后转动螺杆自动停止,配重盘受到惯性作用逐渐减弱且复位,相应的圆台件从储胶囊的下端脱离,使得储胶囊复原,而储胶囊复原时为了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会将T型导胶管内腔剩余未被挤出的胶液重新吸收,同步的配合球阀复位对T型导胶管进行封堵,从而避免了残余胶液的浪费及防止胶液变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主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转动齿轮和转动螺杆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圆台件等连接部分的正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图中:1、壳体;2、限位板;3、连接件;4、转动齿轮;5、转动螺杆;6、储胶囊;7、T型导胶管;8、球阀;9、传动齿轮;10、增压杆;11、连杆;12、圆台件;13、活动杆;14、配重盘;15、支杆;16、限位框;17、弹性柱;18、抵接杆;19、齿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限位板2的左部和右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3,连接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转动齿轮4与转动螺杆5之间啮合连接,且便于利用一个驱动源带动多个转动齿轮4工作,壳体1的内腔上部转动齿轮4的后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5,连接件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胶囊6,储胶囊6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圆台件12上的挤压板,进而使得储胶囊6被挤压时的受力面积较大,且便于储胶囊6挤出胶液后复原,通过涂胶完毕后转动螺杆5自动停止,配重盘14受到惯性作用逐渐减弱且复位,相应的圆台件12从储胶囊6的下端脱离,使得储胶囊6复原,而储胶囊6复原时为了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会将T型导胶管7内腔剩余未被挤出的胶液重新吸收,同步的配合球阀8复位对T型导胶管7进行封堵,从而避免了残余胶液的浪费及防止胶液变质。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导胶管7,T型导胶管7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延伸至储胶囊6内腔中的吸胶块,吸较块处于储胶囊6的内腔上部,通过于壳体1的下端设置两组T型导胶管7,且每组T型导胶管7的下端分别开设有对称的端口,每个端口之间的距离均匀相等,继而使得在进行作业范围较广的涂胶工序时,能够大面积均匀涂胶,以减少相应的涂胶次数,从而有效提升了装置使用的实用性及加工速率。T型导胶管7的左部和右部内腔均转动连接有球阀8,球阀8的后端T型导胶管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传动齿轮9与齿条19之间啮合连接,便于控制球阀8的打开与关闭,T型导胶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杆10,增压杆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延伸至传动齿轮9表面上的连杆11,T型导胶管7的上部活动套接有圆台件12,圆台件12的外围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的左部和右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转动齿轮(4)的后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5),所述连接件(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胶囊(6),所述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导胶管(7),所述T型导胶管(7)的左部和右部内腔均转动连接有球阀(8),所述球阀(8)的后端T型导胶管(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所述T型导胶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杆(10),所述增压杆(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延伸至传动齿轮(9)表面上的连杆(11),所述T型导胶管(7)的上部活动套接有圆台件(12),所述连接件(3)的左端和右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配重盘(14),所述圆台件(1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活动杆(13)上的支杆(15),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圆台件(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框(16),所述限位框(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弹性柱(17),所述弹性柱(17)靠近圆台件(1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接杆(18),所述抵接杆(1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条(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瓦楞纸板加工用的智能制造胶合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2),所述限位板(2)的左部和右部均转动连接有连接件(3),所述连接件(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转动齿轮(4),所述壳体(1)的内腔上部转动齿轮(4)的后方转动连接有转动螺杆(5),所述连接件(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储胶囊(6),所述壳体(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T型导胶管(7),所述T型导胶管(7)的左部和右部内腔均转动连接有球阀(8),所述球阀(8)的后端T型导胶管(7)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9),所述T型导胶管(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增压杆(10),所述增压杆(10)的上端活动连接有延伸至传动齿轮(9)表面上的连杆(11),所述T型导胶管(7)的上部活动套接有圆台件(12),所述连接件(3)的左端和右端均转动连接有活动杆(13),所述活动杆(13)远离连接件(3)的一端转动连接有配重盘(14),所述圆台件(12)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延伸至活动杆(13)上的支杆(15),所述壳体(1)的内腔底部圆台件(1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框(16),所述限位框(16)的内腔滑动连接有弹性柱(17),所述弹性柱(17)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宗朋,郑淼,林佳源,
申请(专利权)人:周宗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