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坯装置、脱模机构以及移动装置;压坯装置包括模具机构和压坯组件,模具机构设有用于容纳压坯原料的模腔,压坯组件与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并用于对模腔内的原料进行压制操作以形成坯体;脱模机构与压坯装置相对活动设置;脱模机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脱模剂的储液腔,且脱模机构上设有与储液腔相连通的排液孔;移动装置用于驱动脱模机构移动,以使排液孔与模腔相连通或断开;移动装置还用于输送模腔输出的坯体。在本实施例的模压设备中,通过与移动装置的配合以实现脱模机构的移动功能,在不影响正常压制操作的前提下,实现脱膜剂的注入操作,进而提高坯体与模具机构的分离便捷度,使用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境保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模压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废土回收工程中,为方便废土回收,通常采用模压设备对废土进行压制,模压设备主要由转盘机、真空挤出机、液压成型机等主机组成。在传统的模压设备中,压模完成后,坯体与模具紧密结合,分离困难,通常需要将模具拆除才可以取出胚体,操作非常不便,严重影响了模压设备的加工效率和使用效果。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模压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压设备,用于解决传统模压设备脱模不便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压设备,包括:压坯装置,包括模具机构和压坯组件,所述模具机构设有用于容纳压坯原料的模腔,所述压坯组件与所述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并用于对所述模腔内的原料进行压制操作以形成坯体;脱模机构,与所述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脱模剂的储液腔,且所述脱模机构上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排液孔;以及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脱模机构移动,以使所述排液孔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或断开;所述移动装置还用于输送所述模腔输出的坯体。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储液件和防漏组件,所述储液腔设于所述储液件内;所述防漏组件设于所述储液件的下侧,且所述防漏组件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排液孔的输液孔,所述输液孔用于输出所述储液腔内的脱模剂。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防漏组件包括防漏件、防漏承载件和防漏固定件,所述排液孔位于所述防漏件上,且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连通于所述排液孔的安装腔,所述防漏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防漏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防漏承载件,且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防漏承载件和所述防漏固定件之间。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防漏组件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防漏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储液件的相对两侧。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防漏件为毛毡。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模压设备还包括注料装置,所述注料装置连接于所述脱模机构,并位于所述脱模机构的一侧;所述注料装置设有用于容纳原料的容纳腔,且所述注料装置开设有连通于所述容纳腔的排料孔;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注料装置和所述脱模机构移动,在所述注料装置的移动路径上至少具有注液位置和注料位置;在所述注液位置时,所述排液孔连通于所述模腔,在所述注料位置时,所述排液孔与所述模腔断开,所述排料孔连通于所述模腔;在所述压坯装置完成压制操作之后,所述脱模机构远离所述注料装置的一侧抵接于坯体;所述模压设备还包括机架,所述移动装置和/或所述压坯装置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机架。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机架包括安装架和承载板,所述承载板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且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模腔的进料孔,所述承载板用于承载所述模腔输出的坯体;所述注料装置包括料斗结构和料盒结构,所述料斗结构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所述料盒结构连接于所述移动装置;所述料盒结构包括料盒本体和料盒密封件,所述容纳腔位于所述料盒本体内,且所述排料孔位于所述料盒本体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所述料盒密封件连接于所述料盒本体朝向所述承载板的一侧并抵接于所述承载板,且所述料盒密封件环绕所述排料孔设置。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主驱动件和直线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件连接于所述机架,并动力连接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所述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沿直线方向移动,以将所述承载板上的坯体推出。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机架为低合金钢材质制成。作为本申请的进一步可选方案,所述移动装置还包括防尘罩,所述防尘罩至少部分罩设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上。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本实施例的模压设备中,通过设置与移动装置相配合的脱模机构,在原料进入模腔内之前,移动装置可以驱动脱模机构移动至模腔开口处,以使脱模机构内的脱膜剂进入模腔内,之后移动装置再驱使脱模机构离开模腔开口,原料进入模腔之后可以通过压坯组件进行压制操作,压制完成之后,坯体与模腔的内壁之间由脱膜剂填充,从而避免坯体与模具机构结合过于紧密,便于两者分离。在本实施例的模压设备中,设置有用于向模腔内注入脱膜剂的脱模机构,通过与移动装置的配合以实现脱模机构的移动功能,从而可以使脱模机构的排液孔与模腔连通或断开,在不影响正常压制操作的前提下,实现脱膜剂的注入操作,进而提高坯体与模具机构的分离便捷度,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压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压坯装置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压坯装置在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局部B的放大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脱模机构和注料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注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模压设备;100、压坯装置;110、模具机构;111、模具本体;1111、模体部;11111、模腔;1112、模座部;11121、镂空槽;11122、连接孔;112、活动模板;1121、模板本体;1122、密封件;120、压坯组件;121、压板;122、压坯驱动件;123、压坯安装座;1231、导向孔;124、导向件;130、顶出组件;131、顶出驱动件;132、顶出连接件;200、移动装置;210、主驱动件;220、直线驱动机构;221、丝杆;222、滑块;223、支撑座;230、防尘罩;300、脱模机构;310、储液件;311、储液腔;312、排液孔;320、防漏组件;321、防漏承载件;3211、安装腔;3212、输液孔;322、防漏固定件;400、注料装置;410、料斗结构;411、集料件;412、输料件;420、料盒结构;421、料盒本体;4211、容纳腔;4212、排料孔;4213、分隔部;422、料盒密封件;430、搅拌组件;431、叶片轮;432、减速器;500、机架;510、安装架;520、承载板;521、进料孔;530、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压设备10,其包括压坯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压坯装置,包括模具机构和压坯组件,所述模具机构设有用于容纳压坯原料的模腔,所述压坯组件与所述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并用于对所述模腔内的原料进行压制操作以形成坯体;/n脱模机构,与所述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脱模剂的储液腔,且所述脱模机构上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排液孔;以及/n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脱模机构移动,以使所述排液孔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或断开;所述移动装置还用于输送所述模腔输出的坯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坯装置,包括模具机构和压坯组件,所述模具机构设有用于容纳压坯原料的模腔,所述压坯组件与所述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并用于对所述模腔内的原料进行压制操作以形成坯体;
脱模机构,与所述模具机构相对活动设置;所述脱模机构内部设有用于容纳脱模剂的储液腔,且所述脱模机构上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排液孔;以及
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脱模机构移动,以使所述排液孔与所述模腔相连通或断开;所述移动装置还用于输送所述模腔输出的坯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模机构包括储液件和防漏组件,所述储液腔设于所述储液件内;所述防漏组件设于所述储液件的下侧,且所述防漏组件开设有连通于所述排液孔的输液孔,所述输液孔用于输出所述储液腔内的脱模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组件包括防漏件、防漏承载件和防漏固定件,所述排液孔位于所述防漏件上,且所述防漏件上设有连通于所述排液孔的安装腔,所述防漏件容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防漏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防漏承载件,且所述防漏件位于所述防漏承载件和所述防漏固定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组件的数目为两个,且两个所述防漏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储液件的相对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漏件为毛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压设备还包括注料装置,所述注料装置连接于所述脱模机构,并位于所述脱模机构的一侧;所述注料装置设有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松,张宝星,潘岐深,郑松源,陈彩娜,张壮领,毕明利,莫一夫,刘通,庄毅,谭国华,赵伟东,谢林兴,杨先,秦理,黄澄,吴伟智,张裕达,钟万国,韩元兵,黄利明,周龙翔,周腾,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