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建黎专利>正文

一种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24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6
一种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核桃榨油技术领域;箱体下表面的四角固定有支撑脚,箱体上侧壁的中心插设有进料管,箱体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箱体内部的上侧设有去壳机构,去壳机构的下侧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的下侧设有隔板,隔板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箱体前后两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的下侧固定在箱体的内底面上,隔板的一侧设有榨油机构,榨油机构的下侧设有出油管,出油管的下端插设并固定在箱体的内底面上,箱体一侧壁的下侧设有出渣口,出渣口外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收集箱设置于箱体的下侧;去壳与榨油为一体的结构,无需人工去壳,提高了去壳的效率,省时省力,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桃榨油
,具体涉及一种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
技术介绍
核桃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高于现有任何一种植物油同比含量,因而对人体有极强的强健功效,核桃油中亚油酸含量较多,为普通菜籽油含量的3至4倍,亚油酸是人体必须的脂肪酸,如缺乏必须带动脂肪酸,人体所有系统均会出现异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必须靠从食物中摄取,一般的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不能供给人体正常需要的亚油酸,从而需经常食用核桃油,核桃的榨油需要经历去壳以及榨油两个部分,现如今,核桃通过人工采用核桃夹进行去壳,去壳过程自动化较低,且去壳效率低,进而费时费力,降低了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去壳与榨油为一体的结构,无需人工去壳,提高了去壳的效率,省时省力,减少了工人的劳动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箱体、支撑脚和进料管,箱体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该箱体上侧壁的中心插设并固定有进料管,箱体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该门体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箱体一侧壁的前侧旋接,门体的另一侧通过十字锁与箱体另一侧壁的前侧连接,且门体与箱体前侧壁上的开口通过密封条密封设置;它还包含去壳机构、过滤机构、隔板和榨油机构,箱体内部的上侧设有去壳机构,该去壳机构的下侧设有过滤机构,该过滤机构的下侧设有隔板,该隔板的后侧与箱体后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的下侧固定在箱体的内底面上,隔板的一侧设有榨油机构,该榨油机构的下侧设有出油管,该出油管的上侧呈漏斗状,出油管的下端插设并固定在箱体的内底面上,箱体一侧壁的下侧设有出渣口,该出渣口外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该收集箱设置于箱体的下侧;上述的去壳机构由限位板、传送管、齿轮、转杆、一号电机和导向管构成,限位板设置于箱体内部的上侧,且限位板的外周壁与箱体的内周壁固定连接,限位板上呈矩阵式设有数个进料口,进料口的下侧均设有传送管,该传送管的上端固定在限位板的下表面上,限位板的下侧呈等距分布有数个转杆,数个转杆分别设置于同一排的数个传送管的一侧,且数个转杆的前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前侧壁旋接,转杆的后端穿过转动轮后,通过轴承与箱体的后侧壁旋接,箱体后侧外侧壁的一侧固定有一号电机,该一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在箱体的后侧壁内,且与其中一个转杆的后端固定连接,数个转杆上从前至后等距套设并固定有数个齿轮,齿轮与传送管相对应设置,齿轮相邻于传送管的一侧嵌设在传送管内,数个传送管的外侧套设有导向管,该导向管的下侧呈漏斗状,且导向管上侧的外周壁与箱体的内周壁固定连接;上述的过滤机构由过滤池、连接板、弧形滑块、圆形滑轨、导向板、固定框和风扇构成,过滤池悬设在导向管的下侧,且过滤池的内径大于导向管下侧的外径设置,过滤池上侧的外周壁上等角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该连接板的上侧等角固定在圆形滑轨的内壁上,圆形滑轨的外壁上等角滑动设置有数个弧形滑块,弧形滑块固定在箱体左右两侧以及后侧的内壁上,箱体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导向板,该导向板的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左右两个导向板之间留有空隙,一侧的导向板的下侧设有固定框,该固定框固定在箱体一侧的内壁上,且箱体的一侧壁上设有透气孔,该透气孔设置于固定框一侧的内部,固定框内部的另一侧从前至后等距设有数个风扇,且风扇与外部电源连接;上述的榨油机构由固定板、碾压轮、弹簧、底板和固定架构成,固定板悬设在固定框的下侧,固定板的上侧呈倾斜状设置,固定板固定在箱体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呈矩阵式固定有数个弹簧,同一侧的数个弹簧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同一固定架上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架呈倒“U”形设置,固定架的竖板从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增大设置,固定架内部的下侧均设有碾压轮,该碾压轮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架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固定架的后侧壁上均固定有二号电机,该二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二号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在固定架的后侧壁内,且与碾压轮后侧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碾压轮的下侧设有底板,该底板的一侧固定在隔板的一侧壁上,底板的另一侧向下倾斜后,固定在箱体一侧的内侧壁上,且底板设置于出渣口的内侧,底板上等距设有数个出油口。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池呈漏斗状设置,过滤池下侧的外侧壁上套设并固定有蜗轮,该蜗轮的一侧啮合设置有蜗杆,该蜗杆的前端通过支板与箱体的前侧壁连接,蜗杆后端的支杆穿过箱体的后侧壁后,与从动轮固定连接,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轮连接,主动轮套设并固定在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上,在对核桃进行挤压时,一号电机转动,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从动轮转动,从动轮带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蜗轮转动,蜗轮带动过滤池转动,进而加快对挤压后的核桃进行过滤。进一步地,所述的弹簧内部的上侧均插设有套管,该套管的上端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上,套管的内部均插设有插杆,该插杆的下端穿过套管的下端后,固定在固定架的上侧壁上,弹簧对固定架进行推动时,通过套管与插杆对弹簧进行导向并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的出渣口的外侧设有导向块,该导向块固定在箱体一侧的外侧壁上,导向块的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导向块悬设在收集箱的上侧,挤压后的核桃渣经由出渣口排出,且掉至收集箱内。进一步地,所述的隔板相邻于榨油机构的一侧固定有粉碎池,该粉碎池的后侧壁与箱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粉碎池的前侧抵触在门体的后侧壁上,粉碎池另一侧壁的上侧固定在固定板的下表面上,粉碎池的底部开设有数个过滤孔,粉碎池的内部设有粉碎轮,该粉碎轮上端中心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粉碎池的前后两侧壁旋接,粉碎轮的中侧设有滑槽,该滑槽内滑动设置有驱动滑块,驱动滑块的一侧通过轴承旋接有转动板,该转动板的另一侧与三号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三号电机依次穿过粉碎池的后侧壁、箱体的后侧壁后,固定在箱体后侧的外侧壁上,且三号电机与外部电源连接,在使用时,过滤好的核桃仁掉至粉碎池内,启动三号电机,三号电机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驱动滑块移动并转动,进而使得驱动滑块在滑槽内上下滑动,进而带动粉碎轮以其上端为圆心呈左右摇摆状,使得核桃仁掉至粉碎轮的下侧,在粉碎轮恢复时,则对该核桃仁进行粉碎,粉碎后的核桃仁穿过过滤孔后,掉至底板上。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核桃经由进料管倒入箱体内,且掉至限位板上,再经由数个进料口进入传送管内,启动一号电机,一号电机带动其中一个转杆转动,该转杆带动其上的转动轮转动,该转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另几个转动轮转动,该转动轮则带动各自内部的转杆转动,数个转杆同时带动各自上的齿轮转动,齿轮的齿对传送管内的核桃进行挤压,使其裂开,裂开后的核桃经由导向管进入过滤池内,经由过滤池过滤后,再经由导向板进行导向,使得核桃仁和较小的核桃壳从两个导向板之间向下掉落,启动风扇,由于核桃仁和核桃壳的密度不一样,在风扇的吹动下,使得核桃壳向隔板远离风扇的一侧移动,最后掉至隔板的一侧,核桃仁掉至底板上,启动二号电机,二号电机带动碾压轮转动,碾压轮转动时,对核桃仁进行挤压,挤压出的核桃油则穿过出油口滴至出油管内,最后经由出油管排出,核桃渣则经由出渣口排至收集箱内。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它包含箱体(1)、支撑脚(2)和进料管(3),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2),该箱体(1)上侧壁的中心插设并固定有进料管(3),箱体(1)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4),该门体(4)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箱体(1)一侧壁的前侧旋接,门体(4)的另一侧通过十字锁与箱体(1)另一侧壁的前侧连接,且门体(4)与箱体(1)前侧壁上的开口通过密封条密封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去壳机构(5)、过滤机构(6)、隔板(7)和榨油机构(8),箱体(1)内部的上侧设有去壳机构(5),该去壳机构(5)的下侧设有过滤机构(6),该过滤机构(6)的下侧设有隔板(7),该隔板(7)的后侧与箱体(1)后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7)的下侧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面上,隔板(7)的一侧设有榨油机构(8),该榨油机构(8)的下侧设有出油管(9),该出油管(9)的上侧呈漏斗状,出油管(9)的下端插设并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面上,箱体(1)一侧壁的下侧设有出渣口(10),该出渣口(10)外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25),该收集箱(25)设置于箱体(1)的下侧;/n上述的去壳机构(5)由限位板(5-1)、传送管(5-2)、齿轮(5-3)、转杆(5-4)、一号电机(5-5)和导向管(5-6)构成,限位板(5-1)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上侧,且限位板(5-1)的外周壁与箱体(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限位板(5-1)上呈矩阵式设有数个进料口(5-7),进料口(5-7)的下侧均设有传送管(5-2),该传送管(5-2)的上端固定在限位板(5-1)的下表面上,限位板(5-1)的下侧呈等距分布有数个转杆(5-4),数个转杆(5-4)分别设置于同一排的数个传送管(5-2)的一侧,且数个转杆(5-4)的前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前侧壁旋接,转杆(5-4)的后端穿过转动轮(5-8)后,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后侧壁旋接,箱体(1)后侧外侧壁的一侧固定有一号电机(5-5),该一号电机(5-5)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5-5)的输出轴插设在箱体(1)的后侧壁内,且与其中一个转杆(5-4)的后端固定连接,数个转杆(5-4)上从前至后等距套设并固定有数个齿轮(5-3),齿轮(5-3)与传送管(5-2)相对应设置,齿轮(5-3)相邻于传送管(5-2)的一侧嵌设在传送管(5-2)内,数个传送管(5-2)的外侧套设有导向管(5-6),该导向管(5-6)的下侧呈漏斗状,且导向管(5-6)上侧的外周壁与箱体(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n上述的过滤机构(6)由过滤池(6-1)、连接板(6-2)、弧形滑块(6-3)、圆形滑轨(6-4)、导向板(6-5)、固定框(6-6)和风扇(6-7)构成,过滤池(6-1)悬设在导向管(5-6)的下侧,且过滤池(6-1)的内径大于导向管(5-6)下侧的外径设置,过滤池(6-1)上侧的外周壁上等角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6-2),该连接板(6-2)的上侧等角固定在圆形滑轨(6-4)的内壁上,圆形滑轨(6-4)的外壁上等角滑动设置有数个弧形滑块(6-3),弧形滑块(6-3)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侧以及后侧的内壁上,箱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导向板(6-5),该导向板(6-5)的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左右两个导向板(6-5)之间留有空隙,一侧的导向板(6-5)的下侧设有固定框(6-6),该固定框(6-6)固定在箱体(1)一侧的内壁上,且箱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透气孔(6-8),该透气孔(6-8)设置于固定框(6-6)一侧的内部,固定框(6-6)内部的另一侧从前至后等距设有数个风扇(6-7),且风扇(6-7)与外部电源连接;/n上述的榨油机构(8)由固定板(8-1)、碾压轮(8-2)、弹簧(8-3)、底板(8-4)和固定架(8-5)构成,固定板(8-1)悬设在固定框(6-6)的下侧,固定板(8-1)的上侧呈倾斜状设置,固定板(8-1)固定在箱体(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板(8-1)的下表面上呈矩阵式固定有数个弹簧(8-3),同一侧的数个弹簧(8-3)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同一固定架(8-5)上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架(8-5)呈倒“U”形设置,固定架(8-5)的竖板从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增大设置,固定架(8-5)内部的下侧均设有碾压轮(8-2),该碾压轮(8-2)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架(8-5)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固定架(8-5)的后侧壁上均固定有二号电机(8-7),该二号电机(8-7)与外部电源连接,二号电机(8-7)的输出轴插设在固定架(8-5)的后侧壁内,且与碾压轮(8-2)后侧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碾压轮(8-2)的下侧设有底板(8-4),该底板(8-4)的一侧固定在隔板(7)的一侧壁上,底板(8-4)的另一侧向下倾斜后,固定在箱体(1)一侧的内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桃去壳榨油一体机,它包含箱体(1)、支撑脚(2)和进料管(3),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均固定有支撑脚(2),该箱体(1)上侧壁的中心插设并固定有进料管(3),箱体(1)前侧壁上的开口内嵌设有门体(4),该门体(4)的一侧通过合页与箱体(1)一侧壁的前侧旋接,门体(4)的另一侧通过十字锁与箱体(1)另一侧壁的前侧连接,且门体(4)与箱体(1)前侧壁上的开口通过密封条密封设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含去壳机构(5)、过滤机构(6)、隔板(7)和榨油机构(8),箱体(1)内部的上侧设有去壳机构(5),该去壳机构(5)的下侧设有过滤机构(6),该过滤机构(6)的下侧设有隔板(7),该隔板(7)的后侧与箱体(1)后侧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7)的下侧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面上,隔板(7)的一侧设有榨油机构(8),该榨油机构(8)的下侧设有出油管(9),该出油管(9)的上侧呈漏斗状,出油管(9)的下端插设并固定在箱体(1)的内底面上,箱体(1)一侧壁的下侧设有出渣口(10),该出渣口(10)外侧的下方设有收集箱(25),该收集箱(25)设置于箱体(1)的下侧;
上述的去壳机构(5)由限位板(5-1)、传送管(5-2)、齿轮(5-3)、转杆(5-4)、一号电机(5-5)和导向管(5-6)构成,限位板(5-1)设置于箱体(1)内部的上侧,且限位板(5-1)的外周壁与箱体(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限位板(5-1)上呈矩阵式设有数个进料口(5-7),进料口(5-7)的下侧均设有传送管(5-2),该传送管(5-2)的上端固定在限位板(5-1)的下表面上,限位板(5-1)的下侧呈等距分布有数个转杆(5-4),数个转杆(5-4)分别设置于同一排的数个传送管(5-2)的一侧,且数个转杆(5-4)的前端分别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前侧壁旋接,转杆(5-4)的后端穿过转动轮(5-8)后,通过轴承与箱体(1)的后侧壁旋接,箱体(1)后侧外侧壁的一侧固定有一号电机(5-5),该一号电机(5-5)与外部电源连接,一号电机(5-5)的输出轴插设在箱体(1)的后侧壁内,且与其中一个转杆(5-4)的后端固定连接,数个转杆(5-4)上从前至后等距套设并固定有数个齿轮(5-3),齿轮(5-3)与传送管(5-2)相对应设置,齿轮(5-3)相邻于传送管(5-2)的一侧嵌设在传送管(5-2)内,数个传送管(5-2)的外侧套设有导向管(5-6),该导向管(5-6)的下侧呈漏斗状,且导向管(5-6)上侧的外周壁与箱体(1)的内周壁固定连接;
上述的过滤机构(6)由过滤池(6-1)、连接板(6-2)、弧形滑块(6-3)、圆形滑轨(6-4)、导向板(6-5)、固定框(6-6)和风扇(6-7)构成,过滤池(6-1)悬设在导向管(5-6)的下侧,且过滤池(6-1)的内径大于导向管(5-6)下侧的外径设置,过滤池(6-1)上侧的外周壁上等角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板(6-2),该连接板(6-2)的上侧等角固定在圆形滑轨(6-4)的内壁上,圆形滑轨(6-4)的外壁上等角滑动设置有数个弧形滑块(6-3),弧形滑块(6-3)固定在箱体(1)左右两侧以及后侧的内壁上,箱体(1)左右两侧的内壁上均固定有导向板(6-5),该导向板(6-5)的另一侧向下倾斜设置,且左右两个导向板(6-5)之间留有空隙,一侧的导向板(6-5)的下侧设有固定框(6-6),该固定框(6-6)固定在箱体(1)一侧的内壁上,且箱体(1)的一侧壁上设有透气孔(6-8),该透气孔(6-8)设置于固定框(6-6)一侧的内部,固定框(6-6)内部的另一侧从前至后等距设有数个风扇(6-7),且风扇(6-7)与外部电源连接;
上述的榨油机构(8)由固定板(8-1)、碾压轮(8-2)、弹簧(8-3)、底板(8-4)和固定架(8-5)构成,固定板(8-1)悬设在固定框(6-6)的下侧,固定板(8-1)的上侧呈倾斜状设置,固定板(8-1)固定在箱体(1)一侧的内壁上,固定板(8-1)的下表面上呈矩阵式固定有数个弹簧(8-3),同一侧的数个弹簧(8-3)的下端分别固定有同一固定架(8-5)上侧的外侧壁上,固定架(8-5)呈倒“U”形设置,固定架(8-5)的竖板从一侧至另一侧逐渐增大设置,固定架(8-5)内部的下侧均设有碾压轮(8-2),该碾压轮(8-2)的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固定架(8-5)的前后两侧壁旋接,固定架(8-5)的后侧壁上均固定有二号电机(8-7),该二号电机(8-7)与外部电源连接,二号电机(8-7)的输出轴插设在固定架(8-5)的后侧壁内,且与碾压轮(8-2)后侧的转动轴固定连接,碾压轮(8-2)的下侧设有底板(8-4),该底板(8-4)的一侧固定在隔板(7)的一侧壁上,底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建黎张子昊
申请(专利权)人:冯建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