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属于注塑机技术领域,包括:上部组件设置有上卯孔部;下部组件设置有下卯孔部,立柱组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连接,立柱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榫头部以及下榫头部,上榫头部插入上卯孔部,下榫头部插入下卯孔部;还提供了一种机身组装方法,还包括步骤如下:S1:拼接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S2:对上框架以及下框架进行点焊;S3:安装立柱组件;S4:对所述立柱组件、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进行点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便于组装定位的机身结构,并且便于点焊,而组装方法则能够便于组装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以及机身组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注塑机
,涉及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还涉及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组装方法。
技术介绍
机身是注塑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小型电动注塑机的合模部分重量较轻,为减轻重量、减少成本,小型电动注塑机的机身多采用少量立柱支撑的结构。若少量立柱支撑的结构用于中大型全电动注塑成型机上则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中大型全电动注塑成型机合模部分重量较大,少量立柱达不到承重要求,恶劣条件下会影响整机的稳定性。现有的注塑机的机身采用型材和板材焊接而成,但是各零件之间没有定位结构。零件的定位主要通过焊接工人根据图纸通过测量定位、点焊组立,再连续焊接。但是人工的测量定位效率低、精度低并且差错率较大。由于是整个机身组立后再连续焊接,部分区域焊接困难,影响焊接效率和结构强度,所以目前既缺乏便于定位组立的机身,也缺乏合适的组装方法,所以具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还提出了一种机身组装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包括:上部组件,其设置有上卯孔部;下部组件,其设置有下卯孔部,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呈上下对应设置;立柱组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连接,所述立柱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榫头部以及下榫头部,所述上榫头部插入所述上卯孔部,所述下榫头部插入所述下卯孔部。较佳的,所述上部组件包括上框架,所述上卯孔部包括两排上卯眼,两排所述上卯眼分别排列在所述上框架的两侧。较佳的,所述下部组件包括下框架,所述下卯孔部包括两排下卯眼,两排所述下卯眼分别排列在所述下框架的两侧。较佳的,所述立柱组件包括左立柱以及右立柱,所述左立柱的上端与所述右立柱的上端分别位于所述上框架的两侧,所述左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右立柱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下框架的两侧。较佳的,所述上榫头部包括第一上榫头以及第二上榫头,所述下榫头部包括第一下榫头以及第二下榫头,所述第一上榫头与所述第一下榫头分别位于所述左立柱的两端,所述第二上榫头与所述第二下榫头分别位于所述右立柱的两端,所述第一上榫头与所述第二上榫头分别与两排所述上卯眼连接,所述第一下榫头与所述第二下榫头分别与两排所述下卯眼连接。较佳的,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均包括直梁以及第一横梁,所述直梁的数量为两条,且两条所述直梁呈平行设置,两条所述直梁均设置有第一榫卯口,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榫卯口,所述第二榫卯口与所述第一榫卯口连接。较佳的,所述上框架与所述下框架还均包括第二横梁,两条所述直梁均设置有第三榫卯口,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均设置有第四榫卯口,所述第四榫卯口与所述第三榫卯口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榫卯口与所述第三榫卯口分别位于所述直梁的上端以及下端。其次,提供了一种机身组装方法,包括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还包括步骤如下:S1:拼接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将第二横梁从下至上扣入到两条直梁上,使得第四榫卯口与第三榫卯口连接,接着将第一横梁从上至下扣入到两条直梁上,使得第二榫卯口与第一榫卯口连接,从而实现上框架的定位与组装以及下框架的定位与组装;S2:对上框架以及下框架进行点焊,使得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以及所述直梁焊接在一起并形成整体;S3:安装立柱组件,将左立柱以及右立柱与所述上框架以及所述下框架连接,使左立柱的第一上榫头与第一下榫头分别插入至上卯眼以及下卯眼内,并使右立柱的第二上榫头与第二下榫头分别插入至上卯眼以及下卯眼内,从而实现所述立柱组件、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的定位与组装;S4:对所述立柱组件、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进行点焊,使所述左立柱以及所述右立柱与所述上框架以及所述下框架焊接在一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便于组装定位的榫卯结构的机身,该机身结构能够实现一体化定位组装的效果,并且便于点焊。2、上榫头能够嵌入或者扣接至上卯眼内,下榫头能够嵌入或者扣接至下卯眼内,使得立柱的两端分别与上框架以及下框架榫卯连接,这样的好处是能够快速实现立柱、上框架以及下框架的定位,并且在定位的同时将三者装配在一起,便于后续焊接。3、为了方便机身的分组件加工,提高机身各部件的组装定位焊接的效率,特地将第一横梁与两个直梁设置成榫卯结构,通过榫卯结构来快速的实现第一横梁与两个直梁的定位组装,且通过榫卯结构组立后,只需要进行比较短的点焊就能够实现上框架与下框架的组装,这样就减少焊接长度,从而降低焊接变形,提高品质。4、第二横梁也是横梁结构,其能两端能够与两个直梁榫卯连接在一起,并且第三榫卯口与第四榫卯口可以缺口或者卡扣状结构,第二横梁可以从下至上榫卯连接在两个横梁上,第三榫卯口与第四榫卯口能够卡接或扣接或嵌设在一起。5、组装方法则能够便于组装焊接,既提高了焊接效率,又不会影响机身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机机身的结构分解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注塑机机身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上卯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框架或下框架的结构分解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上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机身组装方法的流程框图。图中,110、上卯眼;120、上框架;121、直梁;122、第一榫卯口;123、第一横梁;124、第二榫卯口;125、第三榫卯口;126、第二横梁;127、第四榫卯口;210、下卯眼;220、下框架;310、左立柱;311、第一上榫头;312、第一下榫头;320、右立柱;321、第二上榫头;322、第二下榫头;400、框架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包括:上部组件、下部组件以及立柱组件(图中上部组件、下部组件以及立柱组件均未标出),其中,立柱组件支撑在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之间,从而形成注塑机的机身。现有技术中的注塑机机身由于是经过测量后,将各个部件焊接在一起,所以组装精度较低,且容易出现差错,并且机身组装后需要焊接,现有的注塑机机身在焊接时,需要全面焊接,所以在焊接时非常的麻烦,并且焊接产生的热量很大,导致注塑机的机身容易变形。为了克服上述问题,特地提供了一种结构巧妙,便于组装定位的榫卯结构的机身,该机身结构能够实现一体化定位组装的效果,并且便于点焊。其中,上部组件,其设置有上卯孔部(图中未标出);下部组件,其设置有下卯孔部(图中未标出),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呈上下对应设置。上卯孔部与下卯孔部也呈上下对应设置,这样就能够使上部组件与下部组件通过榫卯连接的方式快速装配组立,然后再进行点焊。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的结构中,还包括外观零件,例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n上部组件,其设置有上卯孔部;/n下部组件,其设置有下卯孔部,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呈上下对应设置;/n立柱组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连接,所述立柱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榫头部以及下榫头部,所述上榫头部插入所述上卯孔部,所述下榫头部插入所述下卯孔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部组件,其设置有上卯孔部;
下部组件,其设置有下卯孔部,所述上部组件与所述下部组件呈上下对应设置;
立柱组件,其两端分别与所述上部组件以及所述下部组件连接,所述立柱组件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上榫头部以及下榫头部,所述上榫头部插入所述上卯孔部,所述下榫头部插入所述下卯孔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组件包括上框架,所述上卯孔部包括两排上卯眼,两排所述上卯眼分别排列在所述上框架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组件包括下框架,所述下卯孔部包括两排下卯眼,两排所述下卯眼分别排列在所述下框架的两侧。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组件包括左立柱以及右立柱,所述左立柱的上端与所述右立柱的上端分别位于所述上框架的两侧,所述左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右立柱的下端分别位于所述下框架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榫头部包括第一上榫头以及第二上榫头,所述下榫头部包括第一下榫头以及第二下榫头,所述第一上榫头与所述第一下榫头分别位于所述左立柱的两端,所述第二上榫头与所述第二下榫头分别位于所述右立柱的两端,所述第一上榫头与所述第二上榫头分别与两排所述上卯眼连接,所述第一下榫头与所述第二下榫头分别与两排所述下卯眼连接。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榫卯结构的注塑机机身,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框架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锋,王彬,张利伟,霍徐鼎,张志峰,吴再庆,
申请(专利权)人: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