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182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包括外盒体,外盒体上固定有转轴,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剪叉杆,剪叉杆的一端固定有把手,另一端铰接有滑块,外盒体的内腔设有活动板,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外盒体内插入有内盒体,活动板的底部贴合于内盒体的顶部,外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两侧下部均开设有豁口,活动板的两边侧均铰接有夹杆,夹杆的底部固定有凸起爪,外盒体的顶部设有顶盖,顶盖的两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方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外盒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塑料筒,塑料筒内侧壁开设有盲孔,活动杆的底部固定有插入于盲孔内的插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礼品盒,方便内盒体的取放,从而使得内盒体不会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
本技术涉及礼品盒
,具体为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
技术介绍
礼品盒是以馈赠亲友礼物表达情意为主要目的配备的实用礼品包装,是包装方式的一种功能的社会需要的延伸。礼品盒是心意的体现,我们亲手做的爱心礼物或是购买的爱心商品,无不例外都要一个能体现效果的包装,或是浪漫、或是神秘、或是惊喜、或是震撼,这就是礼品盒的意义所在。现有的礼品盒中,将一个小盒体插入另一个大盒体的礼品盒较为常见,可是,上述礼品盒在使用时,由于隐藏在大盒体内的小盒体缺少足够的接触面,很难取出小盒体,而通过抖落方式取出小盒体时,容易使小盒体甩出,导致小盒体内的礼品损坏,给人造成一定的烦恼,从而降低礼品盒的使用有效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小盒体难以从大盒体中取出,降低礼品盒的使用有效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包括外盒体,所述外盒体的内腔顶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剪叉杆,所述剪叉杆的一端固定有把手,另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外盒体的内腔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外盒体内插入有内盒体,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贴合于所述内盒体的顶部,所述外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盒体的两侧下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豁口,所述活动板的两边侧均铰接有夹杆,所述夹杆插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夹杆的底部固定有凸起爪,所述外盒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外盒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塑料筒,所述塑料筒内侧壁开设有盲孔,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有插入于所述盲孔内的插柱。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方形槽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活动杆的外侧固定有滑动连接于所述导向槽内的凸起块。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活动杆的一侧通过弹簧连接于所述方形槽的内腔一侧壁上。作为优选,上述所述活动杆的顶部固定有横板,所述横板连接有布带提手。作为优选,上述所述外盒体的顶部开设有通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礼品盒,通过控制把手旋转带动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得活动板向下移动,活动板下移时推动夹杆沿着第一凹槽下滑,在夹杆顶部与活动板的铰接位置处于豁口处时,可以将夹杆穿过豁口向外展开,方便内盒体的取放;通过拉拽布带提手卸掉顶盖,方便取下顶盖,在顶盖的限位下,可以使得剪叉杆不会旋转,从而使得内盒体不会掉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A区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盒体;2-顶盖;3-活动板;4-滑槽;5-滑块;6-剪叉杆;7-把手;8-转轴;9-通槽;10-第一凹槽;11-豁口;12-夹杆;13-凸起爪;14-塑料筒;15-盲孔;16-方形槽;17-活动杆;18-插柱;19-凸起块;20-弹簧;21-导向槽;22-横板;23-布带提手;24-内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4所示,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包括外盒体1,外盒体1的内腔顶部固定有转轴8,转轴8转动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剪叉杆6,剪叉杆6的一端固定有把手7,另一端铰接有滑块5,外盒体1的内腔设有活动板3,活动板3的顶部开设有滑槽4,滑块5滑动连接于滑槽4内,外盒体1内插入有内盒体24,活动板3的底部贴合于内盒体24的顶部,外盒体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10,外盒体1的两侧下部均开设有与第一凹槽10相连通的豁口11,活动板3的两边侧均铰接有夹杆12,夹杆12插入于第一凹槽10内,夹杆12的底部固定有凸起爪13,外盒体1的顶部设有顶盖2,顶盖2的两侧均开设有方形槽16,方形槽16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17,外盒体1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塑料筒14,塑料筒14内侧壁开设有盲孔15,活动杆17的底部固定有插入于盲孔15内的插柱18。该礼品盒通过控制把手7旋转带动滑块5在滑槽4内滑动,使得活动板3向下移动,活动板3下移时推动夹杆12沿着第一凹槽10下滑,在夹杆12顶部与活动板3的铰接位置处于豁口11处时,可以将夹杆12穿过豁口11向外展开,方便内盒体24的取放;通过拉拽布带提手23卸掉顶盖2,方便取下顶盖2,在顶盖2的限位下,可以使得剪叉杆6不会旋转,从而使得内盒体24不会掉落。方形槽16内壁两侧均开设有导向槽21,活动杆17的外侧固定有滑动连接于导向槽21内的凸起块19。凸起块19在导向槽21内移动,能够使得活动杆17在方形槽16内滑动。活动杆17的一侧通过弹簧20连接于方形槽16的内腔一侧壁上。弹簧20用于推动插柱18插入盲孔15内。活动杆17的顶部固定有横板22,横板22连接有布带提手23。布带提手23方便拉拽横板22移动。外盒体1的顶部开设有通槽9。上述设计,方便接触把手7。放置礼物时,将礼物放置在内盒体24内,然后控制把手7旋转带动滑块5在滑槽4内滑动,使得活动板3向下移动,活动板3下移时推动夹杆12沿着第一凹槽10下滑,在夹杆12顶部与活动板3的铰接位置处于豁口11处时,可以将夹杆12穿过豁口11向外展开,然后将内盒体24开口方向面对活动板3放置在外盒体1内,然后推动内盒体24完全进入外盒体1内,随着内盒体24的移动,带动活动板3上移,夹杆12顶部与活动板3的铰接位置脱离豁口11时,夹杆12收缩并对内盒体24进行夹持,由凸起爪13对内盒体24底部进行限位,从而防止内盒体24脱落。然后通过拉拽布带提手23,使得横板22带动活动杆17移动,将活动杆17对准塑料筒14后,将顶盖2合盖在外盒体1顶部,然后松开布带提手23,在弹簧20的推力下使得活动杆17带动插柱18插入盲孔15内,从而使得顶盖2不易脱落。在顶盖2的限位下,使得剪叉杆6不会旋转,从而使得内盒体24不会掉落。在需要取出内盒体24时,拉拽布带提手23,使得插柱18脱离盲孔15,并取下顶盖2,然后通过把手7旋转剪叉杆6,使得剪叉杆6推动活动板3移动,将内盒体24向外推出,夹杆12顶部移动至豁口11处时即可向外展开,从而可以取出内盒体24,方便拿取礼物。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包括外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的内腔顶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剪叉杆,所述剪叉杆的一端固定有把手,另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外盒体的内腔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外盒体内插入有内盒体,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贴合于所述内盒体的顶部,所述外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盒体的两侧下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豁口,所述活动板的两边侧均铰接有夹杆,所述夹杆插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夹杆的底部固定有凸起爪,所述外盒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外盒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塑料筒,所述塑料筒内侧壁开设有盲孔,所述活动杆的底部固定有插入于所述盲孔内的插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取放的礼品盒,包括外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盒体的内腔顶部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转动连接有两个剪叉杆,所述剪叉杆的一端固定有把手,另一端铰接有滑块,所述外盒体的内腔设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顶部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外盒体内插入有内盒体,所述活动板的底部贴合于所述内盒体的顶部,所述外盒体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外盒体的两侧下部均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连通的豁口,所述活动板的两边侧均铰接有夹杆,所述夹杆插入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夹杆的底部固定有凸起爪,所述外盒体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两侧均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外盒体的顶部两侧均固定有塑料筒,所述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涵伊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鸿熙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