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金属方管端部的打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金属方管端部的打磨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方管是金属材料制作而成的管件,金属方管在使用时,为了使得其端部光滑,方便连接,通常需要对其两端进行打磨加工。传统的打磨方式是通过人工手持砂纸,对工件进行人工打磨,消耗较大的人力,且效率不高,因此市场上出现了自动打磨装置,而现有的打磨装置一般一次只能对工件的一端进行打磨,对于工件的另一端进行打磨时,需要翻转工件,然后再次运行工件才可实现,效率较低,同时现有的打磨装置对于工件的传送和打磨一般需要多个输出端进行分开驱动,能源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金属方管端部的打磨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金属方管端部的打磨装置,包括底座、支杆、横杆、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横杆通过支杆设置在底座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有凹槽,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上;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金属方管端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杆(2)、横杆(3)、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横杆(3)通过支杆(2)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凹槽,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上;/n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和驱动轴(5),所述电机(4)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驱动轴(5)安装在电机(4)上;/n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组件、推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链条(6)和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有两个,两个传送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传送单元包括转轴(7)和转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金属方管端部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支杆(2)、横杆(3)、驱动机构、传送机构和打磨机构,所述横杆(3)通过支杆(2)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1)上,所述底座(1)上设有凹槽,所述传送机构设置在凹槽内,所述打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上;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4)和驱动轴(5),所述电机(4)水平设置在底座(1)上方,所述驱动轴(5)安装在电机(4)上;
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组件、推动组件和转动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链条(6)和传送单元,所述传送单元有两个,两个传送单元分别设置在凹槽的两侧,所述传送单元包括转轴(7)和转齿轮(8),所述转轴(7)设置在凹槽内,所述转齿轮(8)套设在转轴(7)上,所述转齿轮(8)与转轴(7)键连接,所述链条(6)套设在两个转齿轮(8)上,两个转齿轮(8)通过链条(6)传动连接,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一伞齿轮(9)、第二伞齿轮(10)、固定轴(11)、小齿轮(12)和大齿轮(13),所述第一伞齿轮(9)套设在驱动轴(5)上,所述第一伞齿轮(9)与驱动轴(5)键连接,所述固定轴(11)设置在驱动轴(5)的一侧,所述第二伞齿轮(10)套设在固定轴(11)上,所述第二伞齿轮(10)与固定轴(11)键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10)与第一伞齿轮(9)啮合,所述小齿轮(12)套设在固定轴(11)上,所述小齿轮(12)与固定轴(11)键连接,所述大齿轮(13)套设在其中一个转轴(7)上,所述大齿轮(13)与转轴(7)键连接,所述大齿轮(13)与小齿轮(12)啮合,所述推动组件有若干,各推动组件均匀设置在链条(6)上,所述推动组件包括套管(14)、推杆(15)、卡块(16)和固定单元,所述套管(14)设置在链条(6)上,所述推杆(15)的一端位于套管(14)内,所述推杆(15)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4)外,所述推杆(15)与套管(14)滑动连接,所述卡块(16)设置在推杆(15)位于套管(14)内的一端,所述套管(14)内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套管(14)平行,所述滑槽底部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滑槽垂直,所述条形槽远离滑槽的一端设有卡槽,所述卡块(16)位于卡槽内,所述卡块(16)与卡槽抵靠,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推块(17)和第一弹簧(18),所述推块(17)设置在套管(14)内,所述推块(17)与套管(14)滑动连接,所述推块(17)与推杆(15)抵靠,所述第一弹簧(18)设置在套管(14)内,所述第一弹簧(18)的一端与套管(14)连接,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迅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