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斯凯孚公司专利>正文

轧制线单元及连续铸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89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一种用于连续铸造设备的轧制线单元(24),该轧制线单元(24)包括辊罩(26)和非旋转轴(28),辊罩具有两个端部,非旋转轴包括冷却管线(29)。辊罩通过定位在辊罩的第一端部区域(ER1)中的第一轴承装置(30a)和定位在辊罩的第二端部区域(ER2)中的第二轴承装置(30b)可旋转地安装在非旋转轴上。辊罩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34),该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36),该至少一个流体入口被配置为与冷却剂管线流体连通。轧制线单元包括外密封件(32),该外密封件定位在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中的每者的轴向外侧,外密封件以及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定位在辊罩的端部的轴向内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轧制线单元及连续铸造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连续铸造设备的轧制线(/辊线)(rollline)的轧制线单元(/辊系单元)(rolllineunit)。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这种轧制线单元的连续铸造设备(/连铸设备)(continuouscastingapparatus)。
技术介绍
在连续铸造工艺中,熔融金属从钢包(ladle)通过中间包(tundish)流入到具有水冷却壁(/水冷壁)的模具中。一旦进入模具,熔融金属就抵靠水冷却模具壁固化以形成固体壳(solidshell)。包含液态金属的该(固体)壳(现在称为铸坯(strand))从模具的底部连续地取出。铸坯由紧密间隔开的水冷轧制线支撑,轧制线用于支撑铸坯的壁抵抗铸坯内仍在固化的液体的铁水静压力(ferrostaticpressure)。为了提高固化速率,利用大量的水喷射铸坯。最后,将铸坯切割成预定长度。然后,铸坯可以继续通过另外的轧制线以及将金属产品压平、轧制或挤出成其最终形状的其他机构。由于铸造金属铸坯在高于900℃的温度下离开模具,特别是在钢铸坯的情况下,因此轧制线的辊罩(rollmantle)或辊体(rollbody)通常设置有内部冷却(部),以便于冷却经过它们的铸坯并延长辊罩或辊体的有效使用寿命。除了高温之外,连续铸造设备中使用的轧制线还由于其在使用期间经受的高载荷、大的温度变化、高湿度、高腐蚀、磨蚀和高污染而经受极度磨损。与连续铸造设备中使用的其他组件相比,轧制线的使用寿命相对较短。为此,必须频繁地将轧制线更换为新的轧制线或翻修后的(/检修后的)(overhauled)轧制线。如果轧制线失效(/故障),则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更换它们,以使连续铸造设备的停机时间最小化。轧制线相对大和重,更换它们既困难又耗时。国际公开号WO2015/011149A2涉及一种用于在铸坯铸造机中引导钢铸坯的铸坯导辊,并且涉及一种用于使用冷却剂冷却铸坯导辊的方法。所述铸坯导辊和方法的目的是提供特别坚固的冷却铸坯导辊(strandguideroller)。这通过以下组件实现:铸坯导辊,具有多个支撑块;固定轴,固定轴以扭转刚性的方式连接到支撑块;圆柱形辊套(cylindricalrollercasing)以及左侧轴承和右侧轴承,辊套通过左侧轴承和右侧轴承以相对于固定轴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以及导水套管(waterconductingcasing)。导水套管可以将冷却水从左侧轴承区域中的轴与导水套管之间的左侧腔传导到导水套管与辊套之间的纵向空间中,沿着纵向空间在轴向方向和切向方向上传导,以及从纵向空间传导到右侧轴承区域中的导水套管与轴之间的右侧腔中。这种铸坯导辊的构造相当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连续铸造设备(/连铸设备)(continuouscastingapparatus)的轧制线(/轧制线)(rollline)的改进的轧制线单元(/辊系单元)(rolllineunit)。该目的通过一种轧制线单元来实现,所述轧制线单元包括辊罩(/辊套)(rollmantle)和非旋转轴(/不可旋转轴)(non-rotatableshaft),所述辊罩具有两个端部,所述非旋转轴包括冷却剂管线(/冷却剂线路)(coolantline),其中,辊罩通过定位在辊罩的第一端部区域中的第一轴承装置和定位在辊罩的第二端部区域中的第二轴承装置可旋转地安装在非旋转轴上。辊罩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inlet),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入口被配置为与冷却剂管线流体连通。轧制线单元包括外密封件,所述外密封件定位在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中的每者的轴向外侧。外密封件以及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定位在辊罩的端部的轴向内侧。轧制线单元还可以包括内密封件,所述内密封件定位在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的轴向内侧,其中,内密封件和/或外密封件可以是轴承密封件或冷却剂密封件。将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以及外密封件容纳在辊罩内部(在辊罩的端部的轴向内侧)为这些组件提供了非常受保护的环境,在该环境中,它们被保护免受湿气、腐蚀和污染的影响,这可能会增加这些组件的使用寿命(/服务寿命)。此外,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将会通过辊罩的冷却剂通道冷却到可接受的操作温度,并且冷却的辊罩将防止或减少外密封件的过热。这种构造将使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辊罩能够用于“完全密封”或“终身润滑(lubricatedforlife)”的轧制线(诸如,斯凯孚(SKF)的ConRo轧制线单元),所述轧制线的润滑系统包含足够质量的润滑剂,并且其量足以在轧制线单元的整个使用寿命内存在(survive)。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轧制线单元可以包括支撑块,其中,轧制线单元的辊罩相对于支撑块被可旋转地支撑。由于外密封件以及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定位在辊罩的端部的轴向内侧,并且由于轧制线单元包括冷却的辊罩,因此支撑块不需要在辊罩的端部的轴向外侧容纳外密封件或轴承装置。由此减小了从辊罩的端部轴向外侧所需的空间量,这使得支撑块的尺寸和复杂性被最小化,这将增加制造商的设计选择并允许使用更小、更简单、更坚固和更便宜的支撑块。在此所使用的表述“辊罩的外表面”旨在表示被配置为在连续铸造工艺期间与铸造金属铸坯(strand)接触的表面。表述“辊罩的长度”旨在表示从辊罩的一个端部(区域)到辊罩的另一端部区域测量的该外表面的长度。如在此所使用的表述“定位在轴向内侧”旨在表示外密封件以及第一轴承装置和第二轴承装置的整个轴向延伸部定位在辊罩的两个相对端部之间。表述“轴”旨在表示用于支撑一个或多个辊罩的至少一个非旋转杆(/棒)(bar)。轴的截面(/横截面)通常但不必须是圆形的。表述“轴”旨在表示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轧制线单元的辊罩的整个长度的单个轴,或者仅支撑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轧制线单元的辊罩的端部但确实穿过辊罩的整个长度的多个轴。应注意的是,表述“具有冷却剂管线的非旋转轴”不必须旨在表示具有单个冷却剂管线的非旋转轴。非旋转轴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任何数量的冷却剂管线。如在此所使用的表述“冷却剂通道”旨在表示可以容纳和/或引导(/传导)(conduct)冷却剂(诸如,水或任何其他流体(即,液体或气体)、或流体的混合物)的任何形状或尺寸的任何腔、孔或通路(passage)。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辊罩不必须是中空圆柱体,并且不必须具有连续或光滑的外表面。它可以具有任何均匀或不均匀、对称或不对称的形状、尺寸和/或截面(/横截面)。辊罩的外表面可以是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它可以具有没有明显(/可感知)的突起(/突出部)(projection)或凹陷(/凹口)(indentation)的平坦外表面或者包含明显的突起或凹陷的不平坦的外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流体入口定位在第一轴承装置与第二轴承装置之间,或者定位在这些内密封件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辊罩包括第一端部区域、第二端部区域以及在第一端部区域与第二端部区域之间的中央区域(/中心区域),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连续铸造设备的轧制线单元(24),其中,所述轧制线单元(24)包括辊罩(26)和非旋转轴(28),所述辊罩(26)具有两个端部,所述非旋转轴(28)包括冷却剂管线(29),其中,所述辊罩(26)通过定位在所述辊罩(26)的第一端部区域(ER1)中的第一轴承装置(30a)和定位在所述辊罩(26)的第二端部区域(ER2)中的第二轴承装置(30b)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非旋转轴(28)上,其特征在于,/n所述辊罩(26)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34),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34)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36),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入口(36)被配置为与所述冷却剂管线(29)流体连通,并且,/n所述轧制线单元(24)包括外密封件(32),所述外密封件(32)定位在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0a)和所述第二轴承装置(30b)中的每者的轴向外侧,其中,所述外密封件(32)以及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0a)和所述第二轴承装置(30b)定位在所述辊罩(26)的所述端部的轴向内侧。/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101 DE 102020200001.81.一种用于连续铸造设备的轧制线单元(24),其中,所述轧制线单元(24)包括辊罩(26)和非旋转轴(28),所述辊罩(26)具有两个端部,所述非旋转轴(28)包括冷却剂管线(29),其中,所述辊罩(26)通过定位在所述辊罩(26)的第一端部区域(ER1)中的第一轴承装置(30a)和定位在所述辊罩(26)的第二端部区域(ER2)中的第二轴承装置(30b)可旋转地安装在所述非旋转轴(28)上,其特征在于,
所述辊罩(26)包括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34),所述至少一个冷却剂通道(34)具有至少一个流体入口(36),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入口(36)被配置为与所述冷却剂管线(29)流体连通,并且,
所述轧制线单元(24)包括外密封件(32),所述外密封件(32)定位在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0a)和所述第二轴承装置(30b)中的每者的轴向外侧,其中,所述外密封件(32)以及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0a)和所述第二轴承装置(30b)定位在所述辊罩(26)的所述端部的轴向内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轧制线单元(24),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流体入口(36)定位在所述第一轴承装置(30a)与所述第二轴承装置(30b)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轧制线单元(24),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罩(26)被制造成一件式或多件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茨·约翰逊埃里克·米切尔
申请(专利权)人:斯凯孚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