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
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
技术介绍
现有换电站大多采用中间换电小车举升车辆并进行换电的方式,且车辆定位平台只能够对车辆进行横向对中定位,无法适用于不同轴距车型的车辆,存在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该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可实现车辆整体的举升以及对中调节,以便于换电操作,并且通过对车辆轴距的调整,以增大换电通用性,以便适用于更多不同车型车辆的换电。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包括:车辆前轮举升平台,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包括:前轮升降装置和前轮定位装置,所述前轮定位装置适于在横向和/或纵向上定位车辆前轮,所述前轮升降装置可升降地设置,所述前轮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前轮升降装置上且能够随所述前轮升降装置的升降而升降;车辆后轮举升平台,所述车辆后轮举升平台设置在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的后侧且与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前后正对,所述车辆后轮举升平台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包括:前轮升降装置(102)和前轮定位装置(103),所述前轮定位装置(103)适于在横向和/或纵向上定位车辆前轮,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可升降地设置,所述前轮定位装置(103)设置在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上且能够随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的升降而升降;/n车辆后轮举升平台(200),所述车辆后轮举升平台(200)设置在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的后侧且与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前后正对,所述车辆后轮举升平台(200)包括:后轮升降装置(20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包括:前轮升降装置(102)和前轮定位装置(103),所述前轮定位装置(103)适于在横向和/或纵向上定位车辆前轮,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可升降地设置,所述前轮定位装置(103)设置在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上且能够随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的升降而升降;
车辆后轮举升平台(200),所述车辆后轮举升平台(200)设置在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的后侧且与所述车辆前轮举升平台(100)前后正对,所述车辆后轮举升平台(200)包括:后轮升降装置(202)和后轮定位装置(203),所述后轮定位装置(203)适于在横向上定位车辆后轮,所述后轮升降装置(202)可升降地设置,所述后轮定位装置(203)设置在所述后轮升降装置(202)上且能够随所述后轮升降装置(202)的升降而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定位装置(103)包括:前轮纵向调整组件(104),所述前轮纵向调整组件(104)可纵向移动地设置在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上,且所述前轮纵向调整组件(104)能够随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的升降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定位装置(103)还包括:前轮横向调整组件(105),所述前轮横向调整组件(105)设置在所述前轮纵向调整组件(104)上,所述前轮横向调整组件(105)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成可相对所述前轮纵向调整组件(104)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举升平台(100)还包括:前框架本体(101),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可升降地设置在所述前框架本体(101)上,且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的至少一部分能够向上伸出所述前框架本体(10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框架本体(101)上设置有前升降凹槽(1011),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设置在所述前升降凹槽(1011)内,且至少部分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能够从所述前升降凹槽(1011)内伸出所述前框架本体(1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包括:前升降平台(1021)以及设置在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与所述前升降凹槽(1011)之间的第一伸缩支撑臂(1022)和第一升降机构(1023),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在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的上表面不高于所述前框架本体(101)的上表面,在所述前轮升降装置(102)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前框架本体(101)的上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支撑臂(1022)连接在前升降平台(1021)的底壁与所述前升降凹槽(1011)的底壁之间,多个所述第一伸缩支撑臂(1022)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的横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伸缩支撑臂(1022)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的纵向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轮纵向调整组件(104)包括:两侧的纵向调整平台(104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纵向调整平台(1041)纵向移动的第一纵向驱动组件(1042),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上形成有沿横向分布的两个容纳口,两个所述纵向调整平台(1041)分别可移动的设置在两个所述容纳口处,所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1042)设置在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车轮举升平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向驱动组件(1042)包括:第一驱动电机(10421)和第一连接杆(10422),所述第一连接杆(10422)连接在两个所述纵向调整平台(1041)之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10421)固定在所述前升降平台(1021)上且适于驱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0422)沿纵向移动,所述第一连接杆(10422)带动所述纵向调整平台(1041)沿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光,李鹏飞,郑飞鸽,刘文,刘伟超,
申请(专利权)人: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