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风专利>正文

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1205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针对烟草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烟田土壤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的一种原位修复方法,该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以食用菌采摘后的废弃菌棒为原料,经干燥、粉碎,得到富含菌丝残体的废菌糠颗粒;将废菌糠颗粒与泥炭营养土混配,制得土壤修复混合料,存储发酵后撒播至被有机氯和有机磷复合型农药污染的农田中;再借助深耕技术,将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与还田碎秸秆埋入土壤深层中。该原位修复方法工艺简便,经济实用,方便高效,能大大节省烟田复合型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的成本,并增强土壤微生物群落中酶的生物学活性,加快细菌分解农药残留的酶促反应过程,短时间完成修复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染土壤修复
,具体涉及针对烟草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烟田土壤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的一种原位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烟草是我国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及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根据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主办的中国农药信息网公布,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批准在烟草上登记并在有效期的农药共有133种有效成分,709个产品。其中杀虫剂有40种有效成分,321个产品;杀菌(线虫)剂有72种有效成分,267个产品;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21种有效成分,121个产品。其中不仅有DDT、DDD、DDE、艾氏剂、狄氏剂、六六六、林丹、七氯等难降解的有机氯农药残留,而且有敌敌畏、敌百虫、马拉硫磷、速灭磷、甲胺磷、乙酰甲胺磷、亚胺硫磷、虫线磷、特丁硫磷、甲拌磷、乙拌磷、异稻瘟净、磷胺、甲基毒死蜱、皮蝇磷、蝇毒磷、甲基立枯磷、甲基对硫磷、安硫磷、杀螟硫磷、对硫磷、乙基对硫磷、甲基嘧啶磷、乙基嘧啶磷、溴硫磷、乙基溴硫磷、丙溴磷、氯丙磷、氯唑磷等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表明,农药长期污染的土壤将会出现明显的酸化、板结、生物丰度下降、有毒有害成分在农产品中富集危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等问题。而烟草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烟田有机氯和有机磷复合型农药污染,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尤剧。近年来,国内外众多机构就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进行了不同深度的研究,并分别申请了各自的专利。但是针对烟草种植过程中造成的烟田有机氯和有机磷复合型农药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却鲜有涉及。北京观澜科技有限公司的《一种微生物菌肥制作方法、制得的微生物菌肥及复合微生物制剂》的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5110826B,其以抗生素菌渣为基料,经固体发酵制成微生物菌肥,用于解决目前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的问题。安徽农业大学的《用于农药污染土壤修复的微生物固定化颗粒的制备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为CN101701216B,其以多孔炭为主要载体材料,以纤维素、壳聚糖、海藻酸钠为辅助载体,制成假单胞菌属、芽孢杆菌属、动胶杆菌属、微球菌属等多菌种微生物的固定化颗粒,用于农药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河南科技大学的《一种生物修复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101947545B,其在待修复土壤中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菌剂,种植速生植物,利用丛枝菌根真菌和植物共生体系加速土壤有机磷农药污染的修复。福建农科院植保所的《一种利用胜红蓟修复土壤有机氯农药污染方法》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为CN102029284A,其利用胜红蓟可吸收并累积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氯农药的高富集特性,在播种或移植的栽培中重复种植胜红蓟,实现对土壤中有机氯农药的连续提取,减少土壤污染。大连民族学院所的《利用紫花苜蓿-有机氯农药降解菌联合修复有机氯农药污染土壤的方法》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公布号为CN102744250A,其通过播种包覆有机氯农药降解菌和苜蓿根瘤菌的菌剂的紫花苜蓿种子,让紫花苜蓿生长过程中吸附、分解、降解有机氯农药。苏州科技学院的《乙酰甲胺磷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申请公布号为CN102989760A,其通过向乙酰甲胺磷农药污染土壤中添加碱性物质和/或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的物质和/或通过电化学方法处理乙酰甲胺磷农药污染土壤,从而在所述土壤中生成足量的氢氧根与所述土壤中的乙酰甲胺磷发生降解反应,实现对土壤的修复。然而,上述农药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技术,要么对农药残留分解降解作用不明显,要么修复工艺复杂造价高,要么只针对单一类性农药污染,对烟田土壤有机氯和有机磷复合型农药污染的修复作用有限。现有技术中的农药污染土壤修复技术,之所以存在“对烟田土壤有机氯和有机磷复合型农药污染的修复作用有限”的问题,是因为多数技术源自于实验室研发或仅局限于对有机氯农药或有机磷农药单一污染型土壤的修复,缺乏对烟叶种植田块农药复合型污染现状的充分调研和针对性验证,相关修复技术或大而化之、或片面单一、或针对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能够对有机氯、有机磷农药残留充分分解降解,且修复工艺简单,修复成本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废菌糠颗粒制备:将食用菌采摘后的废弃菌棒干燥,然后粉碎,得到废菌糠颗粒;S2、土壤修复混合料制备:将泥炭营养土干燥,粉碎,然后将粉碎料与S1步骤制得的废菌糠颗粒混配,制得土壤修复混合料;S3、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的存储发酵:控制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的含水率,将土壤修复混合料堆存于常温环境库房中进行自然发酵;S4、实施土壤修复:在作物收获后,将发酵后的土壤修复混合料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后均匀撒布在田间,然后借助耕耘机械将土壤修复混合料、碎秸秆与表层土一起掩埋至土壤深层中,即为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优选的,所述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还包括S5步骤,修复效果跟踪监测:在修复实施后的第10~13月,采集已实施修复的土壤进行跟踪监测化验,如果土壤中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已经分别降低至修复前的30%和15%以下且已满足国家相关农药残留限值标准,则视为修复完成;否则,重复实施S4步骤,直至跟踪监测化验结果满足国家相关标准。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所述食用菌为香菇、平菇、木耳、银耳、金针菇、杨树菇、茶薪菇、灵芝或猴头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优选的,所述S1步骤中,收集袋栽食用菌采摘后的废弃菌棒,并使用菌棒破袋机将杂物分离,将破袋分离后的菌棒烘干或晾晒至含水率低于30%后,经粉碎机进行充分破碎,再将粉碎料经4-6目筛网进行筛分,筛上料返回粉碎机再次破碎,筛下料即为废菌糠颗粒。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所述泥炭营养土的重量份为所述废菌糠颗粒的1/5~1/4;所述泥炭营养土为木本泥炭营养土和/或草本泥炭营养土。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将泥炭营养土烘干或晾晒至含水率低于30%后,经粉碎机进行充分破碎,再将粉碎料经4-6目筛网进行筛分,筛上料返回粉碎机再次破碎,筛下料与废菌糠颗粒一起投入滚筒混合机进行混配,然后经制粒机制成粒径为2-3mm的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控制土壤修复混合料的含水率不低于20%且不高于30%的状态下,将土壤修复混合料堆存于温度不低于10℃且不高于30℃的常温环境库房中进行自然发酵;其堆存时间为1~3个月,堆存厚度为30~50cm。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在作物收获后,通过加装布料器的收割机或秸秆粉碎还田机,将发酵后的土壤修复混合料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后均匀撒布在田间,然后借助耕耘机械将土壤修复混合料、碎秸秆与表层土一起掩埋至土壤深层中,即为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所述耕耘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nS1、废菌糠颗粒制备:将食用菌采摘后的废弃菌棒干燥,然后粉碎,得到废菌糠颗粒;/nS2、土壤修复混合料制备:将泥炭营养土干燥,粉碎,然后将粉碎料与S1步骤制得的废菌糠颗粒混配,制得土壤修复混合料;/nS3、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的存储发酵:控制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的含水率,将土壤修复混合料堆存于常温环境库房中进行自然发酵;/nS4、实施土壤修复:在作物收获后,将发酵后的土壤修复混合料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后均匀撒布在田间,然后借助耕耘机械将土壤修复混合料、碎秸秆与表层土一起掩埋至土壤深层中,即为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n

【技术特征摘要】
20210120 CN 20211007616381.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S1、废菌糠颗粒制备:将食用菌采摘后的废弃菌棒干燥,然后粉碎,得到废菌糠颗粒;
S2、土壤修复混合料制备:将泥炭营养土干燥,粉碎,然后将粉碎料与S1步骤制得的废菌糠颗粒混配,制得土壤修复混合料;
S3、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的存储发酵:控制土壤修复混合料颗粒的含水率,将土壤修复混合料堆存于常温环境库房中进行自然发酵;
S4、实施土壤修复:在作物收获后,将发酵后的土壤修复混合料与粉碎后的秸秆混合后均匀撒布在田间,然后借助耕耘机械将土壤修复混合料、碎秸秆与表层土一起掩埋至土壤深层中,即为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还包括S5步骤,修复效果跟踪监测:在修复实施后的第10~13月,采集已实施修复的土壤进行跟踪监测化验,如果土壤中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已经分别降低至修复前的30%和15%以下且已满足国家相关农药残留限值标准,则视为修复完成;否则,重复实施S4步骤,直至跟踪监测化验结果满足国家相关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所述食用菌为香菇、平菇、木耳、银耳、金针菇、杨树菇、茶薪菇、灵芝或猴头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烟田有机氯、有机磷农药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步骤中,收集袋栽食用菌采摘后的废弃菌棒,并使用菌棒破袋机将杂物分离,将破袋分离后的菌棒烘干或晾晒至含水率低于30%后,经粉碎机进行充分破碎,再将粉碎料经4-6目筛网进行筛分,筛上料返回粉碎机再次破碎,筛下料即为废菌糠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风
申请(专利权)人:杨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