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土壤修复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输送箱、进料口、筛分网、输送装置、检测箱、输出装置、输入箱、返回箱、输入装置、分隔箱、抵板、液压杆、主温度器和副温度器,进料口位于输送箱的上表面,筛分网位于进料口的内壁滑动连接,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输送装置。本装置通过采用输送螺旋和注药口的设计,通过在输送螺旋两端设置注油口与注水口,使得土壤在经过第一输送螺旋的时候处于加热状态,而经过第二输送螺旋的时候处于冷却状态,确保土壤里面的污染有机物可以快速清除,随后通过注药口注入重金属固化稳定化药剂液体,使得土壤里面的重金属得以固化,通过两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修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土壤修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土壤修复
,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环境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城市中原有的工业污染项目都需要进行搬迁,搬迁后的车间厂房用地,由于长时间的工业生产,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此类工业用地一般会进行二次开发,或做商业住宅,或做公共用地,存在直接与人体接触的风险,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全面的修复和安全管控。城市工业地块的土壤污染一般伴随着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复合污染,以往的修复技术往往是先修复有机污染,再对重金属污染进行修复,造成修复效率低,修复效果不好,且较为浪费资源,不利于对土壤的有效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高效修复土壤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输送箱、进料口、筛分网、输送装置、检测箱、输出装置、输入箱、返回箱、输入装置、分隔箱、抵板、液压杆、主温度器和副温度器,所述进料口位于输送箱的上表面,所述筛分网位于进料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检测箱与输送箱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设置有输出装置,所述输入箱位于输送箱的下方,所述返回箱位于输入箱的下方,所述返回箱与输入箱固定连接,所述返回箱的内壁设置有输入装置,所述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分隔箱,所述抵板与分隔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抵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螺旋,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一输送螺旋与输送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贯穿输送箱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螺旋,所述第二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输送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贯穿支撑柱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内壁设置有隔板。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注药口,所述注药口位于检测箱的上表面,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检测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箱,所述输出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螺旋,所述输出螺旋的一端与齿轮相啮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装置包括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位于返回箱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输入螺旋,所述返回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有第三输送螺旋,所述第三输送螺旋与返回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的下表面滑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丝杆,所述丝杆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载物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箱的表面设置有气体检测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板与输送箱内壁滑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温度器与副温度器分别位于输送箱的表面设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返回箱的一端设置有收集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输入螺旋与返回箱转动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物板与检测箱滑动连接。上述复合土壤修复装置,通过采用输送螺旋和注药口的设计,通过在输送螺旋两端设置注油口与注水口,使得土壤在经过第一输送螺旋的时候处于加热状态,而经过第二输送螺旋的时候处于冷却状态,确保土壤里面的污染有机物可以快速清除,随后通过注药口注入重金属固化稳定化药剂液体,使得土壤里面的重金属得以固化,通过两者相结合大大提高了土壤的修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减震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减震底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照明灯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照明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合土壤修复装置的照明灯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为解决如何高效修复土壤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输送箱、进料口、筛分网、输送装置、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输送箱、进料口、筛分网、输送装置、检测箱、输出装置、输入箱、返回箱、输入装置、分隔箱、抵板、液压杆、主温度器和副温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位于输送箱的上表面,所述筛分网位于进料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检测箱与输送箱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设置有输出装置,所述输入箱位于输送箱的下方,所述返回箱位于输入箱的下方,所述返回箱与输入箱固定连接,所述返回箱的内壁设置有输入装置,所述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分隔箱,所述抵板与分隔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抵板的内壁滑动连接;/n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螺旋,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一输送螺旋与输送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贯穿输送箱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螺旋,所述第二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输送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贯穿支撑柱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内壁设置有隔板;/n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注药口,所述注药口位于检测箱的上表面,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检测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输出箱,所述输出箱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输出螺旋,所述输出螺旋的一端与齿轮相啮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土壤修复装置,包括输送箱、进料口、筛分网、输送装置、检测箱、输出装置、输入箱、返回箱、输入装置、分隔箱、抵板、液压杆、主温度器和副温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口位于输送箱的上表面,所述筛分网位于进料口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输送装置,所述检测箱与输送箱固定连接,所述检测箱的内壁设置有输出装置,所述输入箱位于输送箱的下方,所述返回箱位于输入箱的下方,所述返回箱与输入箱固定连接,所述返回箱的内壁设置有输入装置,所述输送箱的内壁设置有分隔箱,所述抵板与分隔箱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液压杆位于抵板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螺旋,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表面开设有出油口,所述第一输送螺旋与输送箱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注油口,所述注油口贯穿输送箱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输送螺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输送螺旋,所述第二输送螺旋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与输送箱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内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注水口贯穿支撑柱内壁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输送箱内壁设置有隔板;
所述输出装置包括注药口,所述注药口位于检测箱的上表面,所述检测箱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端设置有齿轮,所述检测箱的下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雨晴,杨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润土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