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2012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包括基材层、透气层、亲肤层、抗菌层和防水层,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所述亲肤层设置于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所述抗菌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材层由经纱和纬纱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夹角为90°,所述经纱和纬纱的间隙为透气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水透气性均得到了提高,保证了面料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
本技术涉及面料
,尤其涉及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防水透气面料是面料领域的一类重要组成,现有防水面料只是在面料本体的正反面都设置防水层,影响面料的透气性,而且面料本体的经纱和纬纱的编织力度过大,从而影响面料本体的透气性。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水透气面料只是在面料本体的正反面都设置防水层,影响面料的透气性,而且面料本体的经纱和纬纱的编织力度过大,从而影响面料本体的透气性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包括基材层、透气层、亲肤层、抗菌层和防水层,所述透气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下表面,所述亲肤层设置于所述透气层的下表面,所述抗菌层设置于所述基材层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的上表面;所述基材层由经纱和纬纱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经纱和纬纱的夹角为90°,所述经纱和纬纱的间隙为透气缝隙。优选的,所述透气层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所述透气层采用纺织棉材料。优选的,所述亲肤层采用天然纤维材料。优选的,所述抗菌层采用尼龙抗菌材料。优选的,所述防水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经纱和纬纱的间距为0.5-0.8mm。优选的,所述抗菌层采用抗菌液浸泡的方式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通过设置在基材层下侧的透气层,且透气层上设置有透气孔,能够保证面料的透气性能,且经纱和纬纱之间存在间隙,保证了基材层的通透性,以及通过设有的防水层,能够保证面料本体具备较高防水性。2、该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通过设有的抗菌层,且抗菌层采用抗菌液浸泡的方式制作而成,从而能够保证面料的抗菌效果。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防水透气性均得到了提高,保证了面料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基材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透气层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经纱和纬纱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材层;2、透气层;3、亲肤层;4、抗菌层;5、防水层;6、经纱;7、纬纱;8、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4,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包括基材层1、透气层2、亲肤层3、抗菌层4和防水层5,透气层2设置于基材层1的下表面,亲肤层3设置于透气层2的下表面,抗菌层4设置于基材层1的上表面,防水层5设置于抗菌层4的上表面;基材层1由经纱6和纬纱7交替编织而成,经纱6和纬纱7的夹角为90°,经纱6和纬纱7的间隙为透气缝隙,经纱6和纬纱7的间距为0.5-0.8mm,保证了基材层1的通透性。透气层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8,透气层2采用纺织棉材料。亲肤层3采用天然纤维材料,增加了面料与人体之间的舒适度。抗菌层4采用尼龙抗菌材料,抗菌层4采用抗菌液浸泡的方式制作而成,能够保证面料的抗菌效果。防水层5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能够增加面料的防水性能。本技术中,使用时,通过设置在基材层1下侧的透气层2,且透气层2上设置有透气孔8,能够保证面料的透气性能,且经纱6和纬纱7之间存在间隙,保证了基材层1的通透性,以及通过设有的防水层5,能够保证面料本体具备较高防水性,通过设有的抗菌层4,且抗菌层4采用抗菌液浸泡的方式制作而成,从而能够保证面料的抗菌效果,通过设有的亲肤层3,且亲肤层3采用天然纤维材料制成,增加了面料与人体之间的舒适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包括基材层(1)、透气层(2)、亲肤层(3)、抗菌层(4)和防水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2)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的下表面,所述亲肤层(3)设置于所述透气层(2)的下表面,所述抗菌层(4)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层(5)设置于所述抗菌层(4)的上表面;/n所述基材层(1)由经纱(6)和纬纱(7)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经纱(6)和纬纱(7)的夹角为90°,所述经纱(6)和纬纱(7)的间隙为透气缝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包括基材层(1)、透气层(2)、亲肤层(3)、抗菌层(4)和防水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2)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的下表面,所述亲肤层(3)设置于所述透气层(2)的下表面,所述抗菌层(4)设置于所述基材层(1)的上表面,所述防水层(5)设置于所述抗菌层(4)的上表面;
所述基材层(1)由经纱(6)和纬纱(7)交替编织而成,所述经纱(6)和纬纱(7)的夹角为90°,所述经纱(6)和纬纱(7)的间隙为透气缝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透气功能性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2)的表面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透气孔(8),所述透气层(2)采用纺织棉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明
申请(专利权)人:晋江市维丰织造漂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