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662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8
一种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属于餐厨/余垃圾处理领域。包括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处理机本体(5);垃圾由垃圾箱提升机送入粉碎机上的进料斗,进行粉碎。粉碎后,落入餐厨(余)机本体的搅拌仓中。同时由加药装置处理机本体中加入复合菌,通过喷头喷洒在搅拌仓内。具有处理量较大、处理成本低、全自动运行人工干预小、占地面积小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餐厨/余垃圾处理领域,是关于一种用于处理餐厨/余垃圾的设备。
技术介绍
餐厨(余)垃圾指饮食中所需食物得来源生料及成品(熟食)或残留物。餐厨(余)垃圾的主要特点是有机物和水分含量高、易腐烂,且容易滋长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餐厨(余)垃圾处理不当容易污染环境、危害人体健康、传播疾病,是城市环境一个重要污染源。目前,我国大力推广和开展垃圾分类制度,餐厨(余)垃圾得有效处理问题越来越引起政府和人们的关注。一般而言,餐厨(余)垃圾得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随同生活垃圾一道储运焚烧、填埋。焚烧易产生二噁英,而且餐厨(余)垃圾含水高,热值低,影响焚烧效率;餐厨(余)垃圾中高盐、油等成分复杂,填埋也会造成二次污染,且侵占土地。这两种处理方式对环境都有较大的危害,不是处理餐厨(余)的有效方式。餐厨(余)垃圾通过居民分类存放后,因为居民小区分布广且数量大,造成收储困难且费用高昂,在此背景下,小型餐厨(余)垃圾一体化就地处理设备越来越受人们重视,在现有餐厨(余)垃圾的处理设备主要有两种类型:粉碎式处理机和微生物分解式处理机。粉碎式处理机将餐厨(余)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道,破碎后的餐余垃圾易堵塞下水管道,且增加污水厂处理负担。微生物分解式处理机产生得残渣可以直接用作肥料,但分解会产生难闻的气体,造成空气污染;且需要人工对垃圾进行二次分选,剔除不能降解的物质,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肮脏恶劣。在环境保护日益严竣常态化的背景下,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关系到垃圾能不能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垃圾还不能实现严格分类,分类后其它垃圾类型占比较大,给现有就地处理餐厨(余)垃圾设备带来了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城市小区、农村乡村规模的处理餐厨(余)垃圾的一体化处理装置,能够克服现有餐厨(余)处理机存在的的缺点,该装置通过生物反应,可有效降解餐厨(余)垃圾的有机质,产生的降解液可无害直排城市污水管网,实现餐厨(余)垃圾在未能严格分类投放的情况下,在小区就地减量化处理,具有处理量较大、处理成本低、全自动运行人工干预小、占地面积小等特点。本技术提供一种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包括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处理机本体(5);处理机本体(5)包括搅拌仓(6)、搅拌装置(7)、搅拌电机(8)、排渣口(9)、废水收集槽(10)、排液口(11)、加药装置(12)及PLC控制系统。所述处理机本体(5)外形呈长方体,搅拌仓(6)设计成卧式空仓,布置在处理机本体(5)内的一侧;所述搅拌仓(6)的底部设置筛孔,搅拌仓(6)底部的下方为废水收集槽(10),使得经微生物降解后的废水由筛孔流至废水收集槽(10);所述废水收集槽(10)底部呈倾斜布置,一端位置相对较高,一端位置相对较低,相对较低的一端设有排液口(11),使得废水经排液口(11)排出;所述搅拌装置(7)位于搅拌仓(6)内,搅拌装置(7)包括搅拌轴(71)、搅拌桨叶(72),搅拌轴(71)轴长方向与搅拌仓(6)的长度方向一致,搅拌轴(71)横穿搅拌仓(6)长度方向两端的端板,多个搅拌桨叶(72)分别固定在拌轴(71)上,搅拌桨叶成螺旋排列,具有搅拌推流作用,搅拌轴(71)与搅拌电机(8)固定连接,由搅拌电机(8)驱动搅拌轴(71)转动;搅拌仓(6)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设有排渣口(9),搅拌装置(7)能够将不易降解的混入餐厨/余垃圾的其它废物推至排渣口(9)排出;搅拌仓(6)的外侧面设有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采用电加热带;加药装置(12)位于搅拌仓(6)外部,加药装置(12)与喷头(121)通过管路连接,多个喷头(121)位于搅拌仓(6)内上部,用于将药液均匀喷洒在搅拌仓(6)内;PLC控制系统置于搅拌仓(6)外的控制箱内(13);在搅拌仓(6)的上方设有进料斗(14),进料斗的下端口设有粉碎机(3),粉碎电机(4)与粉碎机(3)固定连接,粉碎电机(4)驱动或带动粉碎机(3)工作;处理机本体(5)外设有垃圾箱提升机(1),垃圾箱提升机(1)用于将垃圾运送至进料斗。PLC控制系统与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搅拌电机(8)、加药装置(12)等连接,用于控制各部件工作的启停。所述搅拌装置(7)包括搅拌轴(71)和搅拌桨叶(72),搅拌轴上装有轴套(73),搅拌桨叶(72)通过自身带有的圆环套在轴套(73)上进行固定连接,搅拌轴(71)、轴套(73)及搅拌桨叶(72)圆环套通过紧定螺钉(74)固定;轴套(73)上有突出的筋板。搅拌轴(71)与端板之间设有填料密封装置,填料密封装置由压环(131)、石棉盘根(132)及填料箱(133)组成;搅拌轴(71)外周为压环(131)、石棉盘根(132),在压环(131)、石棉盘根(132)外为填料箱(133)。加药装置(12),用于加载复合菌菌剂,菌剂通过加药装置(12)送入搅拌仓顶部,通过喷头(121)喷洒在搅拌仓(6)内。处理机本体(5)外侧面上设有触摸屏(141)用于触摸操作,触摸屏(141)与PLC控制系统连接。搅拌仓(6)的底部截面为弧形结构。附图说明图1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外观图;图2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立面剖视图;图3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侧面剖视图;图4搅拌轴与桨叶连接详图;图5搅拌轴与搅拌仓侧板密封图;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处理机本体(5)、搅拌仓(6)、搅拌装置(7)、搅拌电机(8)、排渣口(9)、废水收集槽(10)、排液口(11)、加药装置(12)、控制箱(13)、进料斗(14)、搅拌轴(71)、搅拌桨叶(72)、轴套(73)、紧定螺钉(74)、喷头(121)、压环(131)、石棉盘根(132)、填料箱(133)、触摸屏(1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想鉴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结构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处理餐厨(余)垃圾的微生物降解装置,设计日处理能力1000Kg~5000Kg,可供一个2000~10000户左右的小区使用。包括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处理机本体5。处理机本体5包括搅拌仓6、搅拌装置7、搅拌电机8、排渣口9、废液收集槽10、排液口11、加药装置12、加热装置2及PLC控制系统和远程监控系统。餐厨(余)垃圾由垃圾箱提升机1送入粉碎机3上的进料斗,进行粉碎。餐厨(余)垃圾由粉碎机3粉碎后,落入餐厨(余)机本体5的搅拌仓6中。同时由加药装置12向餐厨(余)处理机本体5中加入复合菌,复合菌通过喷头喷洒在搅拌仓6内。处理机本体5呈方形,搅拌仓6设计成卧式,布置在处理)机本体的一侧。所述搅拌仓6的底部设置筛孔,经微生物降解后的废水由筛孔流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处理机本体(5);/n处理机本体(5)包括搅拌仓(6)、搅拌装置(7)、搅拌电机(8)、排渣口(9)、废水收集槽(10)、排液口(11)、加药装置(12)及PLC控制系统;/n所述处理机本体(5)外形呈长方体,搅拌仓(6)设计成卧式空仓,布置在处理机本体(5)内的一侧;所述搅拌仓(6)的底部设置筛孔,搅拌仓(6)底部的下方为废水收集槽(10),使得经微生物降解后的废水由筛孔流至废水收集槽(10);所述废水收集槽(10)底部呈倾斜布置,一端位置相对较高,一端位置相对较低,相对较低的一端设有排液口(11),使得废水经排液口(11)排出;所述搅拌装置(7)位于搅拌仓(6)内,搅拌装置(7)包括搅拌轴(71)、搅拌桨叶(72),搅拌轴(71)轴长方向与搅拌仓(6)的长度方向一致,搅拌轴(71)横穿搅拌仓(6)长度方向两端的端板,多个搅拌桨叶(72)分别固定在拌轴(71)上,搅拌桨叶成螺旋排列,具有搅拌推流作用,搅拌轴(71)与搅拌电机(8)固定连接,由搅拌电机(8)驱动搅拌轴(71)转动;搅拌仓(6)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设有排渣口(9),搅拌装置(7)能够将不易降解的混入餐厨/余垃圾的其它废物推至排渣口(9)排出;搅拌仓(6)的外侧面设有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采用电加热带;加药装置(12)位于搅拌仓(6)外部,加药装置(12)与喷头(121)通过管路连接,多个喷头(121)位于搅拌仓(6)内上部,用于将药液均匀喷洒在搅拌仓(6)内;PLC控制系统置于搅拌仓(6)外的控制箱内(13);/n在搅拌仓(6)的上方设有进料斗(14),进料斗的下端口设有粉碎机(3),粉碎电机(4)与粉碎机(3)固定连接,粉碎电机(4)驱动或带动粉碎机(3)工作;处理机本体(5)外设有垃圾箱提升机(1),垃圾箱提升机(1)用于将垃圾运送至进料斗;/nPLC控制系统与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搅拌电机(8)、加药装置(12)等连接,用于控制各部件工作的启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餐厨/余垃圾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箱提升机(1)、加热装置(2)、粉碎机(3)、粉碎电机(4)、处理机本体(5);
处理机本体(5)包括搅拌仓(6)、搅拌装置(7)、搅拌电机(8)、排渣口(9)、废水收集槽(10)、排液口(11)、加药装置(12)及PLC控制系统;
所述处理机本体(5)外形呈长方体,搅拌仓(6)设计成卧式空仓,布置在处理机本体(5)内的一侧;所述搅拌仓(6)的底部设置筛孔,搅拌仓(6)底部的下方为废水收集槽(10),使得经微生物降解后的废水由筛孔流至废水收集槽(10);所述废水收集槽(10)底部呈倾斜布置,一端位置相对较高,一端位置相对较低,相对较低的一端设有排液口(11),使得废水经排液口(11)排出;所述搅拌装置(7)位于搅拌仓(6)内,搅拌装置(7)包括搅拌轴(71)、搅拌桨叶(72),搅拌轴(71)轴长方向与搅拌仓(6)的长度方向一致,搅拌轴(71)横穿搅拌仓(6)长度方向两端的端板,多个搅拌桨叶(72)分别固定在拌轴(71)上,搅拌桨叶成螺旋排列,具有搅拌推流作用,搅拌轴(71)与搅拌电机(8)固定连接,由搅拌电机(8)驱动搅拌轴(71)转动;搅拌仓(6)长度方向一端的下部设有排渣口(9),搅拌装置(7)能够将不易降解的混入餐厨/余垃圾的其它废物推至排渣口(9)排出;搅拌仓(6)的外侧面设有加热装置(2),加热装置(2)采用电加热带;加药装置(12)位于搅拌仓(6)外部,加药装置(12)与喷头(121)通过管路连接,多个喷头(121)位于搅拌仓(6)内上部,用于将药液均匀喷洒在搅拌仓(6)内;PLC控制系统置于搅拌仓(6)外的控制箱内(13);
在搅拌仓(6)的上方设有进料斗(14),进料斗的下端口设有粉碎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显利遆丽军任艳军高彦宁王静静李因亮安斌峰胥朝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