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及真空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6597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及真空防护装置,属于真空防护技术领域。所述真空防护罩包括防护内罩以及多层套于防护内罩的防护套管。在实验加热过程中,通过将真空防护罩内的空气排出,能够降低实验物在加热过程中与空气反应或受到空气污染的风险,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并且,防护内罩与防护套筒之间以及防护套筒与防护套筒之间可相对滑动,从而使真空防护罩可以上下伸缩来扩大真空防护罩的内部空间,以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实验物在加热时的防护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能够对加热过程中的实验物进行保护,提高实验准确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实验室设备成本,减少对实验仪器摆放空间的占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及真空防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真空防护
,尤其是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及真空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实验室通常采用加热台对实验物进行加热。但是很多实验室里的加热台都是暴露在空气中的,在对实验物加热时,实验物可能会与空气反应或受到空气污染,导致实验结果受到影响。因此有必要增设防护罩保护实验物。但是由于实验物的体积不一样,通常需要准备多种型号的防护罩,这不仅增加了实验室的设备成本,同时占用了实验仪器的摆放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及真空防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包括:开有真空吸嘴的防护内罩以及多层套于防护内罩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内罩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罩小部、内罩锥台以及内罩大部,所述内罩大部的侧面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内罩筋条,所述防护套筒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有套筒筋槽,所述内罩筋条滑动设于套筒筋槽内;所述防护内罩与防护套筒之间相对滑动使真空防护罩上下伸缩来扩大真空防护罩的内部空间。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套筒的数量为2个,所述防护套筒包括套于防护内罩的第一套筒以及套于第一套筒的第二套筒。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套筒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小部、第一锥台以及第一大部;所述第二套筒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小部、第二锥台以及第二大部;所述第二大部的内径等于第一大部的外径;所述第一大部的内径等于内罩大部的外径;所述内罩锥台、第一锥台以及第二锥台在高度方向具有设定的距离;通过提升防护内罩使内罩锥台与第一锥台抵触并使第一套筒一起提升,从而增加真空防护罩的内部空间,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实验物在加热过程中的防护需求。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内罩锥台、第一锥台以及第二锥台的锥度相等;通过此设置使内罩锥台的上锥面与第一锥台的下锥面以及第一锥台的上锥面与第二锥台的下锥面完全贴合,从而提高真空防护罩的气密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套筒外部侧壁靠近底部的一端设有环形部;通过此设置能够增大第二套筒的底部与加热台的接触面积,提高真空防护罩的气密性。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大部侧面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第一筋条,所述第二大部的侧面内壁沿竖直方向开有数量与第一筋条的数量相等的第二筋槽,所述第一筋条位于第二筋槽内;通过此设置能够避免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之间相互转动,从而降低第二套管与第一套管的磨损。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装置,包括权利要求上述实施例中的真空防护罩。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真空防护装置还包括真空泵以及真空管,所述真空泵通过真空管与真空防护罩的连接;在真空防护装置使用时,将真空防护罩放置于加热台上并罩住需要加热的实验物,通过真空泵将真空防护罩内的空气排出,从而降低实验物与空气反应或受到空气污染的风险。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包括防护内罩以及多层套于防护内罩的防护套管。在实验加热过程中,通过真空防护罩对实验物进行保护;通过将真空防护罩内的空气排出,能够降低实验物在加热过程中与空气反应或受到空气污染的风险,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并且,防护内罩与防护套筒之间以及防护套筒与防护套筒之间可相对滑动,从而使真空防护罩可以上下伸缩来扩大真空防护罩的内部空间,以适应不同体积大小的实验物在加热时的防护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能够对加热过程中的实验物进行保护,提高实验准确性;同时,还能够降低实验室设备成本,减少对实验仪器摆放空间的占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仰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伸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中的各标注为:真空防护罩1、防护内罩11、真空吸嘴111、内罩小部112、内罩锥台113、内罩大部114、内罩筋条115、防护套筒12、第一套筒121、第一小部1211、第一锥台1212、第一大部1213、第一筋条12131、第二套筒122、第二小部1221、第二锥台1222、第二大部1223、第二筋槽12231、环形部1224、套筒筋槽123、真空泵2、真空管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经研究发现,在实验室中为了防止实验物在加热过程中与空气反应或受到空气的污染,通常需要增设防护罩以保护实验物。但是,由于实验物的体积尺寸存在差异,通常需要准备多种型号的防护罩,不仅增加了实验室的设备成本;同时,过多的防护罩也极大占用了实验室中实验仪器的摆放空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1以及真空防护装置。如图1所示,该真空防护装置包括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1、真空泵2以及真空管3。真空泵2通过真空管3与真空防护罩1连接。在使用时,将真空防护罩1放置于加热台上,并使真空防护罩1罩住需要加热的实验物,然后通过真空泵2将真空防护罩1内的空气抽出。在加热台对实验物加热时,真空防护罩1对实验物进行防护;同时,由于真空防护罩1内的大部分空气被抽出,能够降低实验物与空气反应或者受到空气污染的风险。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真空防护罩1包括防护内罩11以及多层防护套筒12。防护内罩11的顶部开有真空吸嘴111。真空管3的一端插于该真空吸嘴111实现与防护内罩11的连接。防护套筒12套于防护内罩11。防护内罩1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罩小部112、内罩锥台113以及内罩大部114,内罩大部114的侧面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多个内罩筋条115,防护套筒12的侧面内壁沿竖直方向开有数量与内罩筋条115的数量相等的套筒筋槽123,内罩筋条115位于套筒筋槽123内对防护内罩11进行周向限制,使防护内罩11与防护套筒12只能上下滑动,从而使真空防护罩1可以上下伸缩。而当防护内罩11被向上提升后,防护内罩11原先占用的空间就被腾空出来,进而扩大真空防护罩1的内部空间,从而实现较大体积或者较大尺寸的实验物的防护需求。具体的,结合图2和图4,为了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更好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采用2个防护套筒12,这2个防护套筒12为第一套筒121以及第二套筒122。其中,第一套筒121套于防护内罩11,第二套筒122套于第一套筒121。其中,防护内罩11的内罩小部112的外径小于内罩大部114的外径。第一套筒121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小部1211、第一锥台1212以及第一大部1213,第一小部1211的外径小于第一大部1213的外径。第二套筒122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小部1221、第二锥台1222以及第二大部1223,第二小部1221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有真空吸嘴的防护内罩以及多层套于防护内罩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内罩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罩小部、内罩锥台以及内罩大部,所述内罩大部的侧面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内罩筋条,所述防护套筒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有套筒筋槽,所述内罩筋条滑动设于套筒筋槽内;所述防护内罩与防护套筒之间相对滑动使真空防护罩上下伸缩来扩大真空防护罩的内部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热台的真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开有真空吸嘴的防护内罩以及多层套于防护内罩的防护套筒;所述防护内罩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内罩小部、内罩锥台以及内罩大部,所述内罩大部的侧面外壁沿竖直方向设有内罩筋条,所述防护套筒的内壁沿竖直方向开有套筒筋槽,所述内罩筋条滑动设于套筒筋槽内;所述防护内罩与防护套筒之间相对滑动使真空防护罩上下伸缩来扩大真空防护罩的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套筒的数量为2个,所述防护套筒包括套于防护内罩的第一套筒以及套于第一套筒的第二套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防护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小部、第一锥台以及第一大部;所述第二套筒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二小部、第二锥台以及第二大部;所述第二大部的内径等于第一大部的外径;所述第一大部的内径等于内罩大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泽洋胡颖飞户庆远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