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48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程水文技术领域的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储水箱,储水箱的上端设置有盖子,盖子的上端面设置有绳子,绳子上套接有空心球,空心球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扣,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杆,储水箱的下端设置有拉绳,拉绳的下端连接有铅坠,盖子的外表面对立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筒,滤筒的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滤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突出筒,能够避免尺寸较大的杂质将出水管进行堵塞,保证装置安全使用的同时,也能够便于对装置的清理,便于装置的下次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
本技术涉及工程水文
,具体为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
技术介绍
水文地质勘察主要在野外进行,工作的结果需要提交水文地质勘察报告并附有相应的图件。根据目的、任务、要求和比例尺的不同,水文地质勘察可分为综合性的水文地质普查和专门性的水文地质勘探两类,水文地质勘察常用的装置就是取样装置。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920350176.8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具体内容为:用于容纳控制器的防水箱,所述防水箱内设有用于对控制器和进水阀提供电能的电池。所述防水箱的外侧涂有防水涂层,可以避免由于谁呀过大损坏控制器,同时防水箱的外侧也设有与压强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键,控制键用于调节压强传感器的预设值以用于调节进水阀打开的深度,方便取水。这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在使用时进入储水箱内部的大尺寸杂物容易堵塞出水管,且使用之后难以将储水箱的内部进行清理,不方便装置的下次使用,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在使用时进入储水箱内部的大尺寸杂物容易堵塞出水管,且使用之后难以将储水箱的内部进行清理,不方便装置的下次使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上端设置有盖子,所述盖子的上端面设置有绳子,所述绳子上套接有空心球,所述空心球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扣,所述储水箱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杆,所述储水箱的下端设置有拉绳,所述拉绳的下端连接有铅坠,所述盖子的外表面对立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所述储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滤筒,所述滤筒的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滤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突出筒,所述储水箱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球体。优选的,所述球体的直径大于连接杆的横截面直径,所述连接杆插接在突出筒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球体可形变,所述球体与突出筒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连接杆与突出筒之间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滤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刷条,两个所述侧刷条呈对立设置。优选的,所述滤筒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下刷条,所述下刷条的与储水箱的底端面接触。优选的,所述盖子与储水箱之间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之后,工作人员可拿住横杆将滤筒转动,进而侧刷条与下刷条能够对储水箱的内壁进行清理,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的清理,避免杂质存在影响装置的下次取样操作,之后再将滤筒用力由储水箱的内部拿出,进而便能够将滤筒进行清理,也能够避免尺寸较大的杂质将出水管进行堵塞,保证装置安全使用的同时,也能够便于对装置的清理。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盖子与进水阀的结合视图;图3为本技术滤筒与横杆的结合视图;图4为本技术侧刷条与下刷条的结合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储水箱;2、空心球;3、绳子;4、回收杆;5、盖子;6、进水阀;7、出水管;8、出水阀;9、拉绳;10、铅坠;11、滤筒;12、横杆;13、突出筒;14、连接杆;15、球体;16、侧刷条;17、下刷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储水箱1,储水箱1的上端设置有盖子5,盖子5的上端面设置有绳子3,绳子3上套接有空心球2,空心球2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扣,储水箱1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杆4,储水箱1的下端设置有拉绳9,拉绳9的下端连接有铅坠10,盖子5的外表面对立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6,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7,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8,盖子5与储水箱1之间螺纹连接;储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滤筒11,滤筒11的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12,滤筒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突出筒13,储水箱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球体15,球体15的直径大于连接杆14的横截面直径,连接杆14插接在突出筒13的内部,球体15可形变,球体15与突出筒13的内壁紧密贴合,连接杆14与突出筒13之间滑动连接。滤筒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侧刷条16,两个侧刷条16呈对立设置,滤筒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下刷条17,下刷条17的与储水箱1的底端面接触。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通过回收杆4将绳子3放线,使储水桶1投入到水中,通过空心球2能够限制取样的深度,通过盖子5内部设置的控制器和压强传感器来控制进水阀6的打开,是水流进入储水箱1的内部,将样本取样好之后,通过回收杆4将储水箱1拉回,之后打开出水阀8将储水箱1内部的样本取出以备检测,在使用之后,工作人员可拿住横杆12将滤筒11转动,进而侧刷条16与下刷条17能够对储水箱1的内壁进行清理,方便工作人员对装置的清理,避免杂质存在影响装置的下次取样操作,之后再将滤筒11用力由储水箱1的内部拿出,进而便能够将滤筒11进行清理,也能够避免尺寸较大的杂质将出水管7进行堵塞,保证装置安全使用的同时,也能够便于对装置的清理。本技术所采用的控制器、压强传感器、进水阀6、活动扣与出水阀之间的相互配合使用过程以及连接关系均采用本技术提供的背景资料所给出的,并且配合本技术的说明书的阐述,所属
人员能得出其使用过程,并且得到相应的使用效果,故没有一一公开。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设置有盖子(5),所述盖子(5)的上端面设置有绳子(3),所述绳子(3)上套接有空心球(2),所述空心球(2)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扣,所述储水箱(1)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杆(4),所述储水箱(1)的下端设置有拉绳(9),所述拉绳(9)的下端连接有铅坠(10),所述盖子(5)的外表面对立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6),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8);/n所述储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滤筒(11),所述滤筒(11)的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12),所述滤筒(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突出筒(13),所述储水箱(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球体(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包括储水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1)的上端设置有盖子(5),所述盖子(5)的上端面设置有绳子(3),所述绳子(3)上套接有空心球(2),所述空心球(2)的上端设置有活动扣,所述储水箱(1)的上方设置有回收杆(4),所述储水箱(1)的下端设置有拉绳(9),所述拉绳(9)的下端连接有铅坠(10),所述盖子(5)的外表面对立两侧的位置均设置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6),所述进水管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7),所述出水管(7)上设置有出水阀(8);
所述储水箱(1)的内部设置有滤筒(11),所述滤筒(11)的内部上端位置固定连接有横杆(12),所述滤筒(11)的下端面固定连接有突出筒(13),所述储水箱(1)的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所述连接杆(1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球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用的取样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黄友亮蒋波明智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雄图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