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暖宫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341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暖宫贴,旨在解决撕下暖宫贴时很容易导致衣物表面出现损坏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暖宫贴,包括暖宫贴本体,暖宫贴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暖宫贴本体的两侧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朝向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远离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连接结构,实现暖宫贴本体与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连接与分离,通过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之间的配合工作,实现暖宫贴本体与人体之间的固定与分离,避免直接粘连在衣物上,导致撕下后损坏衣物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暖宫贴
本技术涉及医用外敷药贴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暖宫贴。
技术介绍
暖宫贴是专为女性研制的产后护理产品,利用热敷理疗以达到为女性暖宫的效用。暖宫贴有活血化瘀,温经止痛,调和气血,治疗炎症,养护卵巢,促进子宫收缩,全面调理女性生殖系统的功效。公开号为CN21069796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卫生暖宫贴,包括暖宫贴本体,暖宫贴本体包括亲肤层、外表层和粘接层,粘接层分布在外表层的外侧,亲肤层内侧还设置有护垫层,亲肤层和外表层之间由内至外依次设置有发热料体层、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第一隔离层和第二隔离层一个为透气膜层、另一个为流延膜层,透气膜层上开设有若干微孔,第二隔离层内分布多个第一隔离层,每个第一隔离层内形成发热料腔,发热料腔内填充有发热料体层。上述方案利用护垫层将发热料体层与皮肤隔开,保证发热温度传递的同时又可避免敏感人群的皮肤过敏,护垫层增加了使用者使用的舒适性。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上述方案需要将暖空贴本体通过粘接层粘连在衣物上使用,在撕下时很容易导致衣物表面出现损坏,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暖宫贴,利用连接结构,实现暖宫贴本体与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连接与分离,通过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之间的配合工作,实现暖宫贴本体与人体之间的固定与分离,避免直接粘连在衣物上,导致撕下后损坏衣物的表面。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暖宫贴,包括暖宫贴本体,所述暖宫贴本体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暖宫贴本体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的另一端朝向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远离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利用连接结构分别将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一端与暖宫贴本体的两侧连接,接着将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缠绕在人体的腰部,之后将第一连接带上的魔术贴勾面以及第二连接带上的魔术贴毛面相互连接,实现将暖宫贴本体固定在人体上的目的,而需要将暖宫贴本体取下时,只需使第一连接带上的魔术贴勾面与第二连接带上的魔术贴毛面相互分离,接着解开连接结构将暖宫贴本体与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相互分离即可,简单便捷,并且不会损坏衣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一端上的固定块以及固定连接在暖宫贴本体两侧边上的卡块,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卡块插入的燕尾槽,所述燕尾槽的顶端与外界导通,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将燕尾槽与外界隔绝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端与固定块铰接,所述挡板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固定块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暖宫贴本体两侧边上的卡块插入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上固定块的燕尾槽内,之后转动挡板,利用卡扣将挡板与固定块连接,从而实现卡块与固定块的相互连接,以此实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以及固定块之间的相互连接,并且燕尾槽的结构能够避免卡块沿着燕尾槽宽度方向偏移,挡板则避免卡块沿燕尾槽长度方向偏移,以此避免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卡块与固定块的连接出现松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卡块与固定块均采用硅胶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胶化学性质稳定,并且能够提高卡块、固定块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卡块卡在燕尾槽内时更加牢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暖宫贴本体的厚度与固定块的厚度相等。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因暖宫贴本体与固定块厚度不同导致卡块与固定块连接后的暖宫贴本体与固定块表面的不平整,引起使用时的不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内掺有纳米银离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抗菌效果,使用时更加安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利用连接结构,实现暖宫贴本体与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的连接与分离,通过魔术贴毛面以及魔术贴勾面之间的配合工作,实现暖宫贴本体与人体之间的固定与分离,避免直接粘连在衣物上,导致撕下后损坏衣物的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图4为图2中的B处放大图。图中:1、暖宫贴本体;2、第一连接带;3、第二连接带;4、魔术贴勾面;5、魔术贴毛面;6、固定块;7、卡块;8、燕尾槽;9、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一种新型暖宫贴,如图1-图4所示,包括暖宫贴本体1,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带2的另一端朝向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4,第二连接带3的另一端远离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5,首先利用连接结构分别将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的一端与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连接,接着将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缠绕在人体的腰部,之后将第一连接带2上的魔术贴勾面4以及第二连接带3上的魔术贴毛面5相互连接,实现将暖宫贴本体1固定在人体上的目的,而需要将暖宫贴本体1取下时,只需使第一连接带2上的魔术贴勾面4与第二连接带3上的魔术贴毛面5相互分离,接着解开连接结构将暖宫贴本体1与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相互分离即可,简单便捷,并且不会损坏衣物;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一端上的固定块6以及固定连接在暖宫贴本体1两侧边上的卡块7,固定块6上开设有卡块7插入的燕尾槽8,燕尾槽8的顶端与外界导通,固定块6上设有用于将燕尾槽8与外界隔绝的挡板9,挡板9的一端与固定块6铰接,挡板9的另一端通过卡扣与固定块6连接,将暖宫贴本体1两侧边上的卡块7插入到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上固定块6的燕尾槽8内,之后转动挡板9,利用卡扣将挡板9与固定块6连接,从而实现卡块7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暖宫贴,包括暖宫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所述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2)的另一端朝向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4),所述第二连接带(3)的另一端远离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暖宫贴,包括暖宫贴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所述第一连接带(2)与第二连接带(3)的一端分别通过连接结构与暖宫贴本体(1)的两侧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2)的另一端朝向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勾面(4),所述第二连接带(3)的另一端远离人体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毛面(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暖宫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带(2)、第二连接带(3)一端上的固定块(6)以及固定连接在暖宫贴本体(1)两侧边上的卡块(7),所述固定块(6)上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汇康医药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