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穿刺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31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腔穿刺鞘,包括鞘管主体以及安装在鞘管主体内的扩张器,所述鞘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尾插,所述尾插一端设有若干个尾插支管,所述尾插支管内均设有供穿刺器具插入的尾插支腔,所述尾插支腔与扩张器的内腔连通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腔穿刺鞘在使用时,手术器具穿过尾插,由于尾插支管设有多个,可以使不同的器械同时进入体内,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和碰撞,避免手术操作中对固定的切口处穿刺管发生牵扯或撕裂,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另外,不同的器械同时进入且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和碰撞,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穿刺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的
,具体是一种多腔穿刺鞘。
技术介绍
由于腔内修复手术对人体的损伤较小,并发症少,在心血管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穿刺鞘作为该类手术的辅助器械,配合导引导管或导丝建立通道,使导丝可以到达准确位置并释放支架,最终将支架系统沿着导丝到达病变位置或靶点位置并释放,已达到修复病变血管的目的。穿刺鞘在这个过程中可以用于固定在患者切口上,鞘管外壁与切口紧密配合实现密封,同时提供了器械可以进入人体的通道。穿刺过程中通常需要多种器械同时进入体内,很容易出现器械间的干扰和碰撞,使手术操作很容易对固定在切口处的穿刺套管发生牵扯或撕裂,从而产生患者失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腔穿刺鞘,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腔穿刺鞘,包括鞘管主体以及安装在鞘管主体内的扩张器,所述鞘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尾插,所述尾插包括尾插本体,所述尾插本体一端设有若干个尾插支管,所述尾插支管内均设有供穿刺器具插入的尾插支腔,所述尾插支腔与扩张器的内腔连通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鞘管主体包括鞘管、软管、右外壳和左外壳,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围合在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软管布设在安装腔内,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鞘管接头,所述鞘管固定在鞘管接头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软管接头,所述扩张器贯穿鞘管、鞘管接头、软管和软管接头设置,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上均设有相对于软管倾斜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相对于软管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槽之间安装有可沿导向槽滑动的滚轮,当滚轮靠近软管方向滑动时,滚轮挤压软管,此时软管处于关闭状态,当滚轮远离软管方向滑动时,软管处于打开状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之间套接有外壳套环。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的内底部均设有支撑台面,所述软管布设在支撑台面的上端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鞘管接头和鞘管衔接处的外周套接有应力释放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内壁设有围合形成的限位内环,所述限位内环的内径为d1,所述软管接头的外径为d2,d1<d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扩张器的尺寸为18F、20F或22F。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插支管的数量为两个、三个或四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插本体靠近软管接头的一侧设有包裹在软管接头外周的密封套管。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尾插本体靠近软管接头的一侧设有插接在软管接头内的插头,所述插头上设有若干个插孔,所述插孔与尾插支腔一一对应连通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穿刺使用的手术器具穿过尾插,由于尾插支管设有多个,可以使不同的器械同时进入体内,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和碰撞,避免手术操作中对固定的切口处穿刺管发生牵扯或撕裂,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另外,不同的器械同时进入且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和碰撞,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2、由滚轮沿着导向槽滑动,当滚轮靠近软管方向滑动时,滚轮挤压软管,此时软管处于关闭状态,当滚轮远离软管方向滑动时,软管处于打开状态,如此方便了软管的通断,减少了使用和更换器械时的出血量,保证了穿刺处的气密性。3、支撑台面的设置,使得软管受到滚轮挤压时,软管远离滚轮一侧的受力更均匀,软管通断的效果更好。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多腔穿刺鞘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多腔穿刺鞘的侧视图;图3为图2中A-A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所述多腔穿刺鞘中鞘管主体的爆炸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所述多腔穿刺鞘中尾插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所述多腔穿刺鞘中鞘管主体的侧视图。图中:1、鞘管主体;101、右外壳;102、左外壳;103、软管;104、软管接头;105、滚轮;106、应力释放管;107、外壳套环;108、鞘管接头;109、导向槽;110、支撑台面;111、限位凸起;112、限位内环;113、鞘管;2、扩张器;3、尾插;301、密封套管;302、尾插本体;303、尾插支管;304、尾插支腔;305、插孔;306、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多腔穿刺鞘,包括鞘管主体1以及安装在鞘管主体1内的扩张器2,鞘管主体1的一端设有尾插3,尾插3包括尾插本体302,尾插本体302的一端设有若干个尾插支管303,尾插支管303内均设有供穿刺器具插入的尾插支腔304,尾插支腔304与扩张器2的内腔连通设置。在具体手术时,穿刺使用的手术器具穿过尾插3,由于尾插支管303设有多个,可以使不同的器械同时进入体内,且相互之间不会发生干扰和碰撞,避免手术操作中对固定的切口处穿刺管发生牵扯或撕裂,保证了手术的安全性,另外,不同的器械同时进入且相互之间不会干扰和碰撞,同时也提高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降低了手术操作的难度。在本实施例中,鞘管主体1包括鞘管113、软管103、右外壳101和左外壳102,右外壳101和左外壳102围合在其内部形成安装腔,软管103布设在安装腔内,软管103的一端设有鞘管接头108,鞘管113固定在鞘管接头108上,软管103的另一端设有软管接头104,扩张器2贯穿鞘管113、鞘管接头108、软管103和软管接头104设置,右外壳101和左外壳102上均设有相对于软管103倾斜设置的导向槽109,导向槽109相对于软管103对称设置,导向槽109之间安装有可沿导向槽109滑动的滚轮105,当滚轮105靠近软管103方向滑动时,滚轮105挤压软管103,此时软管103处于关闭状态,当滚轮105远离软管103方向滑动时,软管103处于打开状态。由滚轮105沿着导向槽109滑动,当滚轮105靠近软管103方向滑动时,滚轮105挤压软管103,此时软管103处于关闭状态,当滚轮105远离软管103方向滑动时,软管103处于打开状态,如此方便了软管的通断,减少了使用和更换器械时的出血量,保证了穿刺处的气密性。在本实施例中,右外壳101和左外壳102之间套接有外壳套环107。外壳套环107的设置方便了右外壳101和左外壳102的拆卸和安装,方便了右外壳101和左外壳102的拆卸清洗。为了使软管103受到滚轮105挤压时,软管103远离滚轮105一侧的受力更均匀,软管103通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腔穿刺鞘,包括鞘管主体以及安装在鞘管主体内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尾插,所述尾插包括尾插本体,所述尾插本体一端设有若干个尾插支管,所述尾插支管内均设有供穿刺器具插入的尾插支腔,所述尾插支腔与扩张器的内腔连通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穿刺鞘,包括鞘管主体以及安装在鞘管主体内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主体的一端设有尾插,所述尾插包括尾插本体,所述尾插本体一端设有若干个尾插支管,所述尾插支管内均设有供穿刺器具插入的尾插支腔,所述尾插支腔与扩张器的内腔连通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腔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管主体包括鞘管、软管、右外壳和左外壳,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围合在其内部形成安装腔,所述软管布设在安装腔内,所述软管的一端设有鞘管接头,所述鞘管固定在鞘管接头上,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设有软管接头,所述扩张器贯穿鞘管、鞘管接头、软管和软管接头设置,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上均设有相对于软管倾斜设置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相对于软管对称设置,所述导向槽之间安装有可沿导向槽滑动的滚轮,当滚轮靠近软管方向滑动时,滚轮挤压软管,此时软管处于关闭状态,当滚轮远离软管方向滑动时,软管处于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穿刺鞘,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外壳和左外壳之间套接有外壳套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腔穿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乐杨云鹤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源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