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钢圈内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198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钢圈内衣,涉及女士内衣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衣穿戴过程中透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该无钢圈内衣包括罩杯本体、下扒、后比、承托部、肩带和提托部,罩杯本体均设置有多个蜂窝状透气孔,提托部罩设在罩杯本体和肩带外侧,其由下扒位置处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并与后比连接,提托部上设置有与蜂窝状透气孔相连通的镂空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承托部对胸部下侧进行承托,且通过肩带和提托部进行双重提托,极大地增加了胸部的稳定性,且通过设置蜂窝状透气孔和镂空结构,极大地提高了内衣的透气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提高内衣的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钢圈内衣
本技术涉及女士内衣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钢圈内衣。
技术介绍
女士内衣是女性贴身所穿的衣物,最重要的就是内衣的舒适度。传统的运动内衣设置有钢圈,由于钢圈是由钢丝特质而成,具有很强的硬度,但穿在身上后内衣与胸部紧紧贴合,使得胸部与内衣之间的汗液和热量聚集在皮肤表面,不能及时排出,透气效果较差,而且为保证承托效果,罩杯杯体较厚,汗液积聚在皮肤表面和衣物表面后,长时间的潮湿会在内衣布料上滋生大量的细菌,穿戴效果不好。此外,无钢圈内衣对乳房缺少保护和支撑,特别是B以上的罩杯,承托力不稳定。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内衣穿戴过程中透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已成为本领域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钢圈内衣,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内衣穿戴过程中透气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无钢圈内衣,包括:一对罩杯本体,均设置有多个蜂窝状透气孔;设置于所述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钢圈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n一对罩杯本体(1),均设置有多个蜂窝状透气孔(2);/n设置于所述罩杯本体(1)下部的下扒(3)和设置于所述罩杯本体(1)两侧的后比(4);/n设置于所述罩杯本体(1)与所述下扒(3)之间的承托部(5);/n连接所述罩杯本体(1)和所述后比(4)的肩带(6);/n罩设在所述罩杯本体(1)和所述肩带(6)外侧的弹性的提托部(7),其由所述下扒(3)位置处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后比(4)连接,所述提托部(7)上设置有与所述蜂窝状透气孔(2)相连通的镂空结构(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钢圈内衣,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对罩杯本体(1),均设置有多个蜂窝状透气孔(2);
设置于所述罩杯本体(1)下部的下扒(3)和设置于所述罩杯本体(1)两侧的后比(4);
设置于所述罩杯本体(1)与所述下扒(3)之间的承托部(5);
连接所述罩杯本体(1)和所述后比(4)的肩带(6);
罩设在所述罩杯本体(1)和所述肩带(6)外侧的弹性的提托部(7),其由所述下扒(3)位置处沿竖向向上延伸设置并与所述后比(4)连接,所述提托部(7)上设置有与所述蜂窝状透气孔(2)相连通的镂空结构(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圈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本体(1)包括杯体(9)和设置于所述杯体(9)两侧的编织布层(10),多个所述蜂窝状透气孔(2)设置于所述杯体(9)上,所述编织布层(10)在任一所述蜂窝状透气孔(2)处均设置有多个编织微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钢圈内衣,其特征在于,所述罩杯本体(1)的上部和侧部之间连接有用于避免溢杯的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的材质为透气纱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奇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香蜜闺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