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鸿清专利>正文

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1134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包括有U形支撑架、控制屏、电动导轨和底部分离系统等;底部分离系统与升降系统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能够将营养钵与需要移植的幼植进行分离,且分离的过程简单有效,很好地代替了人工,且在分离过程中不会损伤到幼植的根部,有效地提高了移植的存活率,极大地提高了生产价值,保障了种植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
技术介绍
营养钵指含有较多营养物质的、培育作物幼苗用的钵状物,用泥土或泥炭、肥料和水等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放入制钵器具内制成,也有用塑料颗粒经过吹塑加工制作而成,目前市场上应用的营养钵大多为塑料营养钵,其质地多为塑料制作,纸杯大小的多用于育种、育苗、花盆大小的多用于温室种植。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保肥作用,干旱时节具有保水作用;用营养钵育种、育苗便于集中培育和移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广泛用于花卉、蔬菜、瓜果等农业种植。使用营养钵其实是相对于苗圃地育苗而出现的一种容器育苗方法。在幼植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将幼植从营养钵种移植出来到其它地方进行种植,然而在移植时,需要先将营养钵去除,因为它会限制植物的根部生长,因此需要人工将其去除,但是在人工去除的过程中,通常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在去除的过程中极其容易损伤到植物根部,从而会导致在后期种植时降低植物的存活率,使其种植效益下降。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在幼植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需要将幼植从营养钵种移植出来到其它地方进行种植,然而在移植时,需要先将营养钵去除,因为它会限制植物的根部生长,因此需要人工将其去除,但是在人工去除的过程中,通常会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在去除的过程中极其容易损伤到植物根部,从而会导致在后期种植时降低植物的存活率,使其种植效益下降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包括有U形支撑架、控制屏、电动导轨、底部分离系统、升降系统和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U形支撑架与控制屏相连接;U形支撑架与电动导轨相连接;U形支撑架与升降系统相连接;U形支撑架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相连接;电动导轨与底部分离系统相连接;底部分离系统与升降系统相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底部分离系统包括有输送板、第一U形包裹块、第二U形包裹块、第一电动推杆、第二电动推杆、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转动圆盘、滑动圆盘、弧形刀片和限位环;输送板与电动导轨进行滑动连接;输送板通过连接块同时与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进行固接;输送板与第一电机进行固接;输送板与转动圆盘进行转动连接;第一U形包裹块与第一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二U形包裹块与第二电动推杆相连接;第一电机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转动圆盘进行固接;转动圆盘与滑动圆盘进行固接;转动圆盘与限位环进行固接;滑动圆盘上表面设置有可以转动的圆珠;滑动圆盘与弧形刀片进行固接;滑动圆盘与限位环进行固接;弧形刀片在滑动圆盘上圆形阵列等距设置有三组。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升降系统包括有第三传动轮、第四传动轮、第一传动杆、第三电动推杆、第一滑套、第一锥齿轮、第五传动轮、第六传动轮、第四电动推杆、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七传动轮、第八传动轮、第一丝杆、第二丝杆、第一光杆、第二光杆、第一承接板、第二承接板、第二传动杆和第二滑套;第三传动轮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相连接;第三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与第一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第一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通过轴承板与第一滑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套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当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均不啮合时,则第三锥齿轮不进行转动,当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不啮合时,第三锥齿轮正转,当第三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不啮合,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时,此时第三锥齿轮反转;第五传动轮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相连接;第五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通过轴承板与第二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二滑套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与第一丝杆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与第二丝杆进行固接;第一丝杆与U形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与第一承接板进行旋接;第二丝杆与U形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与第二承接板进行旋接;第一光杆通过连接块与U形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光杆与第一承接板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杆通过连接块与U形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光杆与第二承接板进行滑动连接。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包括有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二电机、第九传动轮、第十传动轮、第三传动杆、第一L形固定架、第三滑套、第五电动推杆、第四锥齿轮、第五锥齿轮、第四传动杆、第一扇形切刀、第十一传动轮、第五传动杆、第二L形固定架、第四滑套、第六电动推杆、第六锥齿轮、第七锥齿轮、第二扇形切刀、第十二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第十四传动轮、第十五传动轮、第六传动杆、第八锥齿轮、第九锥齿轮、第七传动杆、第五滑套、第七电动推杆、第一平齿轮、第八电动推杆、第一锥形刺柱、第二平齿轮、第十六传动轮、第八传动杆、第十锥齿轮、第十一锥齿轮、第九传动杆、第九电动推杆、第六滑套、第三平齿轮、第十电动推杆、第二锥形刺柱、第四平齿轮和第十传动杆;第一固定板通过支架与U形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二电机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与第六传动杆通过连接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七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一固定板与第七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与第八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一锥形刺柱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块与U形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二电机进行固接;第二固定板与第八传动杆通过连接块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九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与第九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固定板与第十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固定板通过连接块与第二锥形刺柱进行滑动连接;第二电机输出轴同时与第九传动轮、第十一传动轮、第十三传动轮和第十四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九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十传动轮与第三传动杆进行固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一L形固定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三传动杆与第三滑套进行滑动连接;第一L形固定架与U形支撑架进行固接;第一L形固定架与第二传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套通过轴承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转动连接;第三滑套与第四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五电动推杆与第一L形固定架进行固接;第四锥齿轮不与第五锥齿轮啮合时,第五锥齿轮不转动,当第五电动推杆伸缩带动与之相连接的第三滑套运动,即带动与第三滑套固接的第四锥齿轮运动,直到第四锥齿轮与第五锥齿轮啮合,第五锥齿轮转动;第五锥齿轮与第四传动杆进行固接;第四传动杆与U形支撑架进行转动连接;第四传动杆与第一扇形切刀进行固接;第十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十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五传动杆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包括有U形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动导轨(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底部分离系统(4)、升降系统(5)和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U形支撑架(1)与控制屏(2)相连接;U形支撑架(1)与电动导轨(3)相连接;U形支撑架(1)与升降系统(5)相连接;U形支撑架(1)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相连接;电动导轨(3)与底部分离系统(4)相连接;底部分离系统(4)与升降系统(5)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包括有U形支撑架(1)、控制屏(2)和电动导轨(3),其特征是,还包括有底部分离系统(4)、升降系统(5)和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U形支撑架(1)与控制屏(2)相连接;U形支撑架(1)与电动导轨(3)相连接;U形支撑架(1)与升降系统(5)相连接;U形支撑架(1)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相连接;电动导轨(3)与底部分离系统(4)相连接;底部分离系统(4)与升降系统(5)相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其特征是,底部分离系统(4)包括有输送板(401)、第一U形包裹块(402)、第二U形包裹块(403)、第一电动推杆(404)、第二电动推杆(405)、第一电机(406)、第一传动轮(407)、第二传动轮(408)、转动圆盘(409)、滑动圆盘(4010)、弧形刀片(4011)和限位环(4012);输送板(401)与电动导轨(3)进行滑动连接;输送板(401)通过连接块同时与第一电动推杆(404)和第二电动推杆(405)进行固接;输送板(401)与第一电机(406)进行固接;输送板(401)与转动圆盘(409)进行转动连接;第一U形包裹块(402)与第一电动推杆(404)相连接;第二U形包裹块(403)与第二电动推杆(405)相连接;第一电机(406)输出轴与第一传动轮(407)进行固接;第一传动轮(4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408)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408)与转动圆盘(409)进行固接;转动圆盘(409)与滑动圆盘(4010)进行固接;转动圆盘(409)与限位环(4012)进行固接;滑动圆盘(4010)上表面设置有可以转动的圆珠;滑动圆盘(4010)与弧形刀片(4011)进行固接;滑动圆盘(4010)与限位环(4012)进行固接;弧形刀片(4011)在滑动圆盘(4010)上圆形阵列等距设置有三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其特征是,升降系统(5)包括有第三传动轮(501)、第四传动轮(502)、第一传动杆(503)、第三电动推杆(504)、第一滑套(505)、第一锥齿轮(506)、第五传动轮(507)、第六传动轮(508)、第四电动推杆(509)、第二锥齿轮(5010)、第三锥齿轮(5011)、第七传动轮(5012)、第八传动轮(5013)、第一丝杆(5014)、第二丝杆(5015)、第一光杆(5016)、第二光杆(5017)、第一承接板(5018)、第二承接板(5019)、第二传动杆(5020)和第二滑套(5021);第三传动轮(501)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相连接;第三传动轮(501)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四传动轮(502)进行传动连接;第四传动轮(502)与第一传动杆(503)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503)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503)与第一滑套(505)进行滑动连接;第三电动推杆(504)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进行固接;第三电动推杆(504)通过轴承板与第一滑套(505)进行转动连接;第一滑套(505)与第一锥齿轮(506)进行固接;当第三锥齿轮(5011)与第一锥齿轮(506)和第二锥齿轮(5010)均不啮合时,则第三锥齿轮(5011)不进行转动,当第三锥齿轮(5011)与第一锥齿轮(506)啮合,第三锥齿轮(5011)与第二锥齿轮(5010)不啮合时,第三锥齿轮(5011)正转,当第三锥齿轮(5011)与第一锥齿轮(506)不啮合,第三锥齿轮(5011)与第二锥齿轮(5010)啮合时,此时第三锥齿轮(5011)反转;第五传动轮(507)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相连接;第五传动轮(507)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六传动轮(508)进行传动连接;第六传动轮(508)与第二传动杆(5020)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509)通过轴承板与第二传动杆(5020)进行固接;第四电动推杆(509)与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进行固接;第二锥齿轮(5010)与第二滑套(5021)进行固接;第三锥齿轮(5011)与第一丝杆(5014)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5012)与第一丝杆(5014)进行固接;第七传动轮(5012)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八传动轮(5013)进行传动连接;第八传动轮(5013)与第二丝杆(5015)进行固接;第一丝杆(5014)与U形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丝杆(5014)与第一承接板(5018)进行旋接;第二丝杆(5015)与U形支撑架(1)进行转动连接;第二丝杆(5015)与第二承接板(5019)进行旋接;第一光杆(5016)通过连接块与U形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光杆(5016)与第一承接板(5018)进行滑动连接;第二光杆(5017)通过连接块与U形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二光杆(5017)与第二承接板(5019)进行滑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动拆除营养钵且防根部损伤的幼苗移植装置,其特征是,营养钵破损分离系统(6)包括有第一固定板(601)、第二固定板(602)、第二电机(603)、第九传动轮(604)、第十传动轮(605)、第三传动杆(606)、第一L形固定架(607)、第三滑套(608)、第五电动推杆(609)、第四锥齿轮(6010)、第五锥齿轮(6011)、第四传动杆(6012)、第一扇形切刀(6013)、第十一传动轮(6014)、第五传动杆(6015)、第二L形固定架(6016)、第四滑套(6017)、第六电动推杆(6018)、第六锥齿轮(6019)、第七锥齿轮(6020)、第二扇形切刀(6021)、第十二传动轮(6022)、第十三传动轮(6023)、第十四传动轮(6024)、第十五传动轮(6025)、第六传动杆(6026)、第八锥齿轮(6027)、第九锥齿轮(6028)、第七传动杆(6029)、第五滑套(6030)、第七电动推杆(6031)、第一平齿轮(6032)、第八电动推杆(6033)、第一锥形刺柱(6034)、第二平齿轮(6035)、第十六传动轮(6036)、第八传动杆(6037)、第十锥齿轮(6038)、第十一锥齿轮(6039)、第九传动杆(6040)、第九电动推杆(6041)、第六滑套(6042)、第三平齿轮(6043)、第十电动推杆(6044)、第二锥形刺柱(6045)、第四平齿轮(6046)和第十传动杆(6047);第一固定板(601)通过支架与U形支撑架(1)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601)与第二电机(603)进行固接;第一固定板(601)与第六传动杆(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鸿清
申请(专利权)人:刘鸿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