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04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包括壳体和摄像机本体,壳体前端固定安装有防眩玻璃,壳体内壁固定有滑轨,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滑块固定于摄像机本体侧面且滑块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定位的定位螺栓,壳体前端通过前后限位机构、左右限位机构与防眩光挡板可拆卸连接,防眩光挡板上安装有格栅,格栅上开设有摄像孔,防眩光挡板上位于摄像孔周围设有补光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
本技术涉及摄像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
技术介绍
眩光是一种不良的光线照明现象,当光源的亮度很高或背景与视野中心的亮度差比较大的时候,就会产生眩光现象。眩光在逆光拍摄的时候比较常见,通常表现为耀斑、光纤甚至是雾化,眩光还会导致照片的对比度降低,拍摄的图片会产生光照不均,光源位置呈雾状,其他位置较暗,这会对车辆的违法信息采集造成影响。降低图像采集时的眩光,能够提高采集违法车辆信息的准确性。高清智能摄像机是设置于道路上用于抓拍车辆及驾驶人员特征信息的工具,现有的摄像机一般不具有抑制眩光的功能,影响违法车辆信息的采集。现有的补光灯偏光效果比较差,产生光斑的强度是从一侧向另一侧渐变,光斑亮度不均,如此形成的偏光光斑不利于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包括壳体和摄像机本体,所述壳体前端固定安装有防眩玻璃,所述壳体内壁固定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固定于摄像机本体侧面且所述滑块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定位的定位螺栓;所述壳体前端通过前后限位机构、左右限位机构与防眩光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眩光挡板上安装有格栅,所述格栅上开设有摄像孔,所述防眩光挡板上位于摄像孔周围设有补光灯;所述摄像机本体上设有防眩光镜头组件,所述防眩光镜头组件包括设于摄像机本体内部前端的镜头支架,所述镜头支架内部设有透光腔,所述镜头支架内部卡接有镜头组件,所述透光腔内壁位于镜头组件前方固定有防眩光组件。优选地,所述前后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前端的挂架,以及开设于防眩光挡板上与挂架配合的卡口。优选地,所述左右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前端侧面的卡块,所述防眩光挡板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壁通过弹簧与卡架相连,所述卡架与卡块卡合。优选地,所述挂架的截面呈“L”形,且所述挂架相对固定于防眩玻璃两侧的壳体上。优选地,所述格栅呈正方形且设置于防眩光挡板的中心位置,所述摄像孔开设于格栅的中心位置。优选地,所述补光灯以摄像孔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优选地,所述透光腔呈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圆台状,且所述防眩光组件沿透光腔内壁均匀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防眩光组件为向内延展的圆环形。优选地,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对光线处理、对成像结果有贡献的透光部,以及对光线没有作用、用于安装固定的连接部,所述镜头支架内壁开设有与连接部卡接的环形卡槽。(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能够利用滑轨、滑块调节摄像机本体在壳体内的位置,以防出现拍摄暗角;防眩光挡板上的格栅能够使入射光线产生干涉,避免由外界物体反射产生的入射光线造成眩光,光线通过防眩玻璃进入防眩光镜头组件时,透光腔内壁的防眩光组件能够对入射光线形成漫反射,使得入射光线弥散至不同方向,进一步降低眩光对成像造成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防眩光挡板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左右限位机构与卡块配合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摄像机本体上的防眩光镜头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壳体1和摄像机本体2,壳体1前端固定安装有防眩玻璃5,壳体1内壁固定有滑轨3,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滑块4固定于摄像机本体2侧面且滑块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定位的定位螺栓。利用滑轨3、滑块4调节摄像机本体2在壳体1内的位置,以防出现拍摄暗角。壳体1前端通过前后限位机构、左右限位机构与防眩光挡板7可拆卸连接,防眩光挡板7上安装有格栅10,格栅10上开设有摄像孔11,防眩光挡板7上位于摄像孔11周围设有补光灯12。格栅10呈正方形且设置于防眩光挡板7的中心位置,摄像孔11开设于格栅10的中心位置。前后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前端的挂架6,以及开设于防眩光挡板7上与挂架6配合的卡口8。挂架6的截面呈“L”形,且挂架6相对固定于防眩玻璃5两侧的壳体1上。左右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前端侧面的卡块9,防眩光挡板7侧面开设有凹槽13,凹槽13内壁通过弹簧14与卡架15相连,卡架15与卡块9卡合。防眩玻璃5采用对玻璃表面蚀刻“粗化”处理,形成凹凸不平的粗表面,光线投射在防眩玻璃5上,漫反射至人眼,能够降低反射率,保护眼睛不受光线刺激。通过前后限位机构、左右限位机构能够非常方便地对防眩光挡板7进行安装拆卸,防眩光挡板7上的格栅10能够使入射光线产生干涉,避免由外界物体反射产生的入射光线造成眩光。补光灯12以摄像孔11为圆心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设置,使得补光灯12产生的光强均匀分布在摄像孔11周围,以防产生偏光光斑。补光灯12主要在夜间使用,其亮度可以通过采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调整。摄像机本体2上设有防眩光镜头组件,防眩光镜头组件包括设于摄像机本体2内部前端的镜头支架16,镜头支架16内部设有透光腔21,镜头支架16内部卡接有镜头组件,透光腔21内壁位于镜头组件前方固定有防眩光组件20。镜头组件包括对光线处理、对成像结果有贡献的透光部19,以及对光线没有作用、用于安装固定的连接部18,镜头支架16内壁开设有与连接部18卡接的环形卡槽17。透光腔21呈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圆台状,且防眩光组件20沿透光腔21内壁均匀间隔设置。防眩光组件20为向内延展的圆环形。光线通过防眩玻璃5进入防眩光镜头组件时,透光腔21内壁的防眩光组件20能够对入射光线形成漫反射,使得入射光线弥散至不同方向,进一步降低眩光对成像造成的影响。由于透光腔21呈截面积逐渐增大的圆台状,因此经过防眩光组件20形成漫反射的光线具有更加广阔的“运动空间”,可以使得光线更加分散。镜头组件利用光学特性,离子工艺,采用镍、银等金属材料,在真空环境下使得这些金属处于高速运动离子状态,附着在镜头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摄像机本体(2),所述壳体(1)前端固定安装有防眩玻璃(5),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固定于摄像机本体(2)侧面且所述滑块(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定位的定位螺栓;/n所述壳体(1)前端通过前后限位机构、左右限位机构与防眩光挡板(7)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眩光挡板(7)上安装有格栅(10),所述格栅(10)上开设有摄像孔(11),所述防眩光挡板(7)上位于摄像孔(11)周围设有补光灯(12);/n所述摄像机本体(2)上设有防眩光镜头组件,所述防眩光镜头组件包括设于摄像机本体(2)内部前端的镜头支架(16),所述镜头支架(16)内部设有透光腔(21),所述镜头支架(16)内部卡接有镜头组件,所述透光腔(21)内壁位于镜头组件前方固定有防眩光组件(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摄像机本体(2),所述壳体(1)前端固定安装有防眩玻璃(5),所述壳体(1)内壁固定有滑轨(3),所述滑轨(3)上滑动连接有滑块(4),所述滑块(4)固定于摄像机本体(2)侧面且所述滑块(4)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定位的定位螺栓;
所述壳体(1)前端通过前后限位机构、左右限位机构与防眩光挡板(7)可拆卸连接,所述防眩光挡板(7)上安装有格栅(10),所述格栅(10)上开设有摄像孔(11),所述防眩光挡板(7)上位于摄像孔(11)周围设有补光灯(12);
所述摄像机本体(2)上设有防眩光镜头组件,所述防眩光镜头组件包括设于摄像机本体(2)内部前端的镜头支架(16),所述镜头支架(16)内部设有透光腔(21),所述镜头支架(16)内部卡接有镜头组件,所述透光腔(21)内壁位于镜头组件前方固定有防眩光组件(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前端的挂架(6),以及开设于防眩光挡板(7)上与挂架(6)配合的卡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防眩光功能的高清智能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限位机构包括固定于壳体(1)前端侧面的卡块(9),所述防眩光挡板(7)侧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友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联创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