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传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1102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30 1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纤传输设备,包括:第一光纤传输器,包括:第一以太电口物理层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信号,第一交换芯片,用于确定目标电信号源地址及目的地址信息,根据源地址及目的地址信息确定出发及到达光口标识信息;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与第一交换芯片相连接,用于进行光电转换,根据出发光口标识信息,发送目标光信号;链路聚合组,用于在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第二光纤传输器之间传输目标光信号;第二光纤传输器,包括:第二双光口收发器,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根据到达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接收光口接收光信号。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交换芯片以及链路聚合组传输数据,避免光纤出现错连、误连的情况,保证了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传输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纤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传输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突飞猛进,人们对于数据、语音、图像等多媒体通信的需求日益旺盛,以太网宽带接入方式因此被提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传统的5类线电缆只能将以太网电信号传输100米,在传输距离和覆盖范围方面已不能适应实际网络环境的需要。与此同时,光纤通信以其信息容量大、保密性好、重量轻、体积小、无中继、传输距离长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纤收发器正是利用了光纤这一高速传播介质很好的解决了以太网在传输方面的问题。光纤收发器,是指一种将100米以内的以太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100米以上)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器;在上述千兆以太网光纤收发器的基础上,为保护重要客户的业务,提出了一类增加光线路保护的GE收发器,即双光口GE收发器,它具有线路侧双光口,具备线路侧双路由保护功能,支持光口自动切换保护,双光口收发器的两个光口需要成对使用,但是在实际施工场景中,由于工程中光缆、路由之间的连接错综复杂,经常会出现错连的情况,即两个光口,在收和发两个方向,都形成了双向交叉,形成“鸳鸯纤”问题,此时,设备指示灯显示正常,但是客户业务却无法正常传输,且施工人员无法排查到,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鸳鸯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设备,以解决双光口收发器的两个光口,在收和发两个方向形成交叉,导致业务传输失败且运维人员无法排查到的问题。根据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传输设备,包括: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包括:第一以太电口物理层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信号,并将所述目标电信号发送至第一交换芯片;第一交换芯片,用于接收并解析目标电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电信号的源地址信息以及目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源地址信息确定出发光口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信息确定到达光口标识信息;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相连接,所述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将所述目标电信号转换为目标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出发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出发光口发送所述目标光信号;链路聚合组,其中包括一逻辑链路,与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之间传输所述目标光信号;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包括:第二双光口收发器,其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根据所述到达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接收光口接收所述目标光信号。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还包括:第二以太电口物理层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信号,并将所述目标电信号发送至第二交换芯片;第二交换芯片,用于接收并解析目标电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电信号的源地址信息以及目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源地址信息确定出发光口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信息确定到达光口标识信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实施方式中,所述链路聚合组的工作于负载分担模式。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三实施方式中,所述逻辑链路中包括多条链路,多条链路聚合为一逻辑链路。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四实施方式中,该光纤传输设备还包括:显示屏,与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相连接,用于显示所述目标光信号的出发光口标识信息以及到达光口标识信息。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传输设备,包括:第一光纤传输器,包括:第一以太电口物理层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信号,并将目标电信号发送至第一交换芯片;第一交换芯片,用于接收并解析目标电信号,确定目标电信号的源地址信息以及目的地址信息,根据源地址信息确定出发光口标识信息,根据目的地址信息确定到达光口标识信息;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与第一交换芯片相连接,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将目标电信号转换为目标光信号,并根据出发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出发光口发送目标光信号;链路聚合组,其中包括一逻辑链路,与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第二光纤传输器相连接,用于在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第二光纤传输器之间传输目标光信号;第二光纤传输器,包括:第二双光口收发器,其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根据到达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接收光口接收目标光信号。通过实施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双光口收发器的两个光口,在收和发两个方向形成交叉,导致业务传输失败且运维人员无法排查到的问题,结合交换芯片确定业务数据传输时的发送方向以及接收方向,并通过链路聚合组进行传输,避免光纤出现错连、误连的情况,保证了业务数据的正常传输,以及方便施工人员进行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不同客户端通过双光口光纤收发器传输光信号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纤传输设备的一个具体示例的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光纤传输设备的另一个具体示例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实际使用中,企业建设在建设网络时,一般会直接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建立骨干网,在企业内网,即内部局域网一般为铜线,实现内部局域网与骨干网的连接需要在不同端口、不同线形、不同光纤间进行转换并保证链接质量。光纤收发器的出现,实现了双绞线电信号和光信号进行相互转换,确保了数据包在两个网络间顺畅传输,同时它将网络的传输距离极限从铜线的100米扩展到120公里(甚至更长距离)。光纤收发器通常应用于以太网电缆无法覆盖、必须使用光纤来延长传输距离的实际网络环境中,且通常定位于宽带城域网的接入层应用;如:监控安全工程的高清视频图像传输;同时在帮助把光纤最后一公里线路连接到城域网和更外层的网络上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如图1所示,双光口收发器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是成对使用的,两个光口之间才能形成完整的路由保护,例如,从客户A点的光纤收发器向客户B点的光纤收发器发送光信号时,本端的光信号当从1光口T1方向发出时,那么必须由对应远端的光纤收发器上的1光口R1方向接收;本端的光信号当从2光口T2方向发出时,那么必须由对应远端的光纤收发器上的2光口R2方向接收。即本端的光信号发送光口为Tx,必须对应远端的光信号接收光口为Rx;LCT和GE为端口标识,LCT表示设备的调试口(配置口),GE表示连接客户侧业务信号的端口,为千兆以太网电口;PWR、RUN、LINK1、LINK2表示设备工作的指示信号灯,其中,PW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传输器、第二光纤传输器以及链路聚合组,其中,/n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包括:/n第一以太电口物理层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信号,并将所述目标电信号发送至第一交换芯片;/n第一交换芯片,用于接收并解析目标电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电信号的源地址信息以及目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源地址信息确定出发光口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信息确定到达光口标识信息;/n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相连接,所述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将所述目标电信号转换为目标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出发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出发光口发送所述目标光信号;/n链路聚合组,其中包括一逻辑链路,与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之间传输所述目标光信号;/n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包括:/n第二双光口收发器,其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根据所述到达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接收光口接收所述目标光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光纤传输器、第二光纤传输器以及链路聚合组,其中,
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包括:
第一以太电口物理层模块,用于获取目标电信号,并将所述目标电信号发送至第一交换芯片;
第一交换芯片,用于接收并解析目标电信号,确定所述目标电信号的源地址信息以及目的地址信息,根据所述源地址信息确定出发光口标识信息,根据所述目的地址信息确定到达光口标识信息;
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与所述第一交换芯片相连接,所述第一双光口收发器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将所述目标电信号转换为目标光信号,并根据所述出发光口标识信息,在目标出发光口发送所述目标光信号;
链路聚合组,其中包括一逻辑链路,与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相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光纤传输器以及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之间传输所述目标光信号;
所述第二光纤传输器,包括:
第二双光口收发器,其上设置有多路光口,用于根据所述到达光口标识信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田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意瑞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